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情影評!這位「腹有詩書」的省長用《流浪地球》解構家國情懷

2021-01-11 大白新聞

【編輯/王梅梅 統籌/劉姝蓉】「影片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僅在於它有著科幻大片的大場面、大格局、大氣派,更在於整部影片都在講述尋找回家的路,以及在此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家國情懷、故土情結和奉獻精神。」5月19日,第二屆世界贛商大會在南昌召開,江西省省長易煉紅髮表主旨演講時,深情解讀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大白新聞了解到,原來,易煉紅意在以這部電影表達自己的江西的感情。其還發表不少金句,刷爆朋友圈。

江西省省長易煉紅在第二屆世界贛商大會作主旨演講(圖片來源於中國新聞網)

江西省長易煉紅深情解讀《流浪地球》

5月19日,第二屆世界贛商大會在南昌召開。會上,江西省省長易煉紅以《家鄉人民永遠在路口等你回家》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演講一開始,易煉紅就提到了前段時間大熱電影《流浪地球》。他說:「今年有一部《流浪地球》的電影很火。這是一個關於希望和回家的故事。影片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僅在於它有著科幻大片的大場面、大格局、大氣派,更在於整部影片都在講述尋找回家的路,以及在此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家國情懷、故土情結和奉獻精神。特別是片尾,人類在面臨「生存還是毀滅」這個問題的十字路口,最終決定『選擇希望』,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

此外,易煉紅還頻頻爆出金句:「當年,你們沿著這條路,從家鄉出發,去追尋「星辰大海」;今天,你們又沿著這條路,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鄉。」「路,是家的延伸,是夢想的徵途。」「期待你們踏歌而行,一路芬芳,常回家看看。期待你們以贛江碧水供詩硯,以三面青山作硯屏,與家鄉人民一道共繪新時代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新畫卷。」「他鄉縱有千般好,不如家鄉一縷煙。」

易煉紅演講火爆朋友圈,網友:文筆優美,感情真摯

據媒體報導,易煉紅的演講不僅刷爆「朋友圈」,更讓不少網友感到熱血澎湃,並對此評價道:文筆優美,感情真摯,特別動情、動人、動心!極富號召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領導講話!

近幾年,易煉紅先後在三個省工作。從家鄉湖湘大地到北方的遼瀋大地,再到江西這片紅色聖地,易煉紅三次履新,都發表了深情告白:

2013年5月9日,易煉紅履新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他以詩表態 :一官到此幾經春,不愧蒼天不負民。神道有靈應識我,去時還似來時清。

2017年7月20日,易煉紅履新遼寧省省委常委、瀋陽市委書記不久,在全市領導大會上表態:「我深深懂得,組織任命意味著什麼,瀋陽人民在期盼什麼,接過瀋陽改革發展的"接力棒"需要擔當什麼。」

2018年8月6日,易煉紅履新江西省代省長,他的表態擲地有聲:我將始終把忠誠鑄入靈魂,堅守為政之道;我將始終把責任扛在肩上,提升發展之勢;我將始終把人民銘記心中,增進民生之利;我將始終把清廉融入血脈,築牢立身之本。

一位喜歡寫稿的省長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從1989年至2018年,29年來易煉紅筆耕不輟。僅在知網上,南都記者就查詢到其218篇文章。幾乎每年易煉紅均會撰文,主題主要為農業、經濟、城市治理等方面。

不僅如此,易煉紅還出版專著8部(其中獨著3部)、譯著1部、教材12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和省級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資助課題共11項。其中,學術專著《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健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業保護體系》、《通向高效農業之路》、《現代市場農業論》是其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

此外,易煉紅還經常為《人民日報》評論版撰文,例如,《用機制「防護牆」為擔當者擔當》、《越是難事 越要依法辦》等等。

其中,五年前他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為政當思「水無沙」》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此文寫道:長沙有句流傳甚廣的民謠,叫做「長沙沙水水無沙」,出自對城南白沙古井清冽清澈、至純至淨水質的讚美。領導幹部執政一方,應有「水無沙」的情懷與境界,當求政治清明、環境清新、生態清秀、社會清正,像白沙井水一樣純潔、透亮、乾淨。【資料來源:江西發布、江西視聽頭條、江西省人民政府網、觀海解局等】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撞向豆瓣,影評機制的鍋?
    難道這位用戶就是傳說中的水軍?但,一個人就能組成一支軍隊?具體情況如何,看來得從這位用戶入手。 一 打分有自由,也要有態度 先看這位用戶於今日(2月12日)凌晨發布的一則說明,他指出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事實,就是網傳的豆瓣大批用戶改低評分的情況是根本不存在的,這一點與豆瓣電影的聲明一致。
  • 《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情感
    《今日影評》周黎明評《流浪地球》:「硬科幻」包裹柔軟情感中新網2月1日電 2019年被稱作「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因為中國影壇將有三部大製作國產科幻片問世,分別是《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與《拓星者》。而《流浪地球》作為春節檔「硬科幻」力作,無疑備受矚目。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做客《今日影評》:強大祖國哺育優秀科幻
    截止2月7日,電影《流浪地球》票房已經突破7億,獲得了廣大影迷的眾口稱讚,有網友認為這部電影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必將成為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之作。紐約時報以《中國電影工業終於躍入「太空時代」》為題對電影做出了專題報導,表示「中國作為科幻電影後來者的局面即將發生改變」。在《流浪地球》中,中國人帶著地球開展了一次充滿浪漫詩意的流浪冒險之旅。
  • 流浪地球影評
    死亡——《流浪地球》這是我最不願意提及的沉重話題。因為我沒有辦法接受,今後一百年的某一個時間節點上,我會不可避免的迎來這一天,在最樂觀的情況下,有家人陪伴在我的身旁,慢慢感受所有的身體機能是如何被剝奪的,然後陷入永久的沉睡。
  • 《流浪地球》黑馬逆襲 朋友圈掀起「影評大賽」
    朋友圈掀起「影評大賽」  《流浪地球》黑馬逆襲但沈騰才是最大贏家  今年春節電影市場火爆十足,「曬票根」「曬影評」刷爆朋友圈,市場再度創出票房奇蹟。大年初一,8部賀歲片同時上映,合計共創造了14.55億元的票房,刷新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最高紀錄。
  • 許永祥|腹有詩書氣自華
    福州壽山石界有兩個「永祥」,一位是馬永祥,他是對福州壽山石產業有過極大貢獻的前輩;另一位就是許永祥,他是馬永祥廠長十分欣賞和看好的青年雕刻家。許永祥是羅源人,早年間來福州求學,因為興趣,步入了壽山石雕刻這一行。
  • 《流浪地球》北美上映!外媒給出這樣影評
    《流浪地球》作為中國第一部科幻大片,春節期間票房突破20億元,無疑是一匹黑馬、也是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個裡程碑。
  • 《流浪地球》穩了,應該看看外國觀眾的真實評價了
    那麼,在國內票房和口碑都已經「穩了」的情況下,為了讓中國的科幻電影能有更好的發展和超越,我們也是時候摘下中國影迷眼中的「活久見」這一「情懷濾鏡」,去了解一下久經好萊塢考驗的外國網友是怎麼看待這部影片的。
  • 楊利偉談《流浪地球》:有一定科學依據,反映了獨特家國情懷
    一、楊利偉談《流浪地球》雖然我沒有到影院觀看這部電影,但是關注了它的很多介紹。首先,藝術和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科幻文學、科幻電影等,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是有科學依據的。這部科幻電影,先不去看電影裡的科幻情節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僅從表現形式上就值得我們去推廣,因為在科學的基礎上去發揮人的想像空間,可以更好引領科技的發展。我也看過其他國家的一些太空主題的影片,我覺得《流浪地球》反映了中華文化對家園的一種獨特情懷,同時也反映了中國人的團隊精神,希望今後有更多類似的科幻作品出現。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
    2019年賀歲檔最火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流浪地球》。上映6天,總票房已經超過了20億,口碑炸裂,被業內人士視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之作。在這部科幻電影中,地球人帶著地球開展了一次充滿浪漫詩意的流浪冒險之旅。
  • 電影《黃大年》:謳歌與時代同頻的家國情懷
    解放軍報》的報導—— 電影《黃大年》——謳歌與時代同頻的家國情懷在7年時間裡,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用生命譜寫了「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人生傳奇。當吳群校長問他「今後有什麼要求」時,黃大年誠懇地說:「我只有一個要求,我只需要時間。」靜水深流,大愛不言,黃大年用每一分每一秒的工作,投入到屬於奮鬥者的新時代。他帶領團隊承擔了國家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項目,把時間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力爭在科研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回國不久,黃大年就帶領他的團隊成功參與了「地殼一號」的研發,在最短時間內填補了中國在航空移動平臺精確探測這一高端技術裝備的空白。
  • 感悟黃大年的「家國情懷」
    修齊治平、兼濟天下,共產黨人歷來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這是一種自家而國、一脈相承、渾然一體的心靈感觸與人生追求。2009年,優秀共產黨員、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在結束了18年的海外漂泊後,毅然放棄優越條件選擇回國,為了科學事業後繼有人,他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為了國家重要領域尖端技術的發展,他不計名利、殫精竭慮。他「什麼職務也不要,就想為祖國做些事」,很多人評價他為「純粹的知識分子」「另類的科學家」,因為他對待科研只有一句話:「我沒有敵人,也沒有朋友,只有國家利益」。
  • 影視作品要有家國情懷和輸送正能量
    並且在作品創作中家國文化概念從樸素真摯信仰到思想理論體系日臻完善成熟。「舍小家為大家」家國情懷,是一種愛國愛家並擁有報國熱情的態度與行為,是影視作品進行展現與表現的正向精神能量,會積極引領社會大眾真善美愛國情懷。向凱理解自己的愛國題材作品為「以文報國」。他鄭重強調,嶽飛在背後刺了四個字「精忠報國」,他要在胸口刻四個字「國之重任」。
  • 最具書香氣質的3星座女,談吐優雅,胸襟無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漫捲讀書喜欲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有書香氣質的3星座女在當下,能靜下來讀書的人越來越少了。人心逐漸變得浮躁,紙質書籍更是被電子書所代替。但不可否認是,不管是從健康上來說,還是從書香氣質上來說,傳統的紙質閱讀略勝一籌。
  •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是什麼?很多人都回答錯了!
    我們經常聽到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但這句詩的完整版是怎樣的呢?有人說是「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有人說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有人說是「胸無城府人如玉,腹有詩書氣自華」;總之,有很多版本,
  • 流浪地球拯救者還是規則制度破壞者,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受年輕人的影響,加上春節破五沒事幹,狠狠心花150大毛與老婆看了一場《流浪地球》。中國日報網用《外媒評〈流浪地球〉:看到了異於西方大片的價值觀》的標題,在《流浪地球》於2月7日首次拿下單日票房冠軍的當口,對影片進行了全方位報導。
  • 竇昕大語文重啟文學教育體系,讓孩子真正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我們如果對母語有深刻的理解,對文字、文辭、文學、文史、文化都有系統性的理解,這樣你在跟別人交流、溝通和表達你的思想的時候,才有更好的效果。所以它既是一個技能,又是自己底蘊的積澱。 現在學語文是按篇章來學習的,學詞彙,然後概括、分段,不停地解構,又分段,其實這種學法是殘缺不全的。
  •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不是「胸藏文墨虛若谷」
    你來我往到第四輪時,武亦姝失誤背出了已經背過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正當評委和觀眾為她捏一把汗時,小姑娘話鋒一轉,輕鬆背出《詩經·七月》中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一連四個「月」字,語罷莞爾一笑,讓多少人自愧弗如!坐在電視機前同步答題的我也不禁為之一振。
  • 家國情懷是知識分子的高貴品質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 郇雷  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指出:「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重道義、勇擔當。
  • 《流浪地球》穩了 看看外國觀眾和原著作者怎麼說
    大年初一上映的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目前已經在中國國內成為了「現象級」的影片,不僅全網好評如潮,更是票房大賣。那麼,在國內票房和口碑都已經「穩了」的情況下,為了讓中國的科幻電影能有更好的發展和超越,我們也是時候摘下中國影迷眼中的「活久見」這一「情懷濾鏡」,去了解一下久經好萊塢考驗的外國網友是怎麼看待這部影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