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地鐵書單:紐約客都在讀什麼?

2021-01-15 騰訊網

[摘要](當你在地鐵上閱讀時)沒人會打擾你,你可以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我注意到地鐵上)讀吸血鬼故事的人沒那麼多了,現在大家讀的更多的是描寫現實生活的小說。

紐約地鐵中從不乏手捧書本的人,而從這些紐約客讀的書中可以窺見整個城市文化生活的縮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紐約客都在讀什麼吧。

1. 《無比美妙的痛苦》(影片《星運裡的錯》原著小說) 作者:約翰·格林

The Fault in Our Stars by John Green

推薦人克裡斯多弗·李(Christopher Li):這本書最近被拍成了電影,講的是一對癌症患者墜入愛河的故事。現在我已經快讀完了,許多悲傷的事情也隨之而出。我很喜歡這本書。讀大學時,我經常讀文學和哲學方面的書,覺得更具挑戰性。但現在,我更喜歡讀通俗易懂、容易帶動自己情緒的書。我覺得(這本書)寫得非常不錯,有一定的深度,但對我來說又不是特別難懂。

2. 《只是孩子》 作者:帕蒂·史密斯

Just Kids by Patti Smith

推薦人傑內·格蘭特(Djenne Grant):我的閨蜜說她愛死了這本書。現在我剛開始讀,學校要求必須在兩周內讀完。到目前為止,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當你在地鐵上閱讀時)沒人會打擾你,你可以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我注意到地鐵上)讀吸血鬼故事的人沒那麼多了,現在大家讀的更多的是描寫現實生活的小說。

3. 《快閃小子》 作者:麥可·劉易斯

Flash Boys by Michael Lewis

推薦人埃弗丁·梅森(Everdeen Mason):這本書是關於股票市場的,我想作者已經寫了不少關於這個主題的書。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在加拿大貿易公司工作的年輕人。他發現了高頻交易現象背後存在的問題,也看到了高頻交易者如何從公眾手中快速賺取暴利。於是,他開始儘自己的努力幫助大家成立自己的股票市場,與高頻交易者抗衡。我喜歡這樣的寫法。劉易斯把一個枯燥無味的話題變得強而有力,而且他筆下的人物都刻畫得非常有趣。

4. 《同惡棍在一起》 作者:比爾·比福德

Among the Thugs by Bill Buford

推薦J·人米卡爾·戴維斯(J Mikal Davis):這本書寫的是20世紀80年代的一群足球流氓,大部分來自曼聯。一個美國人走進了這個亞文化群,嘗試去弄明白這群傢伙的所思所想——有點像亨特·S·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融入摩託車飛車黨「地獄天使」(Hells Angels)。這些人很難對付,但是他成功融入到他們的世界,成為其中的一員。我有時候會坐過站,因為看得太投入了。有時候到站下地跌後,我會坐在旁邊的長凳上讀完一整章內容再走。

5. 《雙倍的自由勞動》 作者:亞歷克斯·利希滕斯坦

Twice the Work of Free Labor by Alex Lichtenstein

推薦人吉姆·扎羅利(Jim Zarroli):這是一本關於內戰後美國南方勞改制度(convict-labour system)的學術著作。囚犯們沒有送進監獄,而是被租給店鋪、礦井、甚至是工廠。他們的酬勞少得可憐,卻要被迫當好多年的勞力,就連罪行輕微的犯人也要強制接受勞改。這一制度在南方持續了數十年,直到1908年才被帶鐐制度(chain-gang system)所取代。偷一副手套,就會被監禁10年之久。許多犯人是非裔美國人和被釋放的奴隸,這就好比變相的再次奴役。

6. 《喪女》 作者:尼可·谷川

WataMote by Nico Tanigawa

推薦人傑奎琳·利巴託(Jacqueline Libato):這是一部日本連環漫畫,翻譯成英語是《我不受歡迎,怎麼想都是你們的錯》(No Matter How I Look at It, It’s You Guys』 Fault I’m Not Popular)。對於女主角在高中生活裡遇到的困難,我深有感觸。許多人認為高中將是他們社交生活的小高峰,但是她很失望,因為她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適應。她喜歡把時間花在動漫遊戲上,她竭盡所能嘗試著交朋友。可惜這部漫畫的英文版的總要等很久才能譯完!

7. 《歡迎來到猴子屋》 作者:庫爾特·馮內古特

Welcome to the Monkey House by Kurt Vonnegut

推薦人傑西卡·奧基弗(Jessica O』Keeffe):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我剛開始讀,但我是馮內古特的忠實粉絲。相較短篇小說,我更喜歡長篇小說,但我已經讀完了所有的馮內古特的長篇小說,所以現在開始讀他的短篇小說了。

8. 《廚師之旅》 作者:安東尼·伯爾頓

A Cook’s Tour by Anthony Bourdain

推薦人尼古拉·施圖茨(Nicole Stutz):安東尼·伯爾頓去了很多國家旅行,尋找當地美食。他經常去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品嘗那裡的家常菜。我是個喜歡旅行的吃貨。安東尼確實善於挖掘各地的美味——可能只是一家很不起眼的咖啡館,也可能是米其林三星餐廳。他經常和一幫朋友在柬埔寨喝些威士忌,抽一包煙,吃一些家常飯菜,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他的生活態度很好,我已經迷了上他。

9. 《亞伯》 作者:亞歷克西斯·德沃

Yabo by Alexis De Veaux

推薦人雷·萊昂內·艾倫(Ray Leone Allen):事實上,我昨天在尚博格黑人文化研究中心(Schomburg Center for Research in Black Culture)參加了這本書的座談會。它講述的是一名叫朱爾斯(Jules)的雙性黑人小孩。這本書在性別、種族、精神和意識層面都具有實驗性。這方面我以前知道的不多,但昨天的座談會真的很棒。目前我才讀到第22頁,但是覺得很享受。

10. 《到燈塔去》 作者:維吉尼亞·伍爾夫

To the Lighthouse by Virginia Woolf

推薦人裡亞·薩馬茨(Ria Samartzi):這本書講述了拉姆齊一家人和幾位客人在維特島 (Isle of Wight)度假的故事。我喜歡這種意識流小說,就像面前有一臺攝像機,在不同的人物前推進,很有電影的味道。讀這本書的時候,你不用再去管髒兮兮的地鐵。

相關焦點

  • 國慶書單:32位編輯在讀的127本書
    國慶書單:32位編輯在讀的127本書 澎湃訊 2014-10-02 18:51 來源:澎湃新聞
  • 國外地鐵是啥樣 新加坡紐約地鐵面面觀
    但為了避免一卡多人使用,紐約捷運局規定在同一站的兩次刷卡時間須至少間隔18分鐘。地鐵城市卡深受乘客歡迎的另一原因是與公共汽車通用。紐約地鐵與公共汽車都屬於紐約市捷運局管理,人們憑城市卡不僅能乘地鐵,也可免費換乘公共汽車。持1.5美元有限城市卡的乘客在兩個小時之內可以免費換乘公共汽車,持無限城市卡的乘客可不限時多次免費乘公共汽車。
  • 每英裡35億美金的紐約地鐵不僅髒亂破舊,還是紐約最危險的地方?
    比如因為紐約地下水充沛,所以地鐵隧道距離路面很多地方只有十米甚至幾米的深度,這就導致紐約一旦處在暴風雨密集的五六月份,整個地鐵就會化為汪洋大海,甚至就連在2017年新開通的第二大道專線都沒能逃過這一紐約地鐵的宿命...
  • 書單季繼續!《紐約客》2019年度十佳圖書揭曉
    各家的年末榜單都開始陸續放出,國際君前兩周已經為大家帶來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亞馬遜的2019年度十佳書單。年末榜單今天,我們來看看《紐約客》(The New Yorker)發布2019 年最佳圖書榜單。編輯凱蒂·沃爾德曼(Katy Waldman)表示,今年她花了很長時間才選出下面這些入圍書籍,2019年整體書業的狀態都很強,對於讀者而言這是一個甜美的年份。
  • 平和、鼎石……這些名校的孩子都在讀什麼?用書單開啟新的一年
    外灘君邀請全國多所名校,獻上「2021新年書單」,幫助孩子們在優質的閱讀中掌握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開啟更幸福的一年。支持外灘君,請進入公眾號主頁面「星標」我們,從此「不失聯」。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如果說一個向未來的孩子需要具備很多能力,其中閱讀能力,絕對是重中之重。
  • 上海記者體驗地鐵噪音 實測分貝低於紐約地鐵
    而近期美國科研人員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作為全世界最龐大地鐵系統之一的紐約地鐵噪音分貝數「高得驚人」,相關科研人員由此得出結論:在紐約,普通人一天搭乘地鐵時間達到30分鐘,將可能最終導致乘客永久性的聽力損傷。那麼作為旨在躋身世界前茅的上海地鐵,是否也存在相應隱患?本報記者藉助專業分貝測量儀器,通過連續數日的實地檢測,對目前投運的5條軌交線路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噪音「體檢」。
  • 丘成桐告《紐約客》誹謗(圖)
    丘成桐告《紐約客近日,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因《紐約客》對於「龐加萊猜想」的一篇報導,發律師信控告雜誌社及該報導的作者娜莎。娜莎曾創《美麗心靈》一書。而《紐約客》對此的回應是將支持作者。  隨《流形的命運》配發的漫畫引起了丘成桐不滿  8月28日出版的《紐約客》雜誌刊發了一則關於龐加萊猜想的長篇報導《流形的命運———傳奇問題以及誰是破解者之爭》。
  • 講座|作家凌嵐:從紐約的富人讀什麼書到黑人抗議運動
    近日,她做客成都尋麓書館的「傳燈人」線上活動,從「紐約的富人讀什麼書」這個話題引申出最近在美國如火如荼的Black Life Matters運動,聊聊紐約這座大城市的黑白對立、貧富懸殊的社區劃分等。以下文字根據講座內容整理。凌嵐今天講座的話題是紐約的富人讀什麼書?這個話題有兩個答案:第一,紐約的富人以及全世界的富人真的讀書嗎?我看不出他們讀書。
  • 一百多年前就有地鐵了?紐約的第一條地鐵,現在成了博物館
    與大多數人相比,紐約地鐵線的歷史可能更早一些。假如你已經厭倦了紐約的灰暗沉悶的地鐵站,那麼來看看過去那些隱藏的珍寶吧。有了玻璃磚和壯觀的吊燈,它看起來更像一個藏匿在藝術中的博物館。因特伯勒快速交通公司於1904年10月27日在紐約市開通了第一條地鐵,穿梭於市政廳和百老匯145街之間,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一九四五年,沿路站臺都是為容納較長的列車,一旦車廂加長,車門與站臺之間的空隙被認為是很寬的,以致於這裡的安全性降低了,因此使用該站的旅客人數減少,最後該站關閉。
  • 紐約地鐵鬧鼠患 工會舉辦「地鐵老鼠攝影大賽」
    媒體13日報導稱,鑑於美國紐約地鐵內的老鼠猖獗以及喚起民眾對鼠患問題的關注,紐約運輸勞工工會(TWU)「突發奇想」,舉辦地鐵老鼠攝影大賽。該工會歡迎民眾將拍攝到的地鐵老鼠照片傳送到比賽網站「ratfreesubways.com」上參賽,獲勝者將可獲得價值104美元的月票一張。
  • 紐約地鐵老鼠成災數十年 嚇得乘客跌落鐵軌(圖)
    而運河街下每日穿梭的58條地鐵線路內,老鼠成災,它們不僅在鐵路涵道內穿梭,有時甚至在站臺上招搖過市,引起驚聲一片。  紐約鼠類專家眼下正在對所有地鐵站展開前所未有的大範圍專項研究,分析老鼠何以對某些地鐵站情有獨鍾,又何以對傳統滅鼠藥無動於衷。  據新華社電 事實上,從紐約地鐵誕生之日起,老鼠就入住部分地鐵線路。
  • 斯坦利·庫布裡克:一生紐約客
    「人們都覺得他很偉大。」「我這一分鐘可能很喜歡他,下一分鐘可能想把他殺死。」在一部關於庫布裡克的傳記中,這段時光被記錄了下來:「得到了相機的庫布裡克經常穿著一件厚重的長方格羊毛短外衫,和他的小夥伴馬文一起,穿梭在紐約布朗克斯街區,去尋找可供拍攝的主題。他們常去那家『國王橋』電影院,也常常光顧傑羅姆大道和國王橋大街的角落的那一家希臘飯館。那裡的特色小店賣燻鮭魚、糖果、裝在木桶裡的猶太風格的鹹菜,都是只花幾分錢就可以買到的。」庫布裡克自己甚至在家裡弄了間暗房。
  • 紐約地鐵110年來首次因暴風雪關閉 美媒罵聲一片
    當地時間1月27日上午,因美國東北部地區遭遇暴風雪天氣的襲擊,紐約公交地鐵全部暫時停運,這也是紐約地鐵110年以來首次因暴風雪而停運。此前有媒體稱,此次暴風雪將是紐約歷史上最嚴重的暴風雪。但實際上這場暴雪似乎並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猛烈,並未「創造新的記錄」。面對政府似乎有些過激的反應,不少民眾開始抱怨,「這裡每年都有暴風雪,沒必要大驚小怪。」
  • 紐約的第一條秘密地鐵,居然是這樣建成的
    來源:環球科學紐約第一條地鐵由《科學美國人》主編阿爾弗雷德·埃利·比奇秘密修建。一些神秘的重型設備被運到了紐約市中心,沃倫街和百老匯大道交匯處的一家服裝店。1869年,紐約人口已接近百萬,然而依賴畜力的交通運輸方式,嚴重困擾著這座城市。而在1846年,20歲的阿爾弗雷德·埃利·比奇(Alfred Ely Beach)同他的合作夥伴一起收購了《科學美國人》,自那時起,他就在醞釀一項旨在升級交通方式的計劃。
  • 紐約公交趕不上三輪?
    紐約計程車與共享單車的出行大戰   在紐約,每天都有數以百萬計的的人參加一場盛大的交通競賽,希望在各種交通工具中選出一種能讓他們最快到達目的地的方式。在汽車、地鐵、公交車以及輪渡等紐約客們典型的出行方式中,我們並沒有真正得出過哪一種交通方式更快的結論。
  • 紐約2名無家可歸者相繼13小時在地鐵上死亡,疑似感染新冠肺炎
    據紐約每日新聞網5月3日報導,上周,美國紐約兩名無家可歸者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在地鐵上相繼13小時死亡。目前,屍檢人員正在對2名死者進行屍檢,以確定其真正死因。與此同時,MTA(大紐約交通運輸管理局)計劃連夜關閉地鐵系統,為車廂消毒,並將眾多無家可歸者趕出地鐵,轉移到地面避難所。
  • 紐約地鐵白人罵乘客"臭中國佬"還打人 被控犯重罪
    見義勇為的男子阿亞拉制服了鬧事的白人女子海外網12月14日電 近日,一名40歲的白人女子在美國紐約地鐵中公然撒野,她不僅對一名亞裔模樣的女子大罵涉及種族歧視的髒話,還用雨傘進行攻擊。綜合《新聞周刊》、美國中文網等媒體報導,紐約警察局表示,這起事件發生在12月11日上午8點左右。一些乘客也將這起事件用手機拍攝下來並傳到社交網絡上。視頻畫面顯示,早班高峰的紐約地鐵車廂中站滿了乘客,其中有許多華裔面孔的人。拉辛卡雅對一名站在她旁邊、疑似是亞裔的24歲女性先是大聲用髒字喊「滾開!」
  • 紐約地鐵一白人大罵乘客「臭中國佬」 被熱心人制服後送警
    見義勇為的男子阿亞拉制服了鬧事的白人女子海外網12月14日電 近日,一名40歲的白人女子在美國紐約地鐵中公然撒野,她不僅對一名亞裔模樣的女子大罵涉及種族歧視的髒話,還用雨傘進行攻擊。綜合《新聞周刊》、美國中文網等媒體報導,紐約警察局表示,這起事件發生在12月11日上午8點左右。一些乘客也將這起事件用手機拍攝下來並傳到社交網絡上。視頻畫面顯示,早班高峰的紐約地鐵車廂中站滿了乘客,其中有許多華裔面孔的人。拉辛卡雅對一名站在她旁邊、疑似是亞裔的24歲女性先是大聲用髒字喊「滾開!」
  • 如何寫讀書卡片和建立私人書單?
    前段時間有人問我有什麼好的讀書社群或者圈子推薦,是那種既可以認識很多牛人,又容易打造個人品牌的圈子。我說沒有,我不想再加入任何圈子或社群,也不想標榜自己是哪個圈子的人,甚至慢慢淡出所有的圈子,只想一心去打磨自己。
  • 湃書單|澎湃編輯們在讀的14本書,中年人的童話故事
    這是澎湃新聞思想新聞中心的編輯們提供給大家的一份書單,每月更新一期。巧合的是,本月大家在讀或讀過的書中,有幾本是童話或者關於童話的,且都是中年童話。哈巴谷就像以往一樣,在筆記本上詳細記下了貓咪男孩的特點,他吃什麼、他喜歡什麼、他只能喝什麼……最後,他照例要記下貓咪男孩的自然棲息地,把他放回那裡。那麼,貓咪男孩的棲息地在哪呢?當然是他的家。這是埃特加·凱雷特寫給自己兒子的童話故事,想說的內容很簡單,每個孩子都應該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長,但是,做到卻很難。反之亦然!老去的父母希望孩子們能多多陪伴,但要做到卻是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