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數學】複數,通往真理的最短路徑

2021-01-12 許興華數學

看圖學數學!可能是中國最好的高等數學的基礎概念講解,深入淺出、形象生動。沒有高深的數學符號,只有你能懂的數學內容。




現代數學家對複數的看法如斯,無限拔高了複數的地位,這樣說有道理嗎?



我想,對於複數,或許大家一般會有以下的認知吧。


1.1 應付考試

高中的時候,會粗略地學習下複數,首先定義:



然後形如:



這樣的數就是複數。有了複數之後,開方運算就不再局限於大於0的數了,這樣高中必考的一元二次方程:



就總是有解了:



書上還會給出一些複數的運算法則,這樣高考命題組就可以出題了。最後留給同學們的印象,似乎複數就是一個類似於太陽能電筒(不帶蓄電池)一樣,屬於智力過剩的產物,是數學家的玩具。


1.2 數系完善

增加負數,可以使得減法任意進行。而有了  之後,開根號運算就可以隨意了,比如:



對數運算也可以操作負數了,比如(下面用到歐拉公式,可以參考這裡):



這樣,基本上就只有:

除以0



這兩個運算沒有辦法執行了。不過大家思考過沒有,完善數系真的那麼重要呢?如果非常重要的話,為什麼不能發明一個數系能夠使得「除以0 」可以進行下去?


你別說,史上有非常多的數學家想去發明能夠兼容「除以0」的數系,可惜都失敗了,因為沒有辦法自洽。比如說,某個數系兼容「除以0 」,那麼很容易得到荒謬的結論:



你說這種擴展數系的方法不對,換種別的擴展方式或許就能自洽。但是數學家試過各種擴展方式,都沒有辦法自洽。


深想一步,嘗試了無數種方法都沒有發明出兼容「除以0 」的數系,是否意味著不存在這樣的數系。就好比,嘗試了無數種永動機,下面是其中之一:



這些永動機最後都被證偽,實際上「永動機」這個目標就是錯誤的(1775年法國科學院通過決議,宣布永不接受永動機。現在美國專利及商標局嚴禁將專利證書授予永動機類申請。據說現在有什麼時間晶體,不了解就不發言)。


再深想一步,為什麼擴展  就那麼容易呢?沒有遇到自洽的問題呢?這是因為當人們抽象出「1+1=2」的時候,複數就根植於邏輯之上、存在於數學之中,靜靜地等待著人們的發現。


假設有一個生活在二維空間中的紙片人:




突然發現有一個黑點在草地上忽大忽小的閃爍,紙片人完全不知道怎麼去解釋:





如果切換到三維視角去的話,問題就很簡單了,原來是一個三維的球體穿過二維平面:



上面的完整動畫如下(出處是這裡):


實數是一維的數,既生活在一維的實數軸上,又困囿其上:



而複數生活在二維複平面,擁有更大的自由度:



類比剛才的動畫,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複數域更加重要,也不可或缺,因為它帶給我們更廣闊的視野。在複數域中解決一些問題會更加簡單、更接近本質。


讓我們帶著這個模型重新審視下複數的發現歷史,進一步去理解複數。



3.1 紙片人卡爾達諾



義大利數學家,吉羅拉莫·卡爾達諾(1501-1576),在它的著作《大術》中(這本書首次記載了一元三次方程的完整解法)提到這個一個問題,能否把10分成兩部分,使它們的乘積為40?


他給出一個答案,令:



這樣就滿足題目的要求:



不過他自己也認為這不過就是一個數學遊戲,雖然出現了虛數,但是「既不可捉摸又沒有什麼用處」。


此時的卡爾達諾就好像之前的紙片人,雖然想到了虛數,觸摸到了更高的維度,但是終究還是把它看成一種幻想。


之後的笛卡爾把  稱為虛數,也就是虛幻的、想像出來的數;萊布尼茲描述它為「介乎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的兩棲數」。


確實,紙片人要跳出自己的維度去想問題是非常困難的。


3.2 邦貝利的思維飛躍

拉斐爾·邦貝利(1526-1572),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著名的工程師,同時也是一個卓越的數學家,其出版於1572年的《代數學》一書討論了負數的平方根(虛數):



正是這本書產生了一個思維飛躍,下面用現代語言來介紹一下。


3.2.1 一元二次方程

首先,標準的一元二次方程:



它的解為:



從幾何上看,解就是  與  的交點。當  時,  與  有兩個交點,也就是有兩個根  、  :





而  ,此時  與  不相交:




也就是說,不引入虛數(因為  ,如果根據公式求解的話,就會引入虛數),是不會產生任何問題的。本來從幾何上看,此時方程就不應該有解。


3.2.2 一元三次方程

形如:



的三次方程,卡爾丹諾在《大術》這本書中給出了通解:



如果  ,  ,可以得到方程:


從圖像上看,  與  有三個交點的:




套用通解會得到:



邦貝利指出:從幾何上看是有解的,但是必須通過虛數來求解!


邦貝利大膽地定義了複數的乘法(就是多項式乘法的合理延伸):



最終通過複數以及複數乘法,邦貝利解出了此方程的三個實數解(這裡不過多解釋了,這不是本文的重點)。


這是一個巨大的思維飛躍,就好像剛才的紙片小人,困惑於「為什麼有一個黑點在草地上忽大忽小的閃爍」?最終發現,需要通過更高維度才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


邦貝利通過更高維度的複平面,解決了低維度的實數問題,真正的把複數帶入了人們的視野。所以他被認為是複數的發現者。


3.3 傅立葉變換

複數進入紙片人的視野,大家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真正接受它。接受它之後發現了非常多的應用,比如傅立葉變換。


還是回到之前紙片人的動畫,對於紙片人,它只有上下左右的觀念:




而三維空間的人卻可以看到更多的方向、更多的內容:




傅立葉變換也可以說是同樣的思路,  是低維度的函數:





對  進行傅立葉變換:



拋開其它細節不談,最重要的是  ,乘以一個複數,就把  拉到更高維度的空間去審視,從而可以得到更多的細節,比如頻域。


關於傅立葉變換,我們也寫過很多的文章,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如何直觀地理解傅立葉變換?

如何理解傅立葉級數公式?

從傅立葉級數到傅立葉變換



自然會有這麼一個問題,是否有更高維度的數?答案是有的,比如四元數。





威廉·哈密頓爵士(1805-1865)發現了四元數:



其中 、 、  就是對虛數維度的擴展。為此還成立了四元數推廣委員會,提議學校像實數一樣教授四元數。


四元數剛開始的時候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計算很複雜,但是用處不明顯。用處不明顯的原因或許是,當時面臨的問題還不夠複雜,還用不到比複數還高的維度。


到了現代,終於在電腦動畫中、量子物理中找到了四元數更多的應用,只是這些應用對普通人距離太遠了。


【來源】馬同學高等數學 。

【相關閱讀】

2020高考志願填報參考:數學專業大學排名,數學專業的就業方向

考得好不如志願填得好 | 一篇文章教你填報完美的大學!附:「最權威」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

700分以上學霸激增!2020年高考哪個省最強?

高考速遞:十五省公布高考錄取分數線(附填報志願連結)

【投稿須知】公眾號《許興華數學》誠邀全國各地中小學數學教師、教研員和數學愛好者熱情投稿!來稿時請注意以下五點:

(1)來稿請註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聯繫方式(無具體工作單位和真實姓名的投稿,一般都不會採用)。

(2)來稿一般要求同時用word文檔和PDF格式的電子稿件(防止不同版本的Word打開時出現亂碼)。另外,也接受少數著名教師的手寫稿(手寫稿必須清晰可讀)。

(3)每篇文章請認真審查覆核,防止錯誤發生,來稿文責自負。如有抄襲,則有可能被舉報並受到有關著作版權部門的追責。
(4)投稿郵箱:chinamatha@163.com;或加主編微信xuxinghua168投稿.(5)本公眾號對優秀作者和名師一般會附上「作者簡介」,以讓廣大讀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方向,以便進一步學習作者的相關數學思想或解題方法。

相關焦點

  • 複數,通往真理的最短路徑
    ,無限拔高了複數的地位,這樣說有道理嗎?這是因為當人們抽象出「1+1=2」的時候,複數就根植於邏輯之上、存在於數學之中,靜靜地等待著人們的發現。>而複數生活在二維複平面,擁有更大的自由度:類比剛才的動畫,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複數域更加重要,也不可或缺,因為它帶給我們更廣闊的視野。在
  • 圖- 最短路徑
    6.最短路徑不一定是惟一的。從一個頂點到達另一個頂點的最短路徑可能有多條,我們只要找到其中一條即可。7.可能存在平行邊和自環。平行邊中權重最小的邊才會被選中,最短路徑也不可能包含自環,除非自環的權重為零,但會忽略它。
  • 數學的鑰匙:二項式定理,從初等數學通往高等數學領域
    數學的鑰匙:二項式定理,從初等數學通往高等數學領域二項式定理就是(a+b)^n,其展開有各項,即a^m*b^(n-m),各有其係數,稱為二項式係數。我們知道大學的高等數學中有泰勒級數,所有的泰勒級數都是可以用二項式定理展開的。所以,這就是用代數方法解決高等數學的問題。歐拉著的《無窮分析引論》中有對這個問題的具體措施。對二項定理的理解,需要對於排列組合有深刻的理解。排列,就是不同的東西排隊,比如赤橙黃綠青藍紫,進行排隊,就是P(7,7)。最簡單的就是一個顏色排隊,就是赤。
  • 【通俗數學】最短路徑
    而其中最亮的光線,也是最短的光線,肯定是由B點直接照射向A 點的光線。但現在我在B點前方設置一個紫色障礙,這時,從A點看到的最亮的,也是最短的光線就是經過一次折射後照過來的兩根光線(如上圖所示),也就是分別從鏡像光源B',B''照射過來的兩根光線。注意了,這兩根光線其實分別對應著上兩節中喝完水直接回家,或餵完草直接回家的最短路徑。
  • 通往精品的路徑是什麼?
    通往精品的路徑是什麼?精品是「磨」出來的,是一點一滴「煉」出來的,這是通往精品的普遍路徑。圍繞這個話題,評論家和作家展開了對談。  「長」和「快」不等於「精」   張江:古人提倡「十年磨一劍」,但在今天,文藝創作「一年磨十劍」的現象似乎越來越盛行。不講質量,只講數量,不求精度,只求長度,註定難以產生精品。一個時代文藝創作的高度,取決於精品的多寡。
  • 圖的最短路徑算法-Floyd算法-弗洛伊德算法
    Floyd算法又稱為插點法,是一種利用動態規劃的思想尋找給定的加權圖中多源點之間最短路徑的算法 在計算機科學中,Floyd-Warshall算法是一種在具有正或負邊緣權重(但沒有負周期)的加權圖中找到最短路徑的算法。算法的單個執行將找到所有頂點對之間的最短路徑的長度(加權)。
  • 初等數學或者高等數學,聽著差別大,其實最主要就這幾點
    說到最博學的數學家,可能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華羅庚,他總是可以總觀全局並且把初等數學講得精煉,讓學生們對數學學習更加有自信一些。可能很多人對初等數學了解得還不太全面,所謂的初等數學,就是我們從小學、高中裡,所學過12年的數學知識,這些便被稱之為初等數學,而高等數學則是大學後學習的微積分。那麼初等數學大致上都有哪些內容呢?
  • 初中生應該知道的數學模型,利用軸對稱解決最短路徑問題
    利用軸對稱解決簡單的最短路徑問題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數學模型,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每個初中生都必須掌握。下面就分享這個模型常考的題型及解題思路。在最短路徑模型中,「兩點一線」的最短路徑問題是最基礎的問題。例如:相傳,古希臘亞歷山大裡亞城裡有一位久負盛名的學者,名叫海倫。
  • 中科院院士: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總結起來就這幾點
    本文來自科普博覽大家族SELF格致論道講壇(ID:SELFtalks)「華羅庚是我國最博學的數學家,他總觀全局,把初等數學講得這麼少(精煉),使我們學習數學更有信心。」從小學到高中,我們學過12年的數學,叫做初等數學;大學後的微積分,叫做高等數學。
  • 看得懂的複數--溯源複數的物理意義
    看得懂的複數--溯源複數的物理意義編輯:Gemini
  • 霍金VS上帝:誰通往終極真理?
    霍金VS上帝:誰通往終極真理?  到底是誰創造了這個世界?有神論者的答案比無神論者來得簡單多了:上帝或者其他神。在沒有任何人能親眼目睹到世界本源的前提條件下,這個回答要比很多科學理論都顯得有力量。
  • 慣性——通往宇宙真理的必經之路,懂的人不多!
    慣性——通往宇宙真理的必經之路——靈遁者本章的標題是《慣性——通往宇宙真理的必經之路!,也許會有人不贊同這個觀點。因為慣性好像很簡單,我們初中,高中就開始接觸學習了。但事實上,我們只是學習了而已,卻沒有深刻去思考它。
  • 有關三角函數與複數最基本的運用
    這是一個簡單的複數,而且是一對共軛複數,根據一般的代數方法是很難化簡如果我們將其轉換到三角函數有關的複數坐標上,你會得到一個優美的結論,如下是這對共軛複數的在復坐標平面上的位置我們根據三角函數知識,容易得到複數的夾角和其旋轉半徑,如下圖所示所以我們得到共軛複數在複平面上的用三角函數表示的坐標值
  • 極坐標形式的複數 - CSDN
    複數算法理解複數算法,對於處理量子計算很重要。這裡,【複數算法】是學習量子計算的第一部分內容。需要用到的數學知識:實數、虛數、複數的三角形式、複數的指數形式、複數的極坐標形式、複數的運算。在高等數學中,面對這樣的情況,引入了虛數單位,即。虛數單位為i,我們稱i的實數倍為虛數。
  • 旋轉,複數最直觀的理解
    原標題:旋轉,複數最直觀的理解 上方超級數學建模可加關注 傳播數學乾貨,學會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問題 複數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我想 複數最直觀的理解就是旋轉! 4*i*i = -4 就是「4」在數軸上旋轉了180度。 那麼4*i就是旋轉了90度。
  • 複數指數形式轉換三角 - CSDN
    複數算法理解複數算法,對於處理量子計算很重要。這裡,【複數算法】是學習量子計算的第一部分內容。需要用到的數學知識:實數、虛數、複數的三角形式、複數的指數形式、複數的極坐標形式、複數的運算。在高等數學中,面對這樣的情況,引入了虛數單位,即。虛數單位為i,我們稱i的實數倍為虛數。
  • 高等數學和初中數學有什麼聯繫和區別?中科院院士告訴你答案
    說到學識淵博的數學家,相信大家都會聯想的華羅庚,他總是能夠把初等數學用最簡單的語言總結下來,讓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更有自信。或許還有許多人對於初等數學的概念不是很了解,其實所謂的初等數學就是我們在小學、初中、高中這12年中學學的所有數學知識,這些知識被統稱為初等數學。而在大學學習的數學則要高等數學,比如說大學將要學習的微積分。
  • 天問一號為什麼不是用最快最短的路徑去火星?
    拍攝:Tea-tia很多人直覺上會以為,這樣的「時機」特殊之處在於能讓探測器最快抵達火星,或者說用最短的時間、以最近的路程抵達火星。但恰恰相反,火星探測器優先選擇的是一條更加漫長和遙遠的旅途。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最省燃料還最短最快抵達?想得美!
  • 進擊的複數
    原標題:進擊的複數 關注微信:DuoDaaMath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作者:逆蝶,哆嗒數學網群友 虛數,是數系中最偉大的發現之一,但是就像無理數的發現過程是坎坷的一樣,引入虛數的路途也不是一帆風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