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長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相等,學生為什麼容易判斷錯誤?

2020-12-06 小教引擎

邊長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相等學生為什麼容易判斷錯誤,僅僅是因為馬虎嗎?

邊長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相等學生為什麼容易判斷錯誤,僅僅是因為馬虎嗎?我想不僅僅是馬虎的原因。

考點無非:

1.正方形的周長是指圍成正方形四條邊的總長度,正方形的面積是指圍成正方形的大小。兩者意義不同,無所謂誰大誰小;

2.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4,正方形的面積是邊長×邊長。兩者的計算方法也不同;

3.周長的計量單位是長度單位,面積的計量單位是面積單位。計量單位不同。

故答案為:錯誤.

這樣講就可以了嗎?應該說大多分孩子都過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再檢查,又有更多的人會做錯,我覺得這種情況很奇怪,也很好奇,它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段考還有一個跟這個問題有些類似的錯誤:

78-78÷3

很多孩子都算得0,這難道僅僅是因為孩子們馬虎嗎?

用馬虎來描述行為上的錯誤,對於我們的教學可能幫助不大,所以我想知道深層的原因,畢竟一說馬虎,我們常常要求孩子做事情認真一些,但是這樣的要求,可能一點用都沒有,還不如像針對計算一樣,算完驗算,當我們教會他們用驗算來判斷自己的對錯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做自己的老師了,具體他做不做是他們態度的問題,不是技術上的問題。

那到底問題出在哪呢?

我是這樣想的,首先我們一起看,我們都會發現這樣的題都有一個誤導學生犯錯的地方,如周長面積的數值都是16;如78-78我們看一眼都知道是0;以前我以為因此這樣能誤導學生發錯是因為學生的思維過快,沒有深入思考的原因,但是具體是嗎?

想得快,當然不等於馬虎對吧?

對於78-78÷3這樣的題,我倒是找到對策的,就是細要求,就是把做題細化成一統系統,有形的和無形的方法結合能夠解決學生被老師誤導,就是讓學生知道計算的方法外,還要求學生用筆畫一畫先算的那一步,這樣強化了計算的步驟後,學生就會意識到老師挖的陷阱。

如:78-78÷3

但是這是因為學生思維過快,而引起的錯誤嗎?還是出卷老師的有意誤導?為什麼能誤導?這樣的題在學生的腦海裡會引起什麼樣連鎖反應孩子就會犯錯了?

突然想起我小的時候捕捉老鼠做的陷阱,鐵夾子上放著誘餌,並把鐵夾子放在鼠洞門口,很多時候,老多時候我自然是不知道老鼠是因為貪吃,還是別的原因,反正你放誘餌就是比不放誘餌更容易捕到獵物。

所以我個人感覺78-78÷3這樣的題就像是放了誘餌的捕鼠鐵夾子,所以學生被夾住的可能性突然就多了。

那像這樣的題有什麼對策嗎?從逃生的小老鼠那可以知道,就是接觸過,有經驗。但是經驗久不用了,或者是久不經歷了,小老鼠就忘了,有沒有一勞永逸的?很顯然這是我們作為老師應該追求的,就是如何讓孩子認識誘餌。

從我們心理學知道,我們知道記憶是因為腦電波流過大腦留痕形成的,留過的次數多,記憶就深;記憶有短時記憶和永久記憶兩種;還有不常用的記憶會被被的記憶所覆蓋。

從上面的兩道題看,我們知道,16相等比16米和16平方米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在學生的腦子裡面更加的根深蒂固,所以學生首先調動的記憶肯定是對;既然有這樣一種必然的結果。我們就應該想辦法加強學生的記憶。

我是這樣想的,對於78-78÷3我是有對策的,但是對於「邊長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相等對嗎?」怎麼加強記憶讓孩子識別誘餌?

我是這樣想的,認識考點那是肯定的,這叫正本清源,其實為了較強記憶,特別是那些對於學生來說陌生的概念、知識等類比也很重要,如在1301班我舉了這樣的一個例:「16米和16平方米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所以他們不相等,就像1元錢跟1角錢不相等一樣」這樣一舉例,感覺1班的出錯的比5班的少。

那對於類比有什麼樣的要求嗎?

我是這樣想的,例子一定是學生熟悉的,是他們耳熟能詳的的,這樣才能讓他們用來判斷,使這樣的例子就像是學生手裡的尺子,成為他們一生的工具,這工具能讓他們測量、判斷類似的問題的對錯。

其次,例子要貼切,有可比性,甚至知識一致性。

你覺得是這樣嗎?還是有別的其他的深層原因?

相關焦點

  • 三年級數學邊長4米的正方形周長與面積是否相等
    看看上圖中判斷題第二小題,邊長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這一題其實不難理解,就是錯的。為什麼呢,周長不能與面積相比較,周長的單位是我們的長度單位,而面積單位是在長度單位之上添加了平方二字,意義都不一樣,不是同一類事物,肯定不能混為一談。其次,很多人都會想,正方形周長公式是邊長×4,面積公式是邊長×邊長。
  • 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易錯點:比較圖形的面積時,受圖形形狀的影響而判斷錯誤。判斷:用4個面積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比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積大。錯誤解答:對正確解答:錯錯解分析:錯誤解答錯在對面積大小進行判斷時,受到了圖形形狀的幹擾,考慮問題不周全。兩個圖形都含有4個相同面積的小正方形,面積相等。
  • 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相等嗎?看本文如何探究
    一、問題提出學習完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相關知識,在練習題中經常遇到考察周長與面積關係的問題,小學生只知道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裡面具體的關係是什麼呢,今天帶領小學生探究一番。
  • 三年級數學測試卷,周長的專項練習,題型靈活多樣,最後一題最難
    第⑦題,把一個邊長是12釐米的正方形剪成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那麼每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這個想求周長,必須知道長和寬,長就是原來正方形的邊長12釐米,寬就是把12平均分成的3份中的一份。也就是12÷3=4(釐米),然後再套用周長公式計算出來就可以了。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考試卷:易錯點在「面積」和「周長」
    總體來說,三年級數學下冊的學習內容並不是很難,出錯點主要在「面積」和「周長」這兩個板塊上。很多學生對這兩個概念了理解不清楚,通俗來說就是:周長,就是圍繞一周的長度,用到的是長度單位;面積,就是平面的覆蓋範圍,用到的是面積單位。
  •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什麼是周長》測試題及答案.
    變小了二、判斷題6.一個長方形的長是5分米,寬是3分米,周長是11分米.    (    )7.正方形的周長一定比長方形的周長小.   (    )8.兩根同樣長的鐵絲,一根圍成長方形,一根圍成正方形,它們的周長相等。  (    )9.周長相等的正方形,它們的邊長也相等。
  • 一張思維導圖就搞定,三年級數學,周長和面積
    三年級比較簡單,只涉及到長方形和正方形,如果高年級的同學要做這類的思維導圖,可以周長做一張,面積做一張的,再加上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圓,這樣做起來也是很豐富的。周長公式正方形周長=邊長×4長方形周長=(長+寬)×2這是兩條基本公式,還要懂得如何利用這兩條公式求邊長、長、寬和解決實際問題。
  • 《小陳老師講數學》五年級奧數教材第四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邊減少18釐米,結果得到一個與原正方形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原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3,把一個長方形的長增加5分米,寬增加8分米後,得到一個面積比原長方形多18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求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分米?
  • 小學生期中考試必練習題,長方形周長,收藏好了
    要求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分米,先要知道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分米,正方形的周長等於這根鐵絲的長度,等於長方形的周長。(15+9)×2=24×2=48(分米),正方形的周長是48分米,正方形的邊長等於48÷4=12(分米)。
  • 2020年小升初數學專題複習—空間與圖形周長、面積與體積同步測試
    【分析】一隻螞蟻沿著一個長12分米,寬8分米的長方形的邊爬行,它爬回到起點的長度與長方形的周長相等,根據長方形的周長公式計算即可.【解答】解:2×(8+12)=2×20=40(分米)答:它要爬40分米才能回到起點.
  • 蘇教版2019年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練習題(含答案解析)
    19.從如圖的長方形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________釐米,剩下的圖形周長是________釐米. 20.下面的圖形都是用6個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圖形________的周長最短,圖形________和圖形________的周長相等.
  • 三年級數學上冊:周長、面積、體積公式和定理,免費下載!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3.(重點)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  2×圓周率×半徑1.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3.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4.
  • 五年級數學下學期:《圓》周長、面積的易錯題及典型題分析
    下面開始正題:關於概念方面:一要注意某些判斷成立的限定條件,如「直徑是半徑的2倍」;(忽略了必須在「同一個圓內」)「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是直徑」;(忽略了必須「經過圓心」)「所有的半徑都相等」;(也是忽略了必須在「同一個圓內」)
  • 寒假作業:長方形正方形周長、面積應用題,附答案
    三四年級的小朋友可能會遇到倍數關係、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問題,大部分的小朋友是無法理解題意導致的錯誤。在做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題目時,一定要先畫出圖形,再列出算式計算。>9、周長:4×4=16(釐米)面積:4×4=16(平方釐米)10、周長:10×4=40(釐米)面積:10+8=18(釐米) 18×18-8×8=260(平方釐米)11、25×2-2=48(米)
  • 《圓周長面積》提高練習
    大圓的半徑等於小圓直徑,則大圓面積是小圓面積的(    )倍,小圓周長是大圓周長的(     )。2.李師傅想把3根截面直徑各是10釐米的圓木用鐵絲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如圖,捆一捆至少需要(     )釐米鐵絲?
  • 2020年小升初數學複習:周長面積與體積知識點總結歸納與命題方向
    解:(5+5)×2=10×2=20(米);答:那麼它的周長增加20米.故選:B.點評:此題考查了長方形的周長公式的靈活應用.二.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周長是圍成正方形的邊長總和,由於正方形的特徵是4條邊都相等,所以正方形周長=邊長×4.用字母表示為c=4a.
  •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複習卷,附答案
    1.四邊形有(4)條直的邊和(4)個角。2.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4釐米,周長是(16)釐米;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4釐米,邊長是(1)釐米。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
  • 長方形的周長不難,變式練習最難理解,畫圖是解答問題最好的方法
    5.正方形有四條長度相等的邊,正方形的周長是它邊長的4倍。6.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36分米,要求它的周長就是邊長乘四。7.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16釐米,要求它的邊長就是把周長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數是多少。2,這句話是錯誤的,兩個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大長方形。3.這句話是錯誤的,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它們的長和寬不一定相等。4.這句話是錯誤的,教室地面的周長不可能是28釐米,可能是28米。
  • 視頻: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圖形的周長》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三年級上冊數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本課的內容是用等大的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和正方形,並求出對應圖形的邊長。在這裡,需要解決兩個問題:(1)怎麼排列?(2)怎麼算周長?視頻中的例題,用16個邊長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或正方形。根據1×16=16, 2×8=16, 4×4=16,可以知道,一共有三種拼法,接下來,分別算出三種拼法下組合圖形的周長。
  • 複雜圖形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一題多解,分析圖形特點由繁化簡
    複雜圖形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一題多解,分析圖形特點由繁化簡。大家好我是小梁老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複雜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這節課主要講解與圓有關的特殊圖形計算方法。先來整理一下圓的基本知識點。1.圓的周長: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作圓的周長。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