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質量取決於完美周期,舒服地起床,才算睡得好

2020-12-03 關你健康

#百裡挑一#

最近,睡得好不好?如何衡量自己的睡眠質量?有沒有聽說過睡眠慣性?普通百姓,在面對睡眠問題時,通常,關注的焦點是怎樣睡著,較少從完整周期的角度,去評價自己的睡眠狀況。但是,很多人可能睡得早,也能夠很快入睡,醒來後卻感覺很睏倦,這是為什麼呢?

咱們先來回顧1個發生在10年前的真實事件。2010年5月22日,印度航空公司的1架波音737飛機,在即將著陸的時候,打盹的機長才醒過來,並開始操作。隨後,飛機降落失敗,衝出跑道,爆炸起火。166名乘客和機組成員中,只有8人生還。事後,調查結果表明,是睡眠慣性造成機長的錯誤決策,導致空難。

睡眠慣性,是指剛睡醒的人出現認知能力缺失、警覺性降低、感知和運動能力遲鈍的現象。睡眠慣性,通常在清醒後持續15到30分鐘,但是,最長的持續時間可以達到4到8小時。有些人,剛醒時的認知能力,甚至比24小時沒有睡覺的人還差。研究發現,睡醒後5分鐘內的認知能力,只能恢復到最佳水平的63%;睡醒後的20到30分鐘,才能恢復到最佳水平的84%。

睡眠慣性現象,至今還沒有得到確切的解釋。有些學者認為,睡眠慣性的出現,可能與不同種類的腦電波的出現有關;也有學者推測,從睡眠中清醒後,大腦不同區域的激活速度不同,與認知功能相關的前額葉皮層激活速度較慢,因此出現睡眠慣性。

睡眠慣性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受著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調控因素包括睡眠情況、晝夜節律、睡眠周期等。比如,出國旅行歸來後,需要調整時差的影響,經歷過晝夜顛倒,就算睡眠時間較長,醒來後仍然會感覺沒有睡夠。再比如,如果正在做著春夢,被身邊人踹幾腳,在深睡眠階段被喚醒,夢中的美人就會在腦子裡飄來飄去,整天都會昏昏沉沉。

出人意料的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雜誌。澳大利亞學者經過研究發現,鬧鐘鈴聲也會影響睡眠慣性。具有旋律性的鬧鐘鈴聲,更容易將人喚醒,而單調、刺耳的鈴聲,則會延長睡眠慣性的持續時間。研究者推測,無旋律的警報式鈴聲,可能會打擾大腦的活動節奏。以往,就有人將鬧鐘評為最受人討厭的人類發明。因為,被突如其來的鬧鐘驚醒,會帶來心慌、情緒低落、強烈懸空感等不適感覺。有人甚至認為,鬧鐘叫醒,違背機體的自然狀態,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為了維護完好的睡眠周期,又必須按時起床,就需要仔細選擇鬧鐘鈴聲,儘量選擇柔和且帶有旋律的音樂,或者是大自然聲音的模擬音樂,比如林間鳥叫等類別。

克服睡眠慣性,理想的方法是自然醒,因為,光線起著生物節律的鬧鐘作用,當人體感受到光線影響後,體內的褪黑素分泌減少,血清素分泌增加,新陳代謝加快,身體各部分逐漸從熟睡過渡到淺睡,再到自然醒來。起床後,在音樂聲中洗漱,喝1杯咖啡,或者吃1塊含咖啡因的口香糖,能夠幫助克服睡眠慣性。起床後,能夠在陽光下走1段路,曬曬太陽,可以抑制體內褪黑素的生成,幫助穩定生物鐘節律,減輕睡眠慣性的不良影響。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相關焦點

  • 想要嬰兒睡得好,試試世界睡眠協會推薦的「6大金質睡眠法」
    很多新手爸媽都會問我,怎麼讓寶寶睡得更好呢?我們之前講過很多睡眠技巧和睡眠訓練法,更多是針對睡眠出現一些問題的寶寶,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些可以防患於未然的方法,就像咱們覺得純棉的睡衣比化纖的更舒服,安靜的環境比吵鬧的環境更放鬆一樣,寶寶睡覺,最喜歡的是什麼樣的環境呢?
  • 你每天睡得不舒服?你該換個乳膠枕了!
    古語有云:養生之訣,當以睡眠為先。擁有優質的睡眠,除了要有健康的作息,優質的寢具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的三分之一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相比在吃穿玩樂上的花費,人們對睡眠的關注,非常不夠。不只枕「頭」,還要枕「頸」我們覺得很普通很普通的枕頭,其實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睡眠質量。
  • 睡眠質量有標準,深度睡眠多久比較好?4個小妙招,提高睡眠質量
    具體而言,怎麼的睡眠才算好?可以通過以下幾個睡眠表現看出: 1.在半小時內入睡   睡覺時,當你躺在床上30分鐘內,能夠入睡,說明大腦和心理上都已經做好了準備,是符合睡眠質量好的一個表現,相反,如果你躺在床上半小時了依然無法安然入睡,那就要警惕失眠的可能性了。
  • 幾點睡覺才算熬夜?八小時睡眠最好?熬夜這樣來補救
    那麼究竟幾點才算熬夜?睡得越多越好?怎麼補救?幾點就算熬夜?一般來講晚上超過十一點還沒有入睡就可以稱之為熬夜。當然這並不是說一定要在十一點睡覺,專家說明健康的睡眠不是在規定的時間入睡,而是要規律作息。很多人習慣用強遮光的窗簾,一覺睡醒後發現原本的午休已經到了晚上吃飯的時間,這也是不規律的,比如在晚上保持室內微弱的人造光源,白天適當降低室內光照強度來達到人體生物鐘的調節,讓機體適應這種作息,讓身體有一個良好的代謝。每天必須要睡夠八小時才可以嗎?
  • 早睡早起有利健康,早上幾點起床算早起?晚上幾點睡覺算晚睡?
    如果這個時候能夠起來活動,就可以幫助人體補充陽氣,也就說明這個時間起床是最好的。一般人都不會起那麼早,尤其是天氣比較冷的時候,就更不想起來了。早起其實也沒有具體的時間,還是要看你的睡眠情況,如果晚上睡得比較遲,早上五六點就起來,好像也不太現實,也會容易讓人沒有精神。每天的睡眠時間若是能夠保證在七個小時到八個小時就會比較好,就不必糾結多少點起床了。
  • 好枕頭,不僅舒服,更懂你:華為智選智能乳膠枕
    享睡智能乳膠枕從外觀上可以看出,長得挺奇怪的,其實這是採用了人體工學設計的一款枕頭,躺著比普通枕頭更舒服。魔盒也用過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東西,總結了一個經驗,那就是越專業的東西,長得就越奇怪,甚至越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迪耐克的跑步鞋,大家是不是有印象,很專業的鞋子都特別的醜。。。這款智能乳膠枕看上去就挺醜的。
  • 睡眠這麼重要,這裡有 12 個方法和應用幫你更好地度過它 | Hack...
    適量飲酒到微醺狀態,其實是最有助於睡眠的。如果你自己或者「睡伴」打鼾,怎麼辦?在民間故事裡,鼾聲震天是「睡得好」的表現,但實際上這並不是個好事,這意味著睡眠時的呼吸不暢。事實上直到 1970 年代睡眠呼吸障礙才逐漸被醫學界所重視,而打鼾作為其最常見的表現才開始被視為一種症狀。
  • 越熬夜越笨,睡得越好智商越高!從神經科學視角教你擁有深度睡眠
    那麼關於睡眠時間有沒有規定呢?普遍的說法是,我們要睡夠8個小時才能保證睡眠質量。事實上這個說法並不準確,不同的人合適的睡眠時間不同,但通常都是90分鐘的倍數。科學研究表示90分鐘是的一個睡眠周期,我們一晚要循環數個睡眠周期。一般而言,我們一晚會循環5個睡眠周期,也就是7.5個小時。
  • 研究新發現:睡眠質量的影響取決於基因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研究新發現:睡眠質量的影響取決於基因 2009-07-07 20:56 來源:新東方 作者:劉豐禕
  • 深睡眠中被鬧鐘吵醒 相當於在夢遊時被拍醒
    浙江在線01月15日訊晚上睡太遲,早上仍處於深睡眠期,鬧鐘響過多次才能勉強起床。睡眠專家稱,如今上班族深睡眠時間被普遍延後,深睡眠中被鬧鐘叫醒,相當於夢遊時被拍醒,習慣性鬧鐘響過多次才能勉強起床的人,醒來後反而更不清醒,工作效率會降低。
  • 你可能被"睡眠慣性"纏上了
    勉強起床之後也是神志不清,走路帶晃,走到地鐵站才開始緊張地回憶自己出門時有沒有鎖門。這其實都是「睡眠慣性」這個「磨人的小妖精」拖的後腿。整個睡眠狀態就是階段1、階段2、階段3和快眼動睡眠這四個階段為一個周期,依次循環、周而復始。在每晚的第一個睡眠周期裡,快眼動睡眠(REM)所佔時間較短,深度睡眠時間較長,越到之後的幾個周期,深度睡眠的持續時間就會不斷減少。一晚上的睡眠大致經歷3-4個周期。如果你的鬧鐘準確地在睡眠階段的過渡期把你叫醒,恭喜你,迎來了一個神清氣爽的早晨,當然,這個概率只有9%。
  • 熊貓眼、掉頭髮……今天,我們拿什麼拯救睡眠?
    11點前入睡的人寥寥無幾45.66%的同學會覺得自己難以入睡(入睡時間>30分鐘)而對於自己的睡眠質量評估接近六成的同學都表示「一般」睡不好、睡得少到底會有怎樣的危害什麼是黃金睡眠90分鐘?我們的睡眠周期由4個(有時5個)不同的睡眠階段組成,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約為90分鐘。黃金90分鐘的三大優點:一、促進生長激素分泌;二、通過睡眠調節自主神經;三、讓大腦狀態趨於良好。
  • 睡多長時間才算是睡得太多?超過10個小時需要看醫生
    你可能會犧牲一兩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用來照顧新生的寶寶,或者看美劇或日劇,而一提到睡眠時,幾乎所有人都會跟你說:要多睡。但是,睡得太多似乎也不明智,那睡多少覺才算睡得太多呢?就像吃飯一樣,如何保持真正適度的睡眠?近日在Gizmodo網站上,一群研究睡眠的專家給出了他們的觀點。
  •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做到這4點才是健康睡眠
    長城網3月20日訊(記者 崔夢琳 通訊員 孔令傑 孫亞飛 李薇)「吃得好、睡得香」是人們經常掛在嘴邊形容幸福的一句話。那麼,怎麼才算是「睡得香」呢?河北省胸科醫院呼吸三科主任王亮指出,健康睡眠應該是適當的睡眠時機,相對合適的持續的睡眠時間,較高的睡眠質量,正常的睡眠結構。只有符合這4條,才是健康睡眠。
  • 早上幾點起床才身體更健康?看看你起早了,還是起晚了?
    最佳的睡眠時間應該在晚上十點多鐘都睡在十一點多鐘,就已經進入了深度睡眠,根據人的體質不同,年齡不同,睡眠的時間也是各有規定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最佳的起床時間是在什麼時候。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早上幾點起床對身體健康最有利呢?看看你是起早了還是起晚了。
  • 每天幾點起床比較好?6點起床與9點起床的人,原來差距這麼大
    而健康作息對一個人而言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都知道要早睡早起身體才會更加健康,那麼每天幾點起床比較好?不同年齡段起床時間有不同要求1.未成年人作息時間每個人在不同年齡段對作息時間要求會有所不同,對於未成年人來說,由於自身正在成長發育,身體需要更長的睡眠時間,每天最起碼要保證8個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最佳睡眠時間是晚上9:00~10:00,所以說未成年人的最佳起床時間也是早上7:00~8:00。
  • 搜狐老總的睡眠方法有效?學界告訴你真相!
    人體正常的睡眠是需要淺睡眠和深睡眠相互交替進行的,然而達·文西睡眠法會不斷打斷睡眠,人體一直處於入睡或者淺睡眠狀態,無法進入深睡眠狀態,就不能保證很好的睡眠質量。這麼說我們每天都要嚴格遵循8消失睡眠嗎?其實不然!
  • 家長喊孩子起床各有奇招:鈴聲不斷吵 抱走被子
    劉女士說,「我這個當媽的也不忍心這麼早就把孩子喊起來,可是沒有辦法啊,不起來不及,發了火又後悔,上了高中很辛苦,早上天不亮就出門,晚上9點多才到家,真是披星戴月,唉,不知道有什麼好辦法啊!」   孫先生也有同樣的苦惱,「我兒子上高二,早上就是喊不醒,即使起來了,刷刷牙都能睡過去,唉,真是沒轍。」
  • 睡眠專家提生物鐘類型新解 你是海豚獅子熊還是狼?
    今年3月,美國睡眠專家、臨床心理學家麥可·布魯斯博士出版了一本關於人體生物鐘研究的新書:《何時》。在這本書中,布魯斯歸納了人類四大生物鐘類型,並用四種動物來歸類比喻——獅子、熊、狼和海豚。根據他的研究,早睡早起並非唯一正確的健康準則,遵循屬於自己的生物鐘類型,才是獲得更好的睡眠質量和更高工作效率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