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性紅細胞增多症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2021-01-09 尋醫問藥

相對性紅細胞增多症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一)發病原因

  1.暫時性紅細胞增多症 持續性嘔吐,嚴重腹瀉及大量出汗等,均可導致體液明顯丟失,補進水量不足,可引起血漿容量減少,相對性紅細胞增多。

  2.假性紅細胞增多症(相對性或應激性紅細胞增多症,Gaisbock症候群) 病因不明,有人認為不是獨立性疾病,也有人認為是一種良性疾病。有報導可能與吸菸過多、飲酒、情緒激動、慢性焦慮、高血壓等有關。

  (二)發病機制

  本病的發病機制不明。有人統計188例男性,其血細胞比容大於50%者,血細胞比容越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的發生率也越高;血細胞比容>54%者,約有半數病例為真性;血細胞比容在60%以上者,則100%為真性。應激性紅細胞增多症的血細胞比容多在57%以內,無一例超過58%。因而血細胞比容男性應超過55%才是紅細胞增多症的診斷標準。應激性紅細胞增多症血細胞比容大多在正常高值。大多患者有下列發病因素:患者多為男性,發病年齡較輕,吸菸者較多,特別是每天吸菸量較大。有人統計吸菸者的血細胞比容要比不吸菸者高2%~3%。這是由於吸菸者的動脈血氧含量減低,一氧化碳含量增高,其一氧化碳含量比不吸菸者增高2.5%~10%。吸菸者血氧飽和度減低,可有一氧化碳血紅蛋白,氧解離曲線左移,通過腎傳感器刺激紅細胞生成與組織氧釋放。

  此外,本病患者大多,肥胖者由於躺臥位時通氣不良,動脈血氧含量減低;睡眠時常有呼吸暫停症候群(sleep apnea syndrome),加重缺氧狀態。肥胖者又易合併高血壓,後者的血細胞比容比正常血壓者常增高,但仍在正常範圍。高血壓患者常有紅細胞容量增多,血漿容量減少,如有腎動脈疾病、腎缺血者常有紅細胞生成素分泌增多。高血壓者常合併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者,也可導致紅細胞生成素生成增多。

  這組患者常有神經質、精神緊張,通過交感神經刺激或兒茶酚胺分泌影響血氧飽和度和血容量;精神憂鬱、緊張可刺激自主神經系統及兒茶酚胺生成增多,分泌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使靜脈血容量減少,血漿容量減少,血細胞比容增多。

  再者,飲酒亦可使紅細胞增多,急性大量飲酒及慢性酒癖均可使呼吸抑制,夜間打鼾及睡眠性呼吸困難,間接增加紅細胞生成,血漿容量減少與血細胞比容增多。

相關焦點

  • 【燒腦】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產生,為什麼會發病?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是由單個異常多能幹細胞克隆性增殖引起的疾病。致病巨核細胞數,平均巨核細胞數容量增多,血小板生成可達正常速率的15倍。 【燒腦】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產生,為什麼會發病?
  •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一種慢性病,起源於造血細胞的骨髓增殖性腫瘤
    01及時了解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通過病因和症狀及,做好預防準備1、疾病定義該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其主要體現為外周血液中紅細胞的數目增多或者是血液粘稠度增高,患者經常伴有白細胞,血小板計數升高,肝脾腫大的現象。
  • 發病症狀是什麼
    二、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包括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等,可伴有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白細胞增多和脾大較為明顯,外周血和骨髓以中晚幼粒細胞、杆狀核粒細胞增多為主,Ph1染色體陽性,或BCR-ABL陽性。
  •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一組以血小板及骨髓巨核細胞增多為特徵的骨髓幹細胞惡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血栓和血管併發症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少數患者可轉化為白血病或骨髓纖維化。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把ET和真性紅細胞增多症(PV)、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同時劃為bcr-abl融合基因陰性的骨髓增殖性腫瘤(MPN)。一、ET發病機制研究的進展2005年發現JAK2V617F突變為PV、ET、PMF的共同遺傳學基礎,且在PV、PMF、ET患者中的發生率為95%、65%、55%。
  • 5個問題,幫您了解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
    先天性紅細胞膜異常可引起小便呈醬油色,也就是血管外溶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以下簡稱遺傳球)是先天性紅細胞膜異常疾病中最常見的一類。它有什麼特點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遺傳球的臨床表現是怎樣的?
  •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6年版)
    來源: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白血病淋巴瘤學組.中華血液學雜誌,2016,37( 4 ): 265-268近十年來,真性紅細胞增多症(2)血栓預防:由於栓塞是PV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確診患者均應進行血栓預防。首選口服低劑量阿司匹林(100 mg/d),不能耐受的患者可選用口服潘生丁。
  • 異常紅細胞形態學圖鑑
    (1)球形紅細胞:見於遺傳性和獲得性球形細胞增多症(如自身免疫溶血性貧血等)。 (2)橢圓形紅細胞 :見於遺傳性橢圓形細胞增多症(可達25%~75%)、大細胞性貧血(可達25%)、缺鐵性貧血、正常人(約佔1%,不超過15%)。
  • 紅細胞壓積 紅細胞壓積偏低是什麼病
    人身體的細胞數量都是有正常值的,一般情況下人的所有細胞都是不超出正常範圍的,但是當細胞的數值一旦變化的,身體肯定是出現了毛病的,那您知道紅細胞壓積是怎麼回事嗎?您知道紅細胞壓積偏低的原因是什麼嗎?今天就來學習一下有關紅細胞壓積偏低怎麼辦的知識,趕快來看看吧。
  • 白細胞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當在做檢查的時候發現自己身體當中白細胞高,大部分都是由於身體當中出現了細菌感染,或者是非常嚴重的燒傷之後就會造成這種情況的發燒,還有一部分的患者是由於造血功能障礙,或者是出血和中毒所引起的問題,需要根據患者不同的症狀表現和病情原因來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使得病情更快得到改善和控制。
  • 誤診為MDS的脫水遺傳性口形紅細胞增多症
    全血細胞計數顯示巨紅細胞症,網織紅細胞計數為18.6%,成核紅細胞0.4%。血紅蛋白和血小板計數正常。綜合性新陳代謝不顯著:乳酸脫氫酶1636U/L;鐵蛋白477ng/mL。外周塗片顯示紅細胞大小不均和口形紅細胞增多(圖A:外周血,放大倍數×100;不均性紅細胞異形和口形紅細胞增加[箭頭])。
  • 感覺頭暈乏力,檢查卻發現是血小板增多症,這是怎麼回事?
    超出400之後則為血小板增多症。低於100即為血小板減少。那麼血小板增多症這個病要不嚴重呢?一般都會有什麼症狀呢?血小板增多症的起病非常緩慢,臨床表現也是輕重不一的,大概20%的患者前期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偶因體檢,或發現脾腫大進行就診。輕者會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而病情較重者可出現出血,血栓等症狀。出血多為自發性出血,可反覆發作。
  • 外周血細胞形態學室間質評合輯——紅細胞
    各種原因都可能導致紅細胞形態結構上發生改變,如紅細胞大小、形狀、染色、結構以及排列等方面的異常(註:首先要排除人為因素,如製片、染色等)。本文圖片主要摘自往年上海市臨床檢驗質量控制中心。巨紅細胞巨紅細胞(直徑>15um),大紅細胞(直徑10-15um)。
  • 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還是急性白血病?
    血常規檢查結果:白細胞27.6×10^9/L,血紅蛋白117g/L紅細胞4.2×10^12/L,血小板427×10^9/L。血片顯示: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見大量異常細胞,建議骨髓檢查。初步診斷:急性白血病可能?病毒感染待排?立即骨髓穿刺檢查,兩小時後骨髓初步報告:急性白血病?當患者父母拿到初步報告時,如晴天霹靂。
  • 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什麼特點?
    相對性原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各有什麼特點?我們說相對性原理是力學的基本原理。比如,運動的相對性,首先要有一個參考物,如果沒有參考物,那麼你對其運動就無法判斷。下面分別說一下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廣義相對性原理。各有什麼特點?一.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什麼是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呢?
  •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
    人體血液裡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約含有10~30萬個血小板,它的壽命平均為8~12天,由於多種原因導致血小板計數結果低於參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的原因:1、急性型ITP多發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復期,如風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患者血清中有較高的抗病毒抗體,血小板表面相關抗體明顯增高,故認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發病機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內的抗原抗體複合物與血小板fc受體或是病毒抗原產生的自身抗體與血小板膜起交叉反應,損傷血小板,並被吞噬細胞所清除。
  •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一)發病原因  血壓升高與多種因素有關,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性別和年齡 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高血壓患病率男性高於女性,尤其35歲前;35歲後女性高血壓患病率及血壓升高幅度可超過男性,可能與女性妊娠、孕期及產後飲食習慣和內分泌變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