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對象:連德仁,1945年生,福建壽寧人。1980年9月任壽寧縣副縣長,曾任壽寧縣委副書記、政協主席。2007年退休。
採 訪 組:田玉珏 薛偉江 李 政
採訪日期:2017年6月5日
採訪地點: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鸞峰橋
採訪組:連縣長您好,今天能在壽寧縣下黨鄉採訪您,我們感到很榮幸。下黨是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最牽掛的基層鄉鎮之一,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當年壽寧縣和下黨鄉的基本情況。
連德仁:上世紀80年代,閩東是福建全省最為貧困的地區之一。壽寧縣地處寧德東北部,藏於大山深處。明代通俗文學家馮夢龍曾在壽寧當過4年知縣,他說壽寧是「縣在翠微處,浮家是錦棚,三峰南入幕,萬樹北遮城,地僻人難到,山多雲易生」。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可見當年壽寧山路崎嶇,跋涉艱難,被人視為「畏途」。
壽寧號稱有「三件寶」:「地瓜當糧草,棕衣當被倒,火籠當棉襖。」棕衣就是蓑衣,火籠就是當地人冬天烤火取暖的工具。這句話的意思是,那時候人們沒什麼東西吃,只吃地瓜;沒有被子,就用出門遮風避雨的蓑衣當被蓋;冬天沒有棉衣穿,就抱著火籠、圍坐在火爐邊取暖,真是窮到了「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房不遮風」的程度。按照當時的貧困線標準,年人均純收入在200元以下的農戶就叫貧困戶。這樣的貧困戶,當時佔壽寧縣人口的36%。
下黨是1988年建鄉的,是壽寧縣西部最偏遠的山鄉,那裡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當時,下黨是省級特定貧困鄉,是寧德地區四大特困鄉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五無鄉」,即無公路、無自來水、無電燈照明、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全鄉總人口約7500人,農林牧漁總產值只有186萬元,貧困率達到70%。
那時的下黨,群眾生活極其艱難。沒有公路,生產、生活全靠肩挑背馱;沒有電燈,農戶家裡就用火篾(註:就是一種用毛竹製成的竹片,也有的用做篾器剩下的廢料製成,燃燒時間短、亮度小)、油盞(註:即油燈)。真可謂是「朝迎山村風寒,夜伴泥瓷燈盞」。下黨的老百姓有「三怕」:一怕生病,二怕挑化肥,三怕養大豬,都是因為沒有路,進出尤其是挑重物運輸是非常艱苦的。這裡閉塞到什麼程度呢?宣傳隊到鄉裡放電影《上甘嶺》,放映結束,小孩子們以為真的在打仗,就蹲在地上到處找子彈殼。有的困難群眾沒有吃過醬油,有的連一件能穿出門的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有的農戶家裡,一半人住,一半是牲畜,人畜混住在一起,衛生條件很差。
這就是當年習書記來寧德任職時,壽寧和下黨的基本情況。
採訪組:請您講講習近平同志第一次來下黨的經過。
連德仁:習書記1988年6月剛一上任就來壽寧縣調研,第一次到下黨鄉是1989年7月19日。當時我是壽寧縣常務副縣長,主管農業、農村工作,聽說他要到下黨鄉調研,縣裡就讓我參加接待。
下黨從來沒有接待過地委書記這麼大的幹部,也沒有正式的辦公場所,幹部平時都在王氏祠堂裡辦公,「辦公室」緊挨著牛棚,場面寒酸不說,氣味都令人窒息。一下子來這麼多人考察、調研,在哪裡歇腳、在哪裡開會?鄉裡找來找去,決定就在咱們現在所在的這座鸞峰橋上歇腳、開會。鸞峰橋是下黨的一寶,始建於清嘉慶五年,是壽寧縣木拱廊橋中最為壯觀的一座,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可是當時這座橋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堆的全是雜草和牛糞,非常髒。
為了迎接習書記一行,縣委指派武裝部長和婦聯主任提早到下黨組織群眾來清理廊橋,洗刷了三天才洗乾淨。大家又把自己家的凳子、桌子、臉盤全拿來,給習書記他們歇腳、洗臉做準備。廊橋旁邊有個小學校,也收拾出來準備給他們開會用。
7月19日清早6點多,習書記帶著18個地直部門負責人,連同縣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一共30多人,從壽寧城關出發。9點多,車子開到平溪鄉的上屏峰村。所有人下車,帶上我們給準備的草帽、毛巾、木棍,頂著烈日、冒著酷暑,沿著崎嶇的山間小路,步行15華裡,2個多小時才到達下黨鄉下黨村。
因為下黨窮,外人很少來,那條山間小路平時走的人也很少,全都是橫生的樹杈和高高的雜草。當時的下黨鄉黨委書記楊奕周就拿一把柴刀,在習書記前面開路,一邊走一邊砍樹杈、劈野草。還有老百姓自發地跑到中途的涼亭裡,給習書記送草藥茶和綠豆湯。
11點多,習書記他們到達下黨鄉,每個人都是大汗淋漓。他們在鸞峰橋這兒簡單洗了洗,就開始開會,進行現場辦公。聽取鄉黨委和政府的工作匯報後,習書記作了講話,對下黨鄉的發展進行具體指導,並決定率先解決通鄉公路、水電照明和辦公場所這三大問題。
開完會,習書記一行就在鸞峰橋上用餐。雖然下黨條件不好,但老百姓都竭盡所能地拿出飯菜來招待這位遠道而來的「地府」,泥鰍、田螺、糯米餈等都是土菜,但代表著下黨群眾的一份盛情。習書記他們就在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的桌凳前,端起老百姓精心準備的鄉村小菜,香噴噴地吃了起來。午飯後,習書記等稍作休息,就進村入戶,訪貧問苦。下午3點多,他們又途經溪後、大坵下、下屏峰幾個自然村,步行20多華裡到達溪源村,晚上8點多才回到壽寧縣城,整整一天,往返一共14個小時。許多同志的腳底、腳趾都磨出了血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