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四川人,在廣東生活了8年,還是不能理解廣東人為什麼那麼愛吃雞。廣東人講究無雞不成宴,逢年過節都要殺上一隻雞,最好還是原汁原味的白切做法,這才方能吃出最地道的雞味。而平常隔三差五,廣東人也要隨手買上一隻雞,尤其是那些走地雞,這名號打出來,就能讓許多廣東人走不了路。
據說有一個原因是,廣東這邊氣候溼熱,昆蟲資源豐富,剛好這些都是雞愛吃的食物,所以廣東雞長勢比較好。雞肉其實是除了豬肉外在中國銷量最高的肉類了,但廣東人對雞肉的做法卻與其他地區風格迥異。
其他地區最常見的做法是燉雞湯,然後是紅燒雞塊,紅燒的調料全國各有不同,但總的來說手法大同小異。廣東則不是這樣子,白切雞蘸蒜蓉醬,這一吃法就非常獨特,關鍵是雞肉還不是那種可以脫骨的狀態,而是略需要一些牙口,牙齒不好的人恐怕會容易塞牙。
還有鹽焗雞,鹽焗是一種讓鹽慢慢滲透到雞肉裡的做法,大部分是用海鹽來製作,還有一些地方會加入沙姜這一特殊調料,總體來說呈現一種鹹鮮味。說到沙姜,它的氣味非常特殊,與其說是姜,不如說是一種香料,廣東人還專門用沙姜和雞做了一道菜,就叫沙姜雞。除此之外,豉油雞、啫啫雞煲,椰子燉雞,豬肚雞煲也都赫赫有名,在其他地區都還沒有發現做法與此相似的菜餚。
對於身為四川人的我而言,白切這一做法實在太過純粹,至今為止我仍然吃不慣,我比較能接受的做法是豉油雞以及啫啫雞煲,醬料的香味在火力的加工下能慢慢滲透在雞肉內部,吃起來非常開胃。
香菜豉油雞
豉油雞最常見的做法是用醬油醃過後,放入電飯煲糊電壓力鍋中燜熟,整個過程不加一滴水。不過這個做法對於醃製時間和醃製調料要求比較高,一旦醃製不夠,味道就大打折扣,也難以補救。下面分享給大家一個容易操作的方法,味道並不輸常規做法。
食材:半隻雞
調料:生薑、花椒、八角、生抽、料酒、老抽、蠔油、香菜
步驟:
1、 雞肉不用切塊,直接焯一下水;
2、 將焯雞肉的水倒掉,重新加入冷水,沒過雞肉表面;
3、 鍋中依次加入生薑、花椒、八角、料酒、生抽、老抽、蠔油,燉煮45分鐘;
4、 放入香 菜,繼續燜煮5分鐘後即可出鍋;
5、 將雞肉切塊,撒上料汁即可。
這種做法比較簡單,如果加入料汁不夠,後續還可以繼續補救,比較適合廚房小白學習,做出來的雞肉味道也比較鮮美,非常好吃。
啫啫雞煲
啫啫的做法也是廣東獨有的,採用砂鍋來製作,直接將生肉塊和輔料放入砂鍋中,加入醬汁後,用砂鍋傳到的熱氣將肉燜熟,也是廣東菜中比較不清淡的一種做法了。
食材:雞、姜、沙姜、紅蔥頭、蒜頭
調料:鹽、蠔油、生抽、老抽、料酒、生粉和花生油
步驟
1、雞剁成小塊,衝洗乾淨血水;用廚房用紙吸乾水分;
2、放鹽、蠔油、生抽、老抽、料酒、生粉和花生油等調味品醃製,生粉和花生油最後放;
3、等待砂鍋煲燒紅後再放姜、沙姜、紅蔥頭、蒜頭等料頭爆香;
4.等料頭爆香後放入醃好味的雞,謹記雞肉一定不能鋪太厚;
5、 焗五分鐘後打開蓋看看煲底有無水,如果有水就開猛火,如果沒有水繼續再煲些許時間就可以了。
啫啫雞煲做出來後,雞肉非常入味,因為過程不加水,吃起來有一種幹香的感覺,但雞肉本身又很嫩,是最適合口味重的外地人的廣東菜餚了,大家來廣東可以試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