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APP產品的端內運營:資源位、PUSH

2020-12-0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導語:就B端APP產品的產品運營崗來講,APP端內運營主要包括資源位與PUSH的常規運營。本文作者主要從這兩方面入手,對主要展現形式和內容進行了梳理說明,並分享了自己的幾點看法,與大家分享。

01 資源位:天然的產品廣告位

資源位:又稱「廣告位」,是APP端內的天然推廣入口,常見的資源位類型有:閃屏|開機屏、彈屏、首頁banner、二樓。

另有特型通欄(一般有大型活動時開放;首頁不定期展示)、頭條動態輪播、搜索熱詞、排行榜、首頁圖標和氣泡,等等。

1. 閃屏 | 開機屏

展示形式:一般為海報、動圖、小視頻等形式,滿屏顯示;展示路徑:APP開屏即可顯示,一般為幾秒以內,大多不超過2分鐘,用戶點擊右上方的「跳過」|「跳過廣告」可忽略該內容;展示內容:產品功能、平臺活動、內容資訊等;視覺要點:標題要點要用大字突出,畫面設計要足夠醒目(比如主畫面可以設計成紅包樣式、抽獎界面、撒幣場景、領錢畫面);數據情況:曝光量大,點擊率一般高於彈屏與首頁banner,有用戶誤觸的可能。

2. 彈屏

展示形式:一般為海報形式,與閃屏|開機屏有所不同,並非滿屏顯示,而是以類似彈窗的形式展現於界面正中央;展示路徑:用戶打開APP使用過程中彈出,類似網站的彈窗,屬於強打擾類型,用戶需手動點擊×,或者點擊彈屏之外的界面,方可關閉彈屏;展示內容:產品功能、平臺活動、內容資訊等,還可宣傳最新業務;視覺要點:文字精煉,每行最好不超過10個字,可分行;主畫面不宜過大;可增加趣味元素(比如音樂盒子、CD播放機、電影放映機、拍攝卡、大轉盤、遊戲機);數據情況:點擊率一般低於閃屏|開機屏、高於首頁banner。

3. 首頁banner

展示形式:一般為小圖形式,常見的是窄條矩形輪播圖(也有圓角矩形、正方形豆腐塊等形狀的);展示路徑:常常位於首頁第一屏,位置醒目,流量大;展示內容:產品功能、平臺活動、內容資訊等,大多為凝練要點+吸引用戶點擊的按鈕(比如:「領」、「點」、「去領取」、「馬上領取」、「限時領取」、「免費體驗」、「立即參與」),可以為產品新功能設置一個常駐banner,提高用戶感知度;視覺要點:文字內容大多為2行,一般為標題+副標題|亮點提煉;畫面元素大多布局緊湊,常帶有引導點擊的按鈕圖標;數據情況:點擊率一般比閃屏|開機屏、彈屏低,但其潛在的曝光量不容忽視(用戶在該頁面的瀏覽UV、停留時長等)。

4. 二樓

展示形式:一般為矩形寬圖形式;展示路徑:位於首頁,用戶下拉界面再鬆開時可看見該內容;展示內容:產品功能、平臺活動、內容資訊等,可做創意發揮(類似淘寶二樓,但B端APP產品的二樓較為常規);視覺要點:大字標題;畫面元素一般充滿整個畫布;數據情況:點擊率為100%,因為只要用戶下拉首頁界面再鬆開,即可打開二樓的入口,就算做一個點擊;目前的實際情況是二樓的點擊人數=曝光人數,不存在潛在曝光量的說法。

02 PUSH:免費的宣傳小能手

PUSH是產品運營的常見抓手,通過PUSH可促進用戶打開APP、產生活躍,也可吸引用戶使用產品,增加用戶留存,還能對用戶進行功能教育、知識培訓、活動推廣等。

常見的PUSH類型主要有:活動類、產品類、資訊類,以及產品側基於關係鏈設置的自動化PUSH。活動類PUSH大多宣傳平臺活動,吸引用戶參與;資訊類PUSH大多分享乾貨、政策解讀、UGC內容分發等。而產品類PUSH則以宣傳產品亮點、介紹產品功能、吸引用戶使用為主。

發布內容:標題、副標題、正文、連結,有些還有封面圖;p.s. 如果想放小視頻、長圖文,可以先用網站工具生成小視頻或者長圖文的連結;展示形式:未打開APP界面但開通了APP消息提醒,這時一般可在鎖屏界面、開屏界面的消息欄看到PUSH內容;打開APP之後,在「消息」裡可以看到未讀消息的提醒;推送頻率:不宜過多,免得打擾用戶,導致用戶不勝其擾而卸載APP或者關閉消息提醒;一般情況下,每天1條是比較常規的操作;推送時間段:早上上班時、中午午休時、晚上下班時、晚上睡前,這幾個時間段是用戶使用手機的高頻時間段,可根據情況選擇推送時間;目標用戶分層:可根據用戶的基本屬性篩選,比如年齡、性別、城市、職業、教育背景等;也可以根據用戶的行為特徵進行篩選,比如使用設備、活躍時間段、活躍時長;還可以根據用戶生命周期來劃分,比如新增用戶、流失用戶、活躍用戶等;也可以根據產品的業務維度去劃分,比如意向用戶、付費用戶、VIP用戶、有(無)分享用戶等等;數據檢驗:覆蓋人數、點擊人數、點擊率,一般來說這幾個數據是PUSH的核心數據指標,此外還可以看發送失敗用戶,可大概了解無法接收消息的用戶有多少、PUSH的沉沒成本是多少。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的工作場景中,資源位和PUSH並不是相互隔離的,它們和其他的運營手段也不是割裂開來的,APP端內運營與活動運營、社群運營、內容運營、簡訊運營、客戶服務、線上線下培訓、品牌推廣等運營手段結合起來,才能成就產品運營的業務閉環。

運營人員應當了解並熟悉線下的業務場景(尤其是B端產品),與產品的直接目標用戶定期溝通,洞悉市場變化與業務變化。

本文由 @^_^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一文帶你徹底了解APP PUSH推送機制
    長連接就是建立手機與服務端的一條鏈路進行消息數據推送,通過長連接也可以進行APP狀態監控,但完全由長連接推送且保證觸達的穩定,需要投入的研發資源較多,且需儘量避免自己的長連接進程不要被作業系統殺死。4.2 優劣勢對比APP push功能的搭建需要依據產品自身的情況和公司可投入的資源成本為主,在不同的階段應該追逐不同的目標。
  • B端運營:產品商業化過程中,運營要做什麼?
    近幾年隨著企業服務的發展,越來越多同學投身B端運營工作。作者從事B端運營崗位5年,經歷了新產品/成熟產品/廢棄產品線存量維護的多個階段。本文想從一個產品誕生至成熟,以產品發展進度軸的方式,介紹B端運營相關的工作。
  • 產品汪如何向女票解釋——淘寶push的個性化推薦
    女票開心的說知道了,然後說:淘寶真是個罪惡的app,每天都給我推送消息,害的我不停的買買買。這個是不是也是你做的推薦?小諾說:對呀,我就是做的push的個性化推薦呀。女票說:那你給我說說你們是怎麼做的。小諾說:那我慢慢給你道來……一、push目標和本質首先什麼是push消息呢?
  • 全面分析:APP中的消息功能設計
    廣義的「消息」,並不局限於客戶端APP之內,而是包括B端到C端傳遞信息所有方式。根據在用戶端(APP)展示的形式,大概有簡訊、push通知、彈窗浮層類、應用內消息(消息中心)四大類。
  • 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
    我們做一款C端產品或者做某個功能之前,會先進行市場/競品的調研,通過調研來了解市場容量、行業情況、競品情況;但是B端產品與C端產品不同,由於B端產品的定製化、專業性,我們很難深入了。相比於C端產品,B端產品的分析難度確實很大,難點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信息獲取困難:因為B端產品大多數都要錢,不要錢的產品要麼試用功能少,要麼不符合自己公司的產品定位,所以獲取競品信息的渠道途徑較少。
  • B端和C端產品的區別
    C端相對推廣比較容易,多是以產品驅動切入,或者營銷驅動,在到運營推動。6、產品層面 B端: 基於服務思維,工具化思維,更理性,B端更多的是幫助B端用戶聯結客戶,更好的讓客戶做到這點需要我們的服務,工具來支撐。
  • C端產品與B端產品 到底有什麼異同
    原標題:C端產品與B端產品,到底有什麼異同一、什麼是C端產品?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C端產品的「需求」,解決的是用戶在生活場景中的需求和痛點。  三、B端和C端產品的差異我們來看一個例子,C端產品和運營非常喜歡用一個詞——「儀式感」。攜程也用過這個概念,具體來說,這種儀式感的體驗是:預訂酒店時,需要用戶先在酒店詳情頁領一張優惠券,然後預訂時就可以用了。
  • 乾貨分享|B端產品的指標設計思路
    編輯導語: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靠指標進行判斷,在B端產品中也是如此,指標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分析和推理,特別是對平臺和業務進行分析時可以用到;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B端產品的指標設計思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C端個人徵信APP產品評析
    個人徵信產品分為B端和C端兩大類。B端主要是標準API及多樣化的定製產品,而C端則是通過APP等產品載體提供服務,今天我們僅探討後者。二、個人徵信產品現狀個人徵信產品分為B端和C端兩大類。B端主要是標準API及多樣化的定製產品,而C端則是通過APP等產品載體提供服務,今天我們僅探討後者。不久前,百行徵信正式對外發布了面向C端的產品「百行徵信APP」,華為應用市場顯示最新版本號V1.0.2,且已有5萬+下載量。
  • APP上線前,運營都在幹什麼
    現在大家習慣性的將產品運營分為渠道運營,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數據運營等等。產品上線前可能也就一兩個運營同事在做準備工作。那麼上線前我們到底要幹什麼?至少我會做這些事情。基本要點:完全玩轉自家app的所有功能,包括一切小細節,然後清楚自家產品的目標人群,這個不多說,應該是運營小夥伴的必備功能。
  • 以C端產品思維和方法做B端產品?
    以C端產品經理的思維和方法來做B端產品。要理解本文的一些內容,需要一定的行業經驗。所以,這裡也沒必要介紹什麼是C端和B端了吧。為什麼這一論調今年比較火那?一是由於近兩年,C端產品增長放緩,B端產品迎來了幾輪利好。所以,很多C端產品經理轉型到B端產品經理。為B端產品帶來了新的知識、思維和方法。
  • 用戶運營入門貼:用戶價值的管理與提升,與產品生命周期息息相關
    成熟期:已經發生多次付費行為的用戶(每個用戶產品價值的巔峰,能夠貢獻最多的活躍時長和營收)。休眠期:曾經是成熟用戶,但一段時間未產生有價值的行為(需要定義具體的休眠信號,結合產品整體數據和用戶過往的行為數據來定義,例如:訂單、瀏覽、互動等)。流失期:超過一段時間未登錄和訪問的用戶(明確流失定義和關鍵行為,例如:超過30天沒有登錄app之類的)。
  • B端的靈活用研方法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以下是自己做B端產品經驗的一些看法和總結,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話不多說,請您過目,多多指教哦~~^_^1. B端產品的特點1.1 產品分類公司管理服務,常見的HR系統、OA系統。公司業務運營服務,包括供應鏈系統、ERP系統、財務系統、運輸系統、生產系統等各種業務處理系統。
  • 對比C端產品,B端產品如何做需求分析?
    本文所述的B端產品主要指後者。消費級產品普遍是先有產品,才會吸引用戶,帶來收入。因此C端產品經理在開發一款產品前,要考慮清楚產品的商業模式,包括產品的目標用戶的需求及使用場景,推廣模式及產品的盈利模式,調研市場空間及競品情況,避免開發出沒有市場的產品。而B端產品與消費級產品不同,B端產品會基於一些通用的組件,根據客戶特有的需求再定製化開發一部分功能,此類產品一般是先籤署了訂單合同,再進行產品設計。
  • 運營復盤:在線教育產品,少兒英語的拉新和變現
    本文作者從自己的工作出發,結合實際的運營案例來分享,如何通過運營,讓在線少兒英語教育產品轉正率提升4倍?過去3個月,我有機會接觸到少兒英語啟蒙的運營,針對APP運營售前、低轉正運營和低價課投放進行測試和運營。測試之前,原有0元低轉正轉率是2%左右,調整價格和運營方式之後,轉正率提升了4倍左右。那麼在這期間我們都做了哪些運營和測試呢?
  • 2020年,關於B端產品的一些思考
    編輯導讀:B端是近幾年的風口行業,各大企業和巨頭紛紛入場,希望能挖掘出市場的最大價值。本文作者從自身工作實踐出發,梳理總結了自己在B端產品上的一些思考,與大家分享,希望對你有所啟發。2020年是我來到創業公司的第一年,一切都是新的,新業務、新市場、新產品。這一年忙忙碌碌,做項目、定產品,沒太多時間思考。
  • 史上最完整的一個App運營推廣計劃方案
    一、App運營推廣概念引用百度百科的概念:對運營過程的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是與產品生產和服務創造密切相關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運營管理也可以指為對生產和提供公司主要的產品和服務的系統進行設計、運行、評價和改進的管理工作。細細思考下,其實,APP運營推廣無非是產品想盈利模式,而運營去實踐盈利模式。
  • 產品分析:猿輔導——孩子喜歡老師好,網課就上猿輔導
    本文以猿輔導產品為主體,結合K12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現狀,從產品架構分析、宏觀環境分析、產品現狀與競品數據、用戶畫像、產品調研、功能優化、運營等角度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優化方案。由圖表可知,3款app人均單日單日啟動次數相接近,是由於在線教育產品特性決定。用來直播聽課以及與用戶的購買課程,回看課程,接受push通知打開軟體等用戶行為有關。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猿輔導達到時間最長40分鐘,均長於掌門一對一5分針,學而思網校十分鐘。
  • B端產品,新市場的打法
    編輯導語:對於B端產品來說,應該如何發現並開拓新市場呢?本文作者通過自己的工作經歷以及與行業人士取經所得的啟發,從五個方面為我們總結了B端產品新市場的打法是怎樣的,希望看後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 春雨醫生產品分析:通過功能迭代與運營打造產品活力
    原因可能是:醫療資源的匱乏或看病難問題全國皆而有之,只是不同地區問題不同。例如發達地區,醫療資源多但是看病難,預約時間長;欠發達地區,醫療資源少,看病貴。六、春雨醫生運營分析回首八年春雨歷程,除了在產品的商業模式上不斷試錯外,春雨曾經在運營上也是大有作為:在獲取醫生用戶上,春雨醫生採用線下與醫院合作,線上激勵用戶,不斷擴大醫生接診半徑,打造醫生品牌知名度,在上線後的幾年內不斷刷新註冊醫生數。至今,依然有20萬醫生在春雨上進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