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稱伊朗為「波斯」,那伊朗叫我們什麼?僅1個字,聽著很熟悉

2021-01-09 天天讀詩詞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文明的誕生總是離不開水和土,比如古埃及文明就起源於尼羅河流域,古印度起源於印度河流域,我國起源於長江黃河流域,而古巴比倫則起源於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構成的兩河流域。

雖然古巴比倫王朝在公元前8世紀就已經毀滅了,但是他們的後人還是留存了下來,並且早在文明發源之初就往四處擴散,往西去的到了阿拉伯半島,往東去的就來到了現在的伊朗,也就是我們在各種文學影視作品中都常常聽到的「波斯」。

從公元前2700年的時候,在波斯境內就已經有了相當的文明,分成埃蘭和米底兩塊,其中埃蘭文明在公元前639年被後起於兩河流域的新亞述帝國所滅,亞述的入侵讓米底人感到了威脅,促使米底文明走向了統一稱為了米底王國。

公元前553年,居魯士大帝發動了兵變,用3年的時間推翻了米底亡國對波斯地區的統治,徹底統一了波斯地區,成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也就是波斯第一帝國,因此居魯士大帝也被稱為「波斯國父」。

之後居魯士大帝反攻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殘部,徹底消滅了古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成為了中東的文明中心。後來波斯帝國的歷任國王又不斷開疆拓土,幾乎將整個中東包括埃及東北部地區都納入自己的版圖之中,波斯文明由此掌控了亞歐非三大洲的交界之處,波斯帝國的威名也在世界遠揚。

波斯帝國由此傳到了當時文明十分璀璨的希臘。公元前4世紀,在地中海北部誕生了馬其頓帝國,並且出現了一個「天降猛男」——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大帝開始帶領馬其頓帝國東擴,並且多次戰勝波斯第一帝國,最終在公元前330年將波斯第一帝國推翻,如此,整個中東成為了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的天下。

希臘語中對阿契美尼德王朝中波斯族人的稱呼發音就是「波斯」,雖然沒多久之後馬其頓王朝就覆滅了,但是這個稱呼卻流傳了下來,到了公元前2世紀的安息帝國時,這個稱呼也沒有變化。

而彼時,我國也經歷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動蕩,開始被秦國所統一,統一之後,我國與安息帝國就開始有了來往。沒多久之後秦國又被劉邦項羽推翻,最終劉邦建立了西漢,並且讓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安息帝國與我國也就有了更多交流,從而得知當地民族之一為波斯人,並以希臘語的發音音譯成為了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波斯」。

波斯這個稱呼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又是講到伊朗的時候,我們還是不自覺地聯想到波斯。既然早在秦漢時我國就已經開始稱呼伊朗地方為波斯了,那麼他們又是怎麼稱呼我們的呢?

他們對我們的稱呼其實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秦」。這是因為在秦朝時期波斯人與我們開始有了更多接觸之後,了解到了秦國居然能在東方「絞肉機」一般的戰場上掃滅六國統一中原,對波斯人來說簡直是震撼。

因為當時的波斯已經開始被希臘化,而歷史上的波斯第二帝國又還遙遙無期,波斯人都處於一種十分苦悶的狀態,得知秦朝的統一與民族的統一,自然是心生豔羨,加上秦朝是第一個進入波斯人視線的王朝,因此波斯自此開始就稱我們為「秦」了。

波斯第一帝國消亡之後,在之後的幾千年裡又興起了波斯第二、第三帝國,這些帝國的文明都相當璀璨,並且因為地處中東地區,因此跟我國歷史、北非歷史和歐洲歷史都多有瓜葛,其中的故事也是相當精彩。

而這些故事在《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中都有十分詳細的記載,這本書從宏觀到微觀、由淺入深地向我們講述了整個世界的歷史,能夠為我們在腦海中構建出整個世界歷史的框架,讓我們的歷史知識更具有系統性,從而更了解這個世界。

這本書原價218元,現價只需要128元,裡面的內容十分詳實,乾貨也很多,因此推薦給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就買買看看吧。

相關焦點

  • 你旅遊買的波斯地毯,八成不是產自伊朗而是河南縣城
    美國於2018年11月全面恢復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今年1月10日又公布了新的制裁措施,作為伊朗向伊拉克美軍發動飛彈襲擊的經濟懲罰。世界銀行預計,2019年伊朗經濟下降8.7%,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降的更多,得9.5%。伊朗是著名的石油天然氣大國,原油乃經濟命脈,神奇的是,它的價格比水便宜。
  • 伊朗小夥因身材而爆紅網絡,稱自己打八個沒問題!
    雖然是虛構的人物,不過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卻有一個現實版「綠巨人」。在伊朗一名叫薩賈德·加裡比的小夥用自己身體證明了這個世界上可能有真正的「綠巨人」。薩賈德·加裡比是一個健美運動員,他體重385磅不僅塊頭很大,而且看起來很像漫畫裡所有人最喜歡的綠色巨人。不過最大的不同可能是他不是綠色的,但是其他的都是十分相似的。
  • 波斯植物園 | 這些伊朗最常見的水果,栽培歷史竟然那麼長
    伊朗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氣候類似於中國的新疆,非常有利於水果生長。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五種伊朗最常見也是栽培歷史最悠久的特色水果。在約旦河西岸的一個公元前9400-9200年的村莊遺址裡,科學家發現了九個碳化的無花果。
  • 中東「平頭哥」,伊朗有哪些法寶?伊朗為何不怕制裁?
    有這麼一個國家相對穩定,手中還有多張王牌,這就是伊朗,有人曾說「中東亂不亂,伊朗說了算」。本篇我們來聊一聊,伊朗為何能夠在中東能夠有如此重要的話語權。 伊朗是一個以波斯人為主體的什葉派伊斯蘭國家,波斯人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極具智慧的民族,曾建立過強大而廣闊的波斯帝國
  • 伊朗勸西方「善待」魯哈尼
    除了輿論宣傳,伊朗新政府在談判桌上的公關攻勢也很猛。周一,先於魯哈尼抵達紐約的伊朗外長扎裡夫先後與歐盟「外長」阿什頓和英國外交大臣黑格會見。黑格在會談中對德黑蘭近來的「變調」表示歡迎,稱「我們不尋求與伊朗保持對抗性關係」,同時敦促德黑蘭用切實舉動印證自己的承諾。他還證實,與扎裡夫談及了敘利亞問題、伊朗核問題以及兩國關係正常化問題。
  • 伊朗回擊薩科齊言論 稱其核能研究僅具和平用途
    環球網記者王欣報導,據法新社9月1日消息,繼法國總統薩科齊拋出「伊朗若繼續研發核武器將遭到先制軍事打擊」的言論之後,伊朗國營電視臺於當地時間9月1日做出回應稱,伊朗的核能研究僅限於和平用途。伊朗國營電視臺評論稱,薩科齊不應該根據「不實的信息」對伊朗發表任何評論。
  • 原來,伊朗還有這些自然美景!
    然而當你尋蹤而至,跟隨著歷史的腳步踏上那片土地,你才發現自己竟並不了解這個國度,伊朗還有著很多鮮為人知的面貌——怪異的地質構造、古老的森林以及植被蔓延的古蹟,原來大自然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改造著一切。階梯泉(BADAB-E SURT)在伊朗的階梯泉,旭日把階地緩緩點亮。
  • 拋開宗教原因 為什麼阿拉伯國家視伊朗為主要對手?
    每當談到中東局勢的時候,我們非常不理解的一點就是為什麼同樣是伊斯蘭教國家,為什麼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國家和伊朗的關係一直不好。在很多時候國際關係專家們說這是因為阿拉伯國家都是遜尼派,而伊朗是什葉派,因為派別不同所以很難和平相處。
  • 伊朗科學家被刺殺,對我們的啟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斬首行動使伊朗民眾憤慨,一時之間,政局不安,但在今日,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27日,伊朗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附近遭遇暗殺身亡。生於1958年的法克裡扎德是德黑蘭伊瑪目海珊大學物理學教授,生前兼任伊朗國防部副部長。
  • 伊朗大批S-300防空飛彈南下,在國土南部應對波斯灣美國空軍威脅
    伊朗空軍力保在最近72小時的晚間,伊朗上空隨時都有戰鬥機出動,同時,伊朗空軍派出大批戰機升空,為的是摧毀和攔截和摧毀對該國的任何潛在威脅,包括敵方運輸機,轟炸機,戰鬥機等。伊朗4個超遠程預警雷達全部開機,其探測距離達到3500公裡,覆蓋了整體中東。此前,伊朗防空司令部警告說,威脅伊朗國家安全的敵國戰機將被隨時擊落。發誓將波斯灣變「血海」!
  • 領土縮水最嚴重的國家—第8期—伊朗:我,雅利安,曾統治世界
    往期回顧:第8期:伊朗一、簡史伊朗,也就是雅利安,是中東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伊朗人一直自稱為雅利安人(即高貴的人),但卻長期被外界稱為——波斯。「波斯」起源自古伊朗語「Parsava」,大概是指「邊陲」的意思,最早由與伊朗接壤的亞述帝國記敘,後傳至古希臘,於是成為外界對伊朗的公用稱呼,直到1935年。
  • 如果您是這個姓氏,那可能不是「華夏子孫」,而是伊朗人的後代
    傳統的絲綢之路,起自我國古城長安(今西安),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等地方達到地中海,終點是羅馬,全長6440公裡。自絲綢之路開闢後,數千年的時間,遊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等人都沿著絲綢之路四處活動。
  • 伊朗,要上天 | 地球知識局
    不過,要把人像先知穆罕默德登宵那般送上天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在此方面一無技術,二無人員的伊朗必須「抱大腿」。2005年,雖然此時伊朗在航天技術研發方面尚無顯著進展,但依然「放了個大衛星」。當年11月2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報導稱,伊朗已經制定了一項載人航天計劃,同時該國還計劃自行開發航天飛船與太空實驗室。
  • 伊朗還是走出了那一步:濃縮鈾儲量超過上限,意味著什麼?
    西方人承建,現由俄國人接手的伊朗布希爾核電站而事件的關鍵轉折點是2003年,在那一年,伊朗宣布在本土發現鈾礦,並首次提煉出濃縮鈾。而也是在同一年,美國打響了伊拉克戰爭,拉開了武力介入中東的序幕。兩個因素相加,導致美國宣布伊朗為"邪惡軸心",並大肆宣傳伊朗試圖擁有核武,伊核問題就此全面爆發。
  • 神秘波斯古國伊朗 藏紅花香鑽入尋常百姓家
    我們通常見到的食用藏紅花,是花的三根紅色柱頭,每一朵藏紅花,就只有這麼小小的三根柱頭,所以,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藏紅花是世界上最貴的食材了。據說,每公斤藏紅花成品要用掉近十萬朵鮮花!關於藏紅花的出處,說法很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伊朗是其原產國之一。物競天擇,每種植物最初都一定會生長在最適合它們的土壤裡,而伊朗東北部的氣候和土壤,剛好適合藏紅花。
  • 歷史上沙特和伊朗為何成了死敵,原來伊朗不滿沙特佔有兩座城
    伊朗和沙特同為中東大國,同屬伊斯蘭政教合一的國家,但兩國之間的矛盾卻由來已久,根深蒂固。而且矛盾的長期化,還使兩國間的互信蕩然無存,只要周邊國家出現嚴重事態,雙方都會懷疑對方在從中做手腳。
  • 伊朗重啟濃縮鈾提煉,以色列稱絕不允許伊朗研發核武器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11月6日表示,以色列將絕不允許伊朗研發核武器。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報導,以色列總理新聞處當日在推特上公布聲明稱:「鑑於伊朗政府在研發製造核武器和濃縮鈾生產核彈項目方面所做的努力,我再重複一遍,我們絕不允許伊朗研發核武器。這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安全和我們的未來,也是為了中東和整個世界的未來」。
  • 十年,伊朗姑娘親歷中文在德黑蘭火爆,中國旅遊團一舉動讓她流淚
    據新華社1月9日報導,最近一位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伊朗姑娘在中國網際網路「火」了!報導稱,這名來自伊朗的姑娘有個中文名字,叫孟雅琪。孟雅琪告訴記者,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自己喜歡中國古代文化,喜歡孟子,雅琪的寓意則是優雅如玉的意思。
  • 同樣是石油出口大國,美國輕輕鬆鬆封鎖伊朗,為何拿俄羅斯沒轍?
    安倍:大哥,我們為什麼要打伊拉克呀?川普:小安呀,大哥懷疑他們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以就打嘍。安倍:那為什麼不打俄羅斯?川普:他們是真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呀!這個段子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美國對伊朗和俄羅斯存在不同的態度。其實,在美國眼裡,對不同國家需要採取不同的策略。
  • 關於伊朗:曾是不可一世的大帝國,卻也受異族統治
    這些波斯人與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保持了密切聯繫。他們的宗教,即瑣羅亞斯德教也與早期的吠陀教有關。二者很明顯有共同的起源,形成於雅利安人的最早故鄉。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諸王都是偉大的建造者。在首都波斯波利斯,矗立起宮殿群(並無神殿的蹤跡),以多根大石柱支撐。波斯波利斯遺址能讓我們對於氣勢恢宏的宮殿產生直觀印象。亞歷山大擊敗大流士三世,終結了阿契美尼德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