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再生醫學獲重大突破!幾個小分子使小鼠重見光明!

2021-02-23 奇物論

在大多數導致不可逆失明的視網膜病變中,光感受器喪失是最終的共同終點,並且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來恢復視力。成纖維細胞的化學重編程提供了逆轉視力喪失的機會;然而,感覺神經元亞型如光感受器的產生仍然是一個挑戰。

於此,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沃思堡健康科學中心眼科研究所Sai H. Chavala等人發現了一種將皮膚細胞直接重編程為用於視覺的光敏棒狀感光器的技術。該實驗室製造的棒狀感光器使失明小鼠能夠檢測到光線。相關成果於4月15日在Nature雜誌上發表。

 

示意圖

本文要點:

1)研究發現使用一組五個小分子可以化學誘導成纖維細胞轉化為棒狀感光細胞樣細胞。將這些化學誘導的感光樣細胞(CiPCs)移植到棒變性小鼠(rd1的純合子,也稱為Pde6b)的視網膜下空間導致瞳孔反射和視覺功能的部分恢復。

2研究表明,有絲分裂核通訊(mitonuclear communication)是成纖維細胞重編程為CiPCs的關鍵決定因素。具體而言,用這五種化合物處理會導致AXIN2易位至線粒體,從而導致活性氧的產生、NF-κB的活化和Ascl1的上調。

3預期CiPC可能具有恢復視力的治療潛力。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直接重編程是如何在細胞水平上介導的。這些發現將有助於研究人員不僅將這項技術應用於視網膜,而且應用於許多其他類型的細胞。

 

參考文獻:

Mahato, B., Kaya, K.D., Fan, Y. et al. Pharmacologic fibroblast reprogramming into photoreceptors restores vision. Nature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201-4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 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覺得好看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又有突破:科學家已在實驗室再生小鼠視神經細胞
    比如,咱們無法像某些動物那樣斷肢再生,一旦失去了一些器官,也許就成為一輩子的遺憾。特別是盲人,你無法想像這份失去光明的痛苦!當世界永遠失去了色彩,不管黑夜還是白天,你的眼前總是一片單調的黑暗。倘若此時有人告訴你,有一天你能通過再生,重獲光明,估計盲人會願意拿一切去交換!
  • 新突破!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新突破!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2021-01-12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ature封面: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醫學治療領域將產生重大轉變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對老年小鼠的視網膜細胞重新編程,使其重新獲得年輕細胞的基因功能,讓小鼠由衰老導致的受損視力重獲新生,該研究還成功地逆轉了青光眼所致的小鼠視神經損傷,並恢復它們受損的視力。2014 年,英國牛津大學 Robert MacLaren 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無脈絡膜(Choroideremia)患者的視網膜上,通過重建有缺陷的基因讓患者重見光明,該研究當時在英國醫學界引起一陣轟動。
  • Nature封面: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醫學治療領域將產生重大轉變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對老年小鼠的視網膜細胞重新編程,使其重新獲得年輕細胞的基因功能,讓小鼠由衰老導致的受損視力重獲新生,該研究還成功地逆轉了青光眼所致的小鼠視神經損傷,並恢復它們受損的視力。2014 年,英國牛津大學 Robert MacLaren 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無脈絡膜(Choroideremia)患者的視網膜上,通過重建有缺陷的基因讓患者重見光明,該研究當時在英國醫學界引起一陣轟動。
  • 中國再生醫學重大突破:可注射材料治療心臟病臨床安全可行
    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獲悉,該所戴建武再生醫學研究團隊與南京鼓樓醫院王東進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上第一個開展可注射支架(膠原生物)材料結合幹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臨床研究獲重大突破,首次證明可注射材料聯合幹細胞用於心臟病治療的臨床安全性及可行性,並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 NATURE重大突破:世界首例長壽基因編輯猴模型在中科院誕生
    在嚙齒類動物中,Sir2的同源基因SIRT6也被認為參與了衰老及壽命的調控:過量表達SIRT6能夠延長雄性小鼠的壽命,而敲除SIRT6則會使小鼠表現出皮下脂肪減少、脊柱彎曲和變形、骨密度降低、腸道上皮受損、端粒縮短等加速衰老的表型,且小鼠壽命縮短至約1個月。
  • 中國再生醫學研究如何領跑世界?
    ,有些領域已經在國際上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提升了我國再生醫學領域的國際地位。中國科學院「中國至2050年人口健康科技發展路線圖」和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等科技規劃中,都把再生醫學列為重大研究方向。
  • Nature子刊重大突破!激活癌基因可以使心臟再生!
    通過使小鼠心臟中該基因過度活躍和發揮功能,它們觸發了心臟細胞的再生。由於成年人的心臟一旦受損通常無法自我修復,因此利用這種基因的力量代表著首次治癒心臟病的重大進展。領導這項研究的劍橋大學藥理學研究人員Catherine Wilson博士說:"這真的很令人興奮,因為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讓心臟細胞增殖。
  • 誘導多能性幹細胞培育出小鼠入選《時代周刊》09年度十大醫學突破
    小小  一般小鼠的出生幾乎不值一提,但是圖片中這個叫「小小」的毛茸茸的小傢伙的出生,卻是一個重大的科學進展,並於12月8日入選了《時代周刊》公布的2009年十大醫學突破。  「小小」是中國科學家於2008年11月利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育出的小鼠,此研究成果於今年7月在線發表於Nature。iPS細胞是通過轉入四種基因將來源於成年動物的體細胞(通常是皮膚細胞)重編程後得到的具有胚胎幹細胞狀態的細胞。這些細胞在培養後能夠發育為小鼠,在此研究之前,只有利用胚胎幹細胞能夠獲得這一成果。
  • 河南幹細胞_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發展目標_鄭大中科博生
    實現幹細胞基本理論的突破,開發並推廣一批臨床級幹細胞產品和以幹細胞為靶點的藥物,為形成幹細胞臨床應用標準,發展幹細胞臨床治療新技術和提高疾病的治療水平提供基礎理論支持。(一)發展目標1. 研究幹細胞多能性、定向分化、重編程的分子機制,探索重大疾病的幹細胞治療途徑,重點突破幹細胞乾性的獲得、維持和轉化調控的機制。
  • 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病毒性角膜炎復發這一臨床難題有望...
    央廣網上海1月12日消息(記者楊靜)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今天(12日)透露,通過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的通力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和操作技術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生物醫學 和《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接連發表
  • Theranostics: 小分子化合物調控腸幹細胞再生,促進急性腸型放射病救治
    研究發現新型小分子化合物Me6TREN(Me6)具有促進腸上皮細胞放射損傷後修復的作用,該化合物能通過激活ERK/AKT-β-catenin信號通路調控腸幹細胞的再生,從而顯著提高腸型放射病小鼠模型的存活。基於幹細胞技術促進損傷組織的再生修復是該研究團隊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 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 老齡小鼠已顯示...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科學家們成功地恢復了老鼠的視力,成為最新的一項重磅衰老研究突破。他們將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視網膜上老化的眼睛細胞時鐘「逆轉」,從而讓它們的視力獲得再生和功能恢復。
  • ...因病毒性角膜炎失明,上海專家獲基因編輯重大突破刊於頂級期刊
    全球每年有150萬個角膜單純皰疹病毒(簡稱HSV)復發案例,至少造成4萬人失明。HSV在人群中的感染極為普遍,至今仍是尚未被攻克的醫學難題,既無疫苗可用,也無藥物可以根治。就在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蔡宇伽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洪佳旭副主任醫師通力合作在基因編輯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小分子化合物調控腸幹細胞再生促進腸型放射病救治_鄭大中科博生
    2020年8月13日,國際學術期刊Theranostics在線發表了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和華南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Me6TREN targets β-catenin signaling to stimulate intestinal stem cell regeneration after radiation」。
  • 突破!我國科學家成功將卵巢顆粒細胞轉變為卵子並獲健康小鼠
    科技日報 陳曦 通訊員 吳軍輝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林教授團隊通過完全化學小分子的方法,成功將卵巢顆粒細胞重編程為具有生殖系轉移能力的誘導性多能幹細胞,進而分化為卵子,並通過正常受精獲得健康小鼠。
  • Nature封面:逆衰老!科學家成功恢復與年齡有關的視覺喪失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對老年小鼠的視網膜細胞重新編程,使其重新獲得年輕細胞的基因功能,讓小鼠由衰老導致的受損視力重獲新生,該研究還成功地逆轉了青光眼所致的小鼠視神經損傷,並恢復它們受損的視力。一時間,人們對通過對成體細胞重編程產生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從而實現衰老組織或器官的再生,充滿了無限想像。但是,雖然理論上基因重編程能夠使成熟體細胞細胞重回年輕狀態,或發展成其它類型的細胞,但想要在複雜組織或器官中實現重編程過程,仍然是困難重重。
  • Nature封面:逆衰老!科學家成功恢復與年齡有關的視覺喪失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對老年小鼠的視網膜細胞重新編程,使其重新獲得年輕細胞的基因功能,讓小鼠由衰老導致的受損視力重獲新生,該研究還成功地逆轉了青光眼所致的小鼠視神經損傷,並恢復它們受損的視力。一時間,人們對通過對成體細胞重編程產生誘導多能幹細胞 (iPSCs),從而實現衰老組織或器官的再生,充滿了無限想像。但是,雖然理論上基因重編程能夠使成熟體細胞細胞重回年輕狀態,或發展成其它類型的細胞,但想要在複雜組織或器官中實現重編程過程,仍然是困難重重。
  • 視力下降問題獲突破,哈佛採用重編程神經元法,恢復小鼠一半視力
    但是,近日有兩大海外科研團隊相繼宣布,其針對衰老和青光眼造成的視力下降問題的研究,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或可有效逆轉衰老的時鐘。研究結果發現,可通過把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讓其視力獲得再生和恢復。而來自歐洲的科學家則選擇將猶他電極陣列植入相應神經元,通過控制注入大腦的電流量形成眼內閃光,讓小鼠更快完成識別,從而完全繞開了對眼睛的需求。眾所周知,我們的視覺系統很複雜,不但有接收入射光的感光器,在這些感光器和大腦之間還存在著至少三種類型的神經元。
  • 美「仿生眼鏡」技術獲重大突破 有望使盲人恢復正常視力
    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一種能夠讓失明小鼠重獲光明的高科技眼鏡。圖片A是正常視覺看到的圖像,B和C是失明小鼠在戴上尼倫伯格的高科技眼鏡後看到的圖像,D是失明小鼠在接受目前流行的治療後看到的圖像。研究人員希望這項最新突破能夠成為治療失明的新方法,給盲人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