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氫核肥為滿足不同地區數千萬畝有機蔬菜和農作物的種植需求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燦爛的農業發展史。中國農民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中國農民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犧牲。進入近、現代歷史以來,人類在與農業病蟲害的長期鬥爭中發明了化肥、化學農藥。使用化肥和化學農藥,成為解決人類溫飽、提高產量的最主要措施。
化肥、化學農藥的長期施用,使得亞硝酸鹽和鉛、砷、汞、鎘等有害物質在農產品中大量殘留,讓人類的生命健康受到極大威脅。到今年初,中國共有各類癌症患者1600多萬人,並以每年320 多萬人的數量遞增,其中有80%是因食用含有超標的亞硝酸鹽、鉛、砷、汞、鎘等農產品所致。化肥和化學農藥的危害還表現在——1. 對人類未來的破壞;2. 對生物鏈的破壞;3. 對土地資源的破壞;4. 對大氣層的破壞;5. 對大自然的破壞。對地球環境造成了重大的危害。為了降低其給社會和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的碳氫氧氮肥將為中國現代農業提供了一條新的路徑。
一、碳氫核肥適合哪些作物
葉類、根類、果類、莖類、花類、佐料類等作物。
二、中國碳氫科學的核心技術
碳氫科學與碳氫核肥的核心技術是在少用或不用化肥、化學農藥的前提下,以碳氫核肥為媒介,以太陽能為動力,捕集、聚合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於葉莖周圍供植物吸收利用,增強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速率,夜間抑制光呼吸,積累作物生長必需最重要的碳、氫、氧三要素,有效轉化、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鉀等養分,高效推動植物的孕育、生長、成熟,達到增產增收、恢復植物原生態品質的目的。
與有機農業「以葉促根」原理相反,化學農業的理論根據是植物生長需要大量氮、磷、鉀,以及中微量元素,靠根吸收,「以根促葉」。一味的追求大給大補,忽略了土壤中固有、空氣中存有、植物秸稈和動物糞便中含有的大中微量元素的事實,忽略了大自然中碳、氮轉化生成的科學存在。
三、中國碳氫核肥的比較優勢
與傳統的化肥、農藥相比,碳氫核肥有「六二二十」比較優勢:
六是指「六大特點」:投入少、產量高、品質好、減碳多、根系壯、地力強。
二二是「兩增兩減」:兩増為土地顯著增產,農民顯著增收;兩減為農民土地投入減少,勞動投工、體力和次數減少。
十是指「十抗優勢」:抗蟲害、抗病害、抗倒伏、抗乾旱、抗低溫、抗鹽、抗鹼、抗旺長瘋長、抗落花落蕾、抗「大小年」輪迴。
碳氫核肥VS傳統肥
四、中國碳氫食品的卓越品質
經過農業部駐各省國家農產品檢測中心的系列檢測,碳氫食品均未檢出任何有害殘留,有機食品品質高出中國國家標準一百多倍,並大大超過歐美、日韓、澳新等有機食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