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四個全面"排序很有道理 "新常態"是追求目標

2020-11-30 人民網

原標題:鄭永年:"四個全面"排序很有道理 "新常態"是追求目標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會於2015年3月21日—3月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中國經濟網全程直播報導。圖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鄭永年發表演講。中國經濟網 史博超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1日訊(記者 苗蘇)新加坡國立大學鄭永年教授在今天舉行的2015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發言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第一個全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第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是法治治國,最後一個是從嚴治黨,這個排序很有道理,因為法治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係,人均GDP一千美金的社會跟人均GDP一萬美金的社會法治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社會窮人太多,法治社會很難建設。

  以下是演講實錄:

  大家好,我是最後一個演講的,最後演講也有好處,因為各位把最重要的都講完了,我就做一點補充。我要講我的一個觀察和三個觀點。

  一個觀察:我們今天講法治跟市場經濟的關係。習總書記提「四個全面」,第一個全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法治是第三,第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最後一個是從嚴治黨,我覺得這個排法是有道理的。我對世界歷史的理解和觀察,就是說法治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係,人均GDP1000美金的社會跟人均GDP10000美金的社會法治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社會窮人太多,法治社會很難建設。我的判斷就是,中國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法治非常重要,主要的還是要發展市場經濟。

  我下面談三個觀點:

  一、我對新常態的理解。現在大家都在講「新常態」,我們意識到中國已經從高增長過渡到中速增長,這個大家有共識。我們也反對追求GDP主義,主要是因為以GDP主義犧牲了更多的環境代價,有太多的浪費,公路、橋梁拆了又修,修了又拆。現在進入一個新常態,就是中速增長。但是我是覺得,什麼叫新常態?新常態是我們追求的一個目標,而不是說現在已經實現了。假如說今後的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十五年,能達到6%-7%的增長,那我們就叫「常態」,但如果說去年是7.5%,今年是7%,明年又一直往下掉,我想這個不是常態,這個常態是誰也不想要的,經濟波動太大了不叫常態,常態是我們要努力實現的一個目標。

  我最近到中國各個地方去跑,很多企業家就很擔心,大家都說前兩年我們就在爭論中國會不會陷入中等收入陷井,現在很多人都表示擔憂是不是我們已經聽到了中等收入陷井的腳步聲,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發展,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所以中國的目標很簡單,要麼在十五年左右,把人均GDP7500美金左右提升到一個高收入社會,提升到像日本或者東亞四小龍,如果增長太低,就有可能像菲律賓、泰國甚至緬甸。今天上午大家都在討論,我覺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日本東亞四小龍怎麼走出中等收入陷井?主要是政府跟市場一起推動,這個非常重要,因為世界銀行統計一百幾個國家二戰以後只有十幾個國家進入中等收入陷井,那十幾個國家大部分都是資源國家。

  二、怎麼樣使政府發揮市場作用,現在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我想大家都理解的比較深刻了。三中全會《決議》所說的,我現在發現中國的整體官僚體制不作為,去年在這個論壇上我也講了,去年大家都在說說亂作為比不作為要好。我當時就強調,亂作為是腐敗,不作為也是腐敗,甚至是更嚴重的腐敗,省委書記、省長都是稀缺資源,現在就出現這樣一個情況,我到各個地方去看,對官員來說新常態是什麼?他們現在不接電話、不接文件、好好學習、看書,這樣不會犯錯誤,這就是常態。這種常態對中國下一步經濟增長非常不好,習近平、李克強一直在說行政審批權下放,也已經下放了幾百項,但是我覺得這些下放權利的含金量不高,很多權利地方還不敢要、不想要。現在大部分含金量高的權利還是掌握在官僚機構和政府手裡面,政府官僚體制已經不作為了,就產生一個什麼情況呢?就是權利閒置著,權利既沒有跑到企業,也沒有跑到地方政府,也沒有跑到社會,這就出現權利閒置的狀態,這是非常不利的狀態。因為日本、東亞四小龍政府是非常作為的政府。我覺得經濟發展不能靠民粹主義,這一點我們要知道。

  三、市場與法治之間的關係。怎麼樣來使得政府跟市場之間有一個比較好的協調?對官僚機構的治理也要引入市場機制,這方面我們要避免兩個極端主義。我的企業如果是世界上最大的,但是我拿的工資比大學教授還少,這誰給你幹活?我是覺得既要避免以前的新自由主義,也要避免現在的民粹主義的傾向性。我覺得我們的法治還是太抽象,缺少細節,我們現在在討論政府跟企業之間的關係,大家用很多好的詞彙,這到底是什麼關係呢?企業跟政府的關係是什麼呢?法治就不清楚。企業內部我到處去看,在新加坡也好,在美國也好,一個企業老闆被抓走了,企業照樣運作。我們的老闆一抓走,那整個企業就要停頓了,這個邊界就不清楚。我們說分權,我覺得還是要把很多的法權分下去,中央一些領域是改革的頂層設計者,也是一些領域的改革主體,但是很多領域的改革它的主體還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還是社會,所以我是覺得我們下一步要全面分權,把法律的權利真正分到改革者手裡面,我們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的改革宏圖才能轉化成實際的中國現實。

(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產生的歷史條件
    「四個全面」重要戰略思想,滿足了我國歷史向前發展的需要,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新加坡學者鄭永年提出了「三個30年」的觀點。他認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毛澤東30年,是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毛澤東思想)。
  • 【新常態•光明論】「十三五」最大事是要實現全面小康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衝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決定性成果的五年。作為經濟新常態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三五」對中國經濟來說意味著什麼呢?經濟增速又將如何定調?為此《新常態•光明論》欄目採訪了多名經濟學家。
  • 特區40年|鄭永年:在「世界地圖」上定位和認識深圳
    鄭永年指出,下一步發展,從國家層面,是非常明確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新時代「三步走」戰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深圳的發展就基於這樣一個大背景,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中先行一步。
  • 特區40年鄭永年:在「世界地圖」上定位和認識粵港澳大灣區深圳
    鄭永年指出,下一步發展,從國家層面,是非常明確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新時代「三步走」戰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深圳的發展就基於這樣一個大背景,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中先行一步。
  •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內涵、意義與實現路徑
    (一)「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滲透著唯物論和辯證法理論光輝 有學者從哲學的高度理解分析「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科學內涵: 1.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理論基礎。「四個全面」是從中國國情出發,從中國現階段改革開放面臨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出發,回應新時代提出的新機遇新挑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鄭永年:回歸基本事實,回歸科學...
    他認為,軟力量指的是一個國家文明、文化和價值體系等的影響力,既表現在物質層面,也表現在思想層面,「至少具有三個指標:理解文明、文化和價值等;在理解基礎上接受這些文明、文化和價值產生認同感;更重要的,不僅認同和接受文明文化價值觀,而且主動傳播它所認同和接受的文明、文化和價值。」
  • 專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唯GDP是從」的城鎮化...
    如何避免城鎮化變成新一輪「攤大餅」式的城市擴張?對此,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城鎮化,不能只談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而不談城市體制改革問題。城鎮化為經濟增長帶來的巨大紅利,只能通過城市體制改革來實現。「有些城市只有現代化,沒有傳統;只有文明,沒有文化。這就是城市簡單擴張的結果。
  • 鄭永年:拜登對華將是可預期的理性強硬
    所以中國真的要深化全面的開放,能改變這個世界格局,開放才能使得中國真正成為一個世界強國。    拜登未來四年可能是一個非常弱勢的總統。  鄭永年:我是覺得這個危機當然主要是現在這段時間到美國新總統正式上任,這段時間是充滿著非常多的威脅。我是覺得它不僅僅是中美關係之間、中東現在對美國的舉動很警覺。美國軍方甚至也時刻關切川普的推特。實際上美國總統在外交方面有非常大的權力。  有一點我們要看清楚,川普剛上臺強調的重點是美國優先。
  •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哲學底蘊
    原標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哲學底蘊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統一這一唯物辯證法的「精髓」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問題,是辯證法的基本範疇。
  • ...五中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表述的辯證法意義
    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提出和確立,是我們黨結合新的歷史發展要求,科學總結治國理政實踐經驗的重大成果,是生動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又一「大手筆」。
  • ...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表述的辯證法意義
    《建議》中有許多重要的論斷和要求需要我們認真學習、準確把握。其中《建議》第二部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明確提出要「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是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所作出的新表述,也就是把原先「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調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四個全面」的內容結構與邏輯機理
    在「四個全面」的內容中,我們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的目標與方向,「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是戰略的兩翼與重點,「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的基礎與主體。由此,我們認為「四個全面」在內容結構上,實際上形成了一個「火箭式菱形結構」的戰略布局。  任何一個戰略布局,都要有一個目標與方向。我們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這一戰略布局的目標與方向。
  • 把握好「四個全面」的三個關鍵詞
    「四個全面」之間有著嚴密的內在邏輯,一環緊扣一環,相互支撐。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目標,具有戰略統領和目標牽引作用,與後三個「全面」是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的關係。
  • 聚焦城市更新與治理創新 鄭永年:城市發展應注重頂層設計
    原標題:讀懂中國丨聚焦城市更新與治理創新 鄭永年:城市發展應注重頂層設計   鄭永年說,中國的城市發展,不僅要在微觀層面使城市變得更好,同時也要加上頂層設計。
  •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歷史唯物主義底蘊
    原標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歷史唯物主義底蘊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就是進入新常態」「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
  • 賈高建:遵循唯物史觀推進「四個全面」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雖然在社會歷史領域活動著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但這「絲毫不能改變一個事實:歷史進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的。」因此,要深刻認識我們黨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就不能僅僅從主觀方面去理解,而應該著眼於現階段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從客觀規律和歷史必然性的角度去認識。
  • 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 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
    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 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 原標題:   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
  • 政信大講堂|中國政信研究院副院長張光祿:經濟新常態下的家庭財富...
    中國政信研究院副院長為各位觀眾帶來了「經濟新常態下的家庭財富管理」主題分享,為廣大投資者把脈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大趨勢,分享新常態下家庭財富管理創新模式。 經濟新常態下的財富管理趨勢 火了一陣的「地攤經濟」很快降溫,這是因為時代發展,網際網路和消費升級已經提升了人們的消費能力。
  • 鄭永年:討論中國模式,首先必須去政治化
    在社會領域,任何一個模式都有其優勢也有其不足,根本就不存在一個百分之百的理想模式。任何模式都具有歷史性,西方模式也是一樣。例如,西方的民主模式走了很長的路,從早期的貴族民主,到工業化時期的商業精英民主,到現在的大眾民主,經歷過很大的變化。西方的市場經濟模式也一樣,從早期馬克思主義所說的原始資本主義,到現在的福利資本主義,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有個改善的過程,有個進步的過程。
  • 中央文獻重要術語多語種譯文發布 含「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在選擇術語時,遵循了四個基本標準:一是新提法、新表述,比如「『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二是富有傳播效力的表述,比如「有權不可任性」;三是專業性概念,比如「普惠金融」;四是中國特色的表述,比如「硬骨頭」。【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精神面貌要有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