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診為MDS的脫水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症

2020-12-05 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患者,男,23歲,幾年前他被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根據以前的鐵過載和骨髓活檢結果,顯示骨髓細胞增多,紅系異常增生和巨核細胞異常增生。進一步的歷史結果顯示間歇性黃疸和鞏膜黃疸。

 

身體檢查顯示身材矮小,齲齒,兩邊的無名指短,脾腫大(脾低於前緣4cm)。全血細胞計數顯示巨紅細胞症,網織紅細胞計數為18.6%,成核紅細胞0.4%。血紅蛋白和血小板計數正常。綜合性新陳代謝不顯著:乳酸脫氫酶1636U/L;鐵蛋白477ng/mL。外周塗片顯示紅細胞大小不均和口形紅細胞增多(圖A:外周血,放大倍數×100;不均性紅細胞異形和口形紅細胞增加[箭頭])。

 

重複性骨髓抽吸和活檢證實了高細胞骨髓和紅系異常增生(圖B:骨髓抽吸,放大倍數×5,紅系異常增生;圖C:骨髓活檢,放大倍數×5,骨髓細胞過多和三系造血作用)和巨核細胞異常增生(圖D:骨髓活檢,放大倍數×40;巨核細胞群[箭頭])細胞遺傳學和單核苷酸多態性排列正常。全外顯子組排列顯示PIEZO1,c.6239_6256dup18的致病病菌種系突變,與脫水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診斷一致。應當注意的是在PROP1發生的第二個致病突變相同,而且可能是家族身材矮小的原因。骨骼異常的原因尚不清楚。

 


最近,PIEZO1的常染色體顯性突變引起的「脫水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已被發現,可導致紅細胞細胞膜陽離子增加,縮短紅細胞壽命,溶血性貧血的臨床現象。常見後遺症是鐵過載,脾腫大和膽結石。這一病例說明臨床實體瘤可與骨髓增生和畸形相關,而且可能被誤診為MDS。


醫脈通編譯自:Dehydrated hereditary stomatocytosis masquerading as MDS. Blood. 2015. 3

相關焦點

  • 異常紅細胞形態學圖鑑
    (1)球形紅細胞:見於遺傳性和獲得性球形細胞增多症(如自身免疫溶血性貧血等)。 (2)橢圓形紅細胞 :見於遺傳性橢圓形細胞增多症(可達25%~75%)、大細胞性貧血(可達25%)、缺鐵性貧血、正常人(約佔1%,不超過15%)。
  • 5個問題,幫您了解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
    先天性紅細胞膜異常可引起小便呈醬油色,也就是血管外溶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以下簡稱遺傳球)是先天性紅細胞膜異常疾病中最常見的一類。它有什麼特點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遺傳球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 外周血細胞形態學室間質評合輯——紅細胞
    原創 侯兵兵 王晶 檢驗醫學網作者:侯兵兵 王晶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外周血血塗片經瑞氏染液染色後正常紅細胞形態為淡粉色(細胞中央為直徑1/3的淡染區),雙凹圓盤狀,大小均一(6.7-7.7um),細胞內無其他異常結構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檢驗醫學考試資料:紅細胞形狀改變的歸納總結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檢驗醫學考試資料:紅細胞形狀改變的歸納總結 2020-05-29 09:28:00| 中公教育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就要開始啦!
  • 相對性紅細胞增多症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相對性紅細胞增多症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一)發病原因  1.暫時性紅細胞增多症 持續性嘔吐,嚴重腹瀉及大量出汗等,均可導致體液明顯丟失,補進水量不足,可引起血漿容量減少,相對性紅細胞增多。
  •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6年版)
    來源: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白血病淋巴瘤學組.中華血液學雜誌,2016,37( 4 ): 265-268近十年來,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羥基脲起始劑量為30 mg·kg-1·d-1,口服,1周後改為5~20 mg·kg-1·d-1,需維持給藥並調整用藥劑量,聯合靜脈放血治療(必要時採用紅細胞單採術)可降低栓塞併發症。
  •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一種慢性病,起源於造血細胞的骨髓增殖性腫瘤
    導語:真性紅細胞增生起源於造血幹細胞的骨髓增殖性腫瘤,這種疾病大多常見於60歲以上的老人,而且男性略多於女性。在治療的過程中大多在改善症狀,預防血栓延緩進展為主要目的,如果沒有嚴重的併發症,生存期可以達到10年到15年左右,如果出現血栓或者是出血的話很可能會導致死亡,因此日常的養護對治療該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紅細胞壓積 紅細胞壓積偏低是什麼病
    紅細胞壓積偏低的種類其實所謂的紅細胞壓積偏低表現出現的現象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現象不同的話,代表出現的紅細胞壓積類型的不同,那就來看看有幾種類型吧。一、紅細胞生成減少性貧血溶血器官也就是骨髓為什麼會生成細胞減少呢?如果把骨髓比喻為一個造血工廠的話,我們就容易理解和分析了。
  • 譯172 | 進行性共濟失調不總是遺傳病:小腦組織細胞增多症--管昭銳
    組織細胞增多症是一種可以累及中樞神經系統的全身性疾病。累及小腦的組織細胞增多症可類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共濟失調,表現出緩慢進展的共濟失調特點3。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描述一例表現為緩慢進展共濟失調的朗格漢斯細胞增多症,其首發和主要神經系統體徵與遺傳性共濟失調相似(小腦組織細胞增多症)。
  • 血小板增多症進展為骨髓纖維化?這些症狀和治療你需要了解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屬於骨髓增殖性腫瘤,隨著病情的進展,除了出血和血栓等危害意外,也可能隨著病情進展轉化為骨髓纖維化(MF)。蘆可替尼是一種口服的 JAK-STAT 信號通路靶向藥物,不受 JAK2V617F 突變影響,用於治療中危和高危骨髓纖維化,包括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後骨髓纖維化和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後骨髓纖維化患者。本文通過一個病例為大家展示ET繼發的MF的診斷和治療的時機把握,提醒大家要及時洞察疾病變化,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 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還是急性白血病?
    血常規檢查結果:白細胞27.6×10^9/L,血紅蛋白117g/L紅細胞4.2×10^12/L,血小板427×10^9/L。血片顯示: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見大量異常細胞,建議骨髓檢查。初步診斷:急性白血病可能?病毒感染待排?立即骨髓穿刺檢查,兩小時後骨髓初步報告:急性白血病?當患者父母拿到初步報告時,如晴天霹靂。
  • 感覺頭暈乏力,檢查卻發現是血小板增多症,這是怎麼回事?
    超出400之後則為血小板增多症。低於100即為血小板減少。那麼血小板增多症這個病要不嚴重呢?一般都會有什麼症狀呢?血小板增多症的起病非常緩慢,臨床表現也是輕重不一的,大概20%的患者前期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偶因體檢,或發現脾腫大進行就診。輕者會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而病情較重者可出現出血,血栓等症狀。出血多為自發性出血,可反覆發作。
  • 【燒腦】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產生,為什麼會發病?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是由單個異常多能幹細胞克隆性增殖引起的疾病。致病巨核細胞數,平均巨核細胞數容量增多,血小板生成可達正常速率的15倍。 【燒腦】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產生,為什麼會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