▲高孟傑從大學開始接觸法醫這個專業,至今已10年 記者 趙浛銳 攝
提到高孟傑,同事們都習慣叫他老高,其實他並不老,今年剛步入而立之年。他是東莞市公安局的一名法醫。
老高從大學開始接觸法醫這個專業,至今已10年。一路走來,他常年累月都與屍體腐肉、刀疤傷口、殘肢斷臂打交道,現場勘查、死因鑑定、致傷物推斷、傷情鑑定等等已成為他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
熟悉老高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人狠話不多」的法醫。他對工作要求狠,曾經他為了檢驗一起高腐命案,找出真相,連續7個小時戴著防毒面具工作,最後差點虛脫。在東莞工作的一年多,他處理過活體驗傷440餘人次、各類現場勘查300餘次、屍體檢驗230餘具、解剖檢驗30餘具。用他的話說,法醫職業充滿神秘和挑戰,他的職責就是撥開案件的層層迷霧,剝絲抽繭,維護公平與正義,能還原死亡真相最欣慰。
撥開迷霧 尋找真相
老高是遼寧人,初次見到他時,以為他會像北方人一樣「人高馬壯」,但沒想到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卻是「安靜的男子」,行為端莊,說話禮貌,斯斯文文的。
老高與法醫結緣是他讀高中時,那時電視熱播《鑑證實錄》《法證先鋒》《重案六組》等劇目,他和他姐姐兩人一起追劇,深受電視劇影響。他覺得電視上的法醫提著勘察箱,穿著白大褂很帥,而且還能根據現場、屍體就可將死者的死亡時間、致傷物、死前的行為、嫌疑人的特徵等一一推斷出來。崇拜的種子在那一刻埋在他心中,他也想當一名法醫,撥開層層迷霧,尋找真相。
填高考志願那一天,老高填報了法醫專業。「當時的第一志願是聽爸媽的,選了機電和土木工程,第二志願填了自己喜歡的法醫專業。」老高說,他爸媽當時對法醫並不了解,一開始也沒讓他選,但後來卻天意般被選中了。
2009年夏天,老高上大學,攻讀法醫專業。大學5年後,他又考進中國刑警學院,繼續深造,2016年畢業。「法醫專業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要實踐,而且挺有意思的。」老高說,他是2017年10月份到東莞工作的,至今已在法醫崗位上幹了三年。
第一次去現場被嚇到了
法醫這個職業與其他職業不同,他要求人的內心要經受得起考驗。屍體腐肉、刀疤傷口、殘肢斷臂,這些都是法醫們經常碰到的情況,有的現場更為慘烈。
老高也不例外,在他正式上崗前,他要跟著老師實習一段時間,說白了,一是鍛鍊膽量,二是提高實踐能力。他還記得自己處理第一個現場的情形。那是在實習時遇到的屍腐案,接到消息要去現場。一路上他很興奮,反覆想像各種現場勘查。
「沒想到去到現場,一進門就被嚇到了。死者腐爛的屍體呈現在眼前,皮膚已經剝離,還流出了液體,加上是夏天,狹小的空間散發出難以形容的惡臭,頓時忍不住了。」老高說,那是他第一次去現場,沒做什麼勘察,而是被現場的殘酷震撼到了。
日積月累,實踐的次數多了,老高從老師那裡學到了經驗。面對的現場多了,他專注的重心也發生了轉變。「見到現場的慘烈,你還怕什麼?你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法醫是來尋找真相的,這個受害人為什麼死得如此慘,我們要通過證據還原真相。」老高說,作為一名法醫,每天都會面對各種自己想不到的犯罪現場,尤其是面對死人的現場,他也會感覺到害怕,也會感覺不堪入目,但職業道德要求他去承受常人所不能承載的生命之重。
老高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那是他工作後不久,在一個夏天,為了檢驗一起高腐命案,尋找死因,他戴著防毒面具,穿著防護服連續工作了7個小時。這7小時是什麼概念?「現場沒有空調和風扇,穿的那個衣服又不透氣,一方面要忍受現場的惡臭,另一方面自己身上也不停流汗,7小時下來,差點就虛脫了,頭暈目眩,感覺不會想做第二遍,至今難忘。」
法醫是雜家 充滿神秘與挑戰
老高回憶,剛入行時,對現場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覺得來到現場,拎著勘察箱穿過警戒帶,圍觀的群眾都露出崇拜的目光,很酷。現在,他覺得法醫的工作並不是耍帥的,而是肩負生命的沉重責任。
他說,雖然自己最喜歡的就是通過現場勘查和屍體檢驗抽絲剝繭,揭開層層疑團,一步步逼近案件真相,替死者講出未言之語,讓逝者安息,讓生者釋然的那種滿足感。但最殘忍的是,面對死者家屬那一刻,感覺能做的很有限,只能故作冷酷,用專業解答他們的疑惑,安慰他們悲傷的心,但往往這個時候會感到很無力。
「因為我們的鑑定,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的話,很容易被人家推翻,就等於說你做虛假鑑定一樣,沒法還死者一個公平正義。」老高說,法醫手中的一支筆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因此他們要有足夠豐富的理論知識,現場勘查要非常謹慎,不能有一絲的疏忽。
因此在老高眼裡,法醫是一個雜家,需要學習很多專業知識,要時刻補充學習,還有社會各行各業都要爭取去涉獵,這樣才能對各類現場的勘查,各類損傷的形成方式,各種致傷物的推斷有著更加豐富的判斷。同時,他認為法醫是一個神秘而又充滿挑戰的職業,因為每天不知道會面對什麼樣的犯罪現場、什麼樣的恐懼以及什麼樣的家庭等等。
目前,已經工作了一年多的老高,已經處理過活體驗傷440餘人次、各類現場勘查300餘次、屍體檢驗230餘具、解剖檢驗30餘具。他工作處事越加老練沉穩,法醫讓他對生命有了新的定義。
「它給我很多人生的感悟,看了太多生命的逝去,原因也是各種各樣,有的讓我惋惜、有的讓我氣憤。但勘查過後我都會反思一下自己,把自己設置在一些案件的情景中,以便能更好地處理我的工作和生活。」老高說。(記者 梁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