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氫核肥為滿足不同地區數千萬畝有機蔬菜和農作物的種植需求

2021-01-12 吉山花瑤

碳氫核肥為滿足不同地區數千萬畝有機蔬菜和農作物的種植需求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燦爛的農業發展史。中國農民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中國農民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犧牲。進入近、現代歷史以來,人類在與農業病蟲害的長期鬥爭中發明了化肥、化學農藥。使用化肥和化學農藥,成為解決人類溫飽、提高產量的最主要措施。

化肥、化學農藥的長期施用,使得亞硝酸鹽和鉛、砷、汞、鎘等有害物質在農產品中大量殘留,讓人類的生命健康受到極大威脅。到今年初,中國共有各類癌症患者1600多萬人,並以每年320 多萬人的數量遞增,其中有80%是因食用含有超標的亞硝酸鹽、鉛、砷、汞、鎘等農產品所致。化肥和化學農藥的危害還表現在——1. 對人類未來的破壞;2. 對生物鏈的破壞;3. 對土地資源的破壞;4. 對大氣層的破壞;5. 對大自然的破壞。對地球環境造成了重大的危害。為了降低其給社會和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的碳氫氧氮肥將為中國現代農業提供了一條新的路徑。

一、碳氫核肥適合哪些作物

葉類、根類、果類、莖類、花類、佐料類等作物。

二、中國碳氫科學的核心技術

碳氫科學與碳氫核肥的核心技術是在少用或不用化肥、化學農藥的前提下,以碳氫核肥為媒介,以太陽能為動力,捕集、聚合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於葉莖周圍供植物吸收利用,增強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速率,夜間抑制光呼吸,積累作物生長必需最重要的碳、氫、氧三要素,有效轉化、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鉀等養分,高效推動植物的孕育、生長、成熟,達到增產增收、恢復植物原生態品質的目的。

與有機農業「以葉促根」原理相反,化學農業的理論根據是植物生長需要大量氮、磷、鉀,以及中微量元素,靠根吸收,「以根促葉」。一味的追求大給大補,忽略了土壤中固有、空氣中存有、植物秸稈和動物糞便中含有的大中微量元素的事實,忽略了大自然中碳、氮轉化生成的科學存在。

三、中國碳氫核肥的比較優勢

與傳統的化肥、農藥相比,碳氫核肥有「六二二十」比較優勢:

六是指「六大特點」:投入少、產量高、品質好、減碳多、根系壯、地力強。

二二是「兩增兩減」:兩増為土地顯著增產,農民顯著增收;兩減為農民土地投入減少,勞動投工、體力和次數減少。

十是指「十抗優勢」:抗蟲害、抗病害、抗倒伏、抗乾旱、抗低溫、抗鹽、抗鹼、抗旺長瘋長、抗落花落蕾、抗「大小年」輪迴。

碳氫核肥VS傳統肥

四、中國碳氫食品的卓越品質

經過農業部駐各省國家農產品檢測中心的系列檢測,碳氫食品均未檢出任何有害殘留,有機食品品質高出中國國家標準一百多倍,並大大超過歐美、日韓、澳新等有機食品標準。

相關焦點

  • 碳氫核肥專利研發人高光林:碳氫科學開啟生態農業新篇章
    以使用碳氫核肥的水稻為例,經國家農產品檢測中心測定,其碳水化合物含量為每噸780.00公斤。其中,680.00公斤的碳物質由二氧化碳合成。每畝優質水稻需要施用1公斤的碳氫核肥,每生產一噸碳氫核肥,可讓1000畝的水稻從空氣中捕集二氧化碳228.00噸。
  • 瀘州市瀘縣:變廢為寶種植有機蔬菜
    其中,種養循環、變廢為寶種植有機蔬菜就是一種有益的嘗試。12月1日,位於得勝鎮接官壩村的瀘縣有機種植試驗示範基地裡,各種綠油油的應季蔬菜長勢良好,惹人喜愛。而這些蔬菜的肥料,全部都是管理人員自己配製的,沒有添加任何化肥。「我們做的這款肥料相當成功,目前它已經產生了白色的菌絲。
  • 有機蔬菜和無機蔬菜的區別 有機蔬菜和無機蔬菜有什麼不同
    於是,「有機蔬菜」和「無機蔬菜」的出現就是一種必然。那麼,有機蔬菜和無機蔬菜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有機蔬菜和無機蔬菜的區別      區別一:定義不同      而無機蔬菜是指種植隨意,在養殖過程中會使用化肥及噴灑農藥,要求沒有那麼嚴格的一類蔬菜。      區別二:價格不同      比起普通的無機蔬菜來說,有機蔬菜價格更貴一些,口感也要更好一些。基本上,很多有機蔬菜主要是用來出口的。
  •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投入成本小,2畝淨賺9000元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投入成本小,2畝淨賺9000元!「玄參畝產量5000斤左右,目前鮮品收購價格在每斤1元,去掉每畝種苗、肥料等投入成本費用500元,一畝玄參淨賺4500元,比種植其他農作物賺錢多。」村裡的趙老闆說,他種植2畝玄參獲得大豐收,減去投入成本1000元,2畝玄參淨賺9000元讓他感到很滿足。「種植玄參投入成本小,管理方便,特別適合當地農村農村種植。每年春季,移栽玄參種苗之後,日常管理只需做好除草工作就行。」趙老闆透露,玄參繁殖較強,一畝地需要種苗120斤,按照種苗每斤0.3元,種苗投資費用360元.再加上每畝肥料費用140元左右,每畝投資費用在500元左右。
  • 蔬菜種植戶,告訴你什麼是有機蔬菜,有機蔬菜該怎樣識別?
    你不管在菜市場也好,在超市也好,上面都會打上有機散菜花這樣的標籤。那到底什麼樣的蔬菜能夠稱之為有機蔬菜呢?那我們來看一下有機蔬菜的定義。第一、蔬菜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有機生產規章。第二、不使用任何化學成分的農藥,肥料,除草劑和生長調節劑等物質。
  • 有機蔬菜價格為何高寧波七禾有機告訴你
    在不少田地附近,記者看到一個個10平方米左右的蓄水池,章經理告訴記者,為了保證農作物喝到最純淨的水源,蓄水池就是他們特別建立的一個標準的水循環滴灌系統,裡面投入了沸石、竹炭對水質加以淨化。他同時也表示,種植有機蔬菜水果,僅這幾道工序,每畝地的成本就增加了5萬元左右。
  • 漢美蔬菜:推廣「合作社+農戶」模式 發展有機花菜規模化種植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15日訊(童忠平 曾歆然)4月14日上午,一輛裝滿有機花菜的貨車從漢壽縣漢美蔬菜專業合作社圍堤湖基地出發,這5噸有機花菜將運往長沙、廣州市場。在蔬菜基地,綠油油的有機花菜一望無際,幾位村民正在收割、打包、裝車。
  • 曾經畝收入超萬元的農作物,農民堅持種植5畝,能賺多少錢?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5畝淨賺5000元,為什麼堅持繼續種植?「今年白朮行情一直下滑,批發價每公斤12元左右,平均每畝毛收入不足4000元,去掉成本種苗、肥料、人工等成本,每畝收入1000元左右。」村裡的劉大叔說道,今年,他種植5畝白朮獲得大豐收,到了白朮收穫季節,面對低落的行情,5畝白朮純收入在5000元多,讓他依然高興不起來。「2017年,白朮行情是最好的一年,收購價在公每斤26元以上,平均每畝收入在10000元以上。」劉大叔介紹,前幾年,由於白朮行情特別好,當地村民們紛紛跟風種植,一些租地大戶種植面積達到數百畝,造成白朮市場供大於求,白朮價格一直下滑。
  • 白菜類有機蔬菜種植應及時採收和分級上市
    白菜類有機蔬菜種植及時採收和分級上市(1)甘藍:宜在葉球緊實時採收。白菜類有機蔬菜種植及時採收和分級上市(2)大白菜:早熟品種一般抗熱、抗病性較強,因此播種期較長,採收標準不嚴格,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冷鏈系統,實行商品化處理、運輸、銷售全程冷藏保鮮。有機大白菜產品的採後處理、包裝標識、運輸銷售等應符合GB/T19630—2011有機產品標準要求。部分有機白菜類蔬菜商品採收要求及分級標準見表2-8。
  • 上海周邊5座有機農場:快樂種植 安全食用
    天氣炎熱,馮濤正滿頭大汗地和同事們一起布置餐桌,晚上,一個 20 人左右的公司團隊要在農場內用餐。晚餐是小火鍋,一張座位對應一隻小鍋,一副杯碟碗筷,一小盆蔬菜。涮鍋的蔬菜均是剛從農場採摘下來的。這是悅豐島第一次在農場裡組織晚餐,既滿足了客人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需求,同時也是農場盈利的構成之一。
  • 攀枝花大棚批發鋼管大棚骨架、一畝蔬菜大棚多少錢
    攀枝花大棚批發鋼管大棚骨架、一畝蔬菜大棚多少錢連棟溫室大棚水槽內積水的原因溫室大棚資材之卷膜開窗系統傳動原理同事將熱壓進風口置於迎風面,出風口置於背風面,可獲得大的自然通風量。增加生理活性物質,增施有機肥,能促進微生物的活動。一般興建超過3年的竹木結構日光溫室,基本上都是由於竹竿朽壞,支撐力降低,導致變形。
  • 今年大慶新增水田12.5萬畝 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
    《規劃》稱,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其中,小麥、稻穀口糧品種供求平衡,玉米出現階段性供大於求,大豆供求缺口逐年擴大。棉花、油料、糖料等受資源約束和國際市場衝擊,進口大幅增加,生產出現下滑……《規劃》明確了調減玉米種植數量的目標,尤其是玉米主產區的東北地區,更是調減玉米種植的主要區域。
  • 春播夏收的農作物有哪些?
    農村是農民種植農作物的地方,每到夏天,許多蔬菜都會進入收穫季節,然後進入夏季種植工作,以滿足對蔬菜的持續需求,那麼春夏種植的作物又是什麼呢?接下來讓我們互相了解一下!1、花椰菜花菜是夏季收穫的一種常見蔬菜,其適應性比較強,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不同季節的品種也不同,一般選擇中熟和晚熟的品種,一般在種植花菜時,採用花菜的方式,然後覆蓋一層有機土壤,如果土壤水分不好,可以適當澆水,然後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種植花菜,容易產生高產。
  • 有機蔬菜走俏
    11月18日,在淮北市相山區渠溝鎮兩岸田園現代農業園區,工人在管理無土栽培的綠色無公害有機蔬菜 淮北市相山區渠溝鎮兩岸田園現代農業園區佔地面積近250畝,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附近農民提供就業,帶動周邊農民種植。通訊員 周方玲 攝
  • 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來了
    2021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估 從全局來看,由於病蟲害發生基數高,作物布局、種植制度和氣候條件總體有利,2021年我國農作物主要病蟲害仍維持重發態勢。
  • 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來了,趕緊收藏
    2021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估從全局來看,由於病蟲害發生基數高,作物布局、種植制度和氣候條件總體有利,2021年我國農作物主要病蟲害仍維持重發態勢。預計2021年草地貪夜蛾在西南、華南、長江中下遊和江淮地區呈重發態勢,需重點防控;南方成蟲發生期,遇適宜的東亞季風或颱風事件,可助力蟲源北遷,西北、黃淮、華北和東北需加強防範;預計全國發生面積為2,000萬畝以上,防治面積為3,000萬畝次以上。2.
  • 種植大蒜一畝利潤也有上萬元,它的產量和價格是不是都很高
    大蒜在生活中是一種常見的調味品蔬菜,幾乎每天都消耗在菜餚之上。因此,大蒜每年都要很大的需求量,農民種植規模也在不斷增長。大蒜味道辛辣、有刺激氣味,在用途上也是很有優秀的藥用價值。有菜農種植大蒜一畝收入高達1萬多塊,那麼它的產量和價格都是不是很高的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農戶盲目跟風種植農作物?
    原標題:農戶盲目跟風種植農作物?低緯高原的立體氣候特點,讓雲南農作物品種多種多樣,什麼類型的品種都可以找到適宜種植的地方。此外,雲南立體氣候特點決定育成農作物品種適宜範圍窄,有的品種在特定環境和地區表現優異,但換一個地方種植就不一定好。
  • 浣溪村搭上「成渝」快車 綠色蔬菜送出大山
    據道真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近年來,道真自治縣隆興鎮浣溪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綠色有機為方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育好食用菌、種好生態菜,形成蔬菜產業新格局。時下,天氣已然變冷,但走到浣溪村蔬菜種植壩區,看到的是蔥蔥蘢蘢、綠意盎然的一片片蔬菜地。據種植大戶嚴遠松介紹,他今年種植青口白、羅卜、娃娃菜、包菜等反季節蔬菜,通過技術管理,主打有機綠色,讓消費者吃上放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