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年3月份,我大伯肺癌到了晚期。
那種不成人形的樣子,那種對生的渴望,那種絕望空洞的眼神,我除了對親人即將離世的痛苦外,說實在的,我更大的感覺是:我害怕了。
因為我也抽菸!
這兩年中,看了各種戒菸的書,找了各種戒菸的辦法,但效果很差,最長一次是戒了一個月。
我主要試過方法有三個,你是否也用過?
靠意志力戒菸很多不吸菸的人說,你就是意志力不行,但吸菸的人知道,這和意志力沒什麼關係,且人類的意志力本來就是個稀缺品,那些說因為自己意志力堅定才幹成某事的人,肯定是騙人的,這是背後肯定還有別的重要原因。
比如邱少雲,意志力肯定有,但我覺得更大的是一種愛國主義和對勝利的渴望,單靠意志力肯定做不到。
很多戒菸的書裡的方法就是靠意志,他們的主要觀點是:
為了健康,為了擺脫從每個毛孔裡滲出噁心的煙臭味,因此形象會好起來。以此為目標,你就可以成功戒菸成功;但這個邏輯是不對的:為了一件還沒有得到切實好處的事,必須放棄一件現在很爽的事。這不符合人性;忍受一段時間後,我們最大的想法是:我都戒了這麼久了,就獎勵自己來一根華子吧!那剩下的19根華子怎麼辦?於是,前功盡棄;
我估計這書是不抽菸的人寫的,這就像一個滿臉青春痘的推銷員告訴你,她的除痘洗臉奶很有效一樣,顯得那麼蒼白和無力。
所以單純靠意志力戒菸,根本不行。
減量戒菸法很多醫生推薦用這個辦法,讓吸菸者從每天吸一包煙,逐漸減少到每天吸幾根煙,最終減到每天1根,直到不吸。
我也估計這些醫生要麼不抽菸,要麼給你介紹完方法後,自己扭頭就去樓道抽了一根。
這是改變一種習慣常用的方法,比如改變我們晚睡晚起的習慣,每天早睡10分鐘,再早起10分鐘,讓生物鐘慢慢適應,直到達到目標。
但這卻不能用在戒菸上,因為:菸癮不是習慣問題,而是一種毒癮。
有這種認識後,你就知道這種方法是牛頭不對馬嘴了。
你想,隨著吸菸頻率的減少,吸菸者對煙的渴求就進一步強烈,心中更希望能吸一根來緩解這種不安。可每一次吸菸,都是對毒癮的加強。
所以減量戒菸法,也很難讓人徹底把煙戒掉。
替代品戒菸法很多人說吸菸就是因為小時候的「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如果用戒菸糖、口香糖把嘴佔上,不就好了?就沒有嘴抽菸了。
還舉出了「堅實有力」的例子,吳孟達在《逃學威龍》裡,為了戒菸嘴裡就放一根樹枝,最後不是把煙戒了?
拜託,這是電影,且最後不是還有一個鏡頭麼:吳孟達深吸一口樹枝後,還吐出了煙圈。你就說他心裡有多渴求吧。
這些替代品還有一個暗示,就是:我對煙是多麼的渴望,不得不拿出別的東西來控制。
所以,這種戒菸方法更加無效,甚至會讓人因為吃太多的糖類替代品,而得了肥胖症。
以上三種方法,不知道你是否嘗試過?但如果真的因此有效,那我得恭喜你,但對我來說,是無效的。因為這三種辦法都有兩個重大漏洞:
都沒有讓人意識到煙是一種毒品,恰恰相反,它們反而在暗示煙是必需品;沒有把菸癮和自我人格分開,讓戒菸變成了一種「自我的失去」。有生之年,這煙真的戒不了嗎?
2
直到我看到這本書——《這書能幫你戒菸》,戒菸的想法再次重燃。
這本書從它第一次出版到現在,已經暢銷了25年,全球銷量900多萬冊,開辦了很多戒菸診所,幫助1000多萬人成功戒菸。
最主要的是,作者亞倫·卡爾之前有重度菸癮,曾經是一個有著33年煙齡的老煙槍,多的時候每天抽過100支煙,少的時候也得60支。因為吸菸,他患上了靜脈曲張、哮喘和支氣管炎,甚至起身稍微快一點都會感到頭暈目眩。有一次因為不小心受了傷,他發現自己流出的血都是棕紅色的。
這樣重度菸癮者都能成功戒菸,他的現身說法,就很值得我們重視、參考。
在他看來,這個方法可以做到即時見效,無痛苦,無戒斷症狀,不需要替代品和輔助手段,不需要意志力,並且效果持久穩定。
3
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有如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自我心理建設
大前提:想戒而不能。確實是對煙又愛又恨,愛是抽時確實爽,恨是知道害處大,想戒而不得。
如果你覺得煙挺好,那就完全不是我討論的範圍了,就像你喜歡吃臭豆腐,我在這裡說吃臭豆腐有多少害處,你就完全無感,甚至反感。
確實想戒而不能,這是大前提。比如我看到我大伯病危的樣子,我就下決心戒菸了。
接納自己,承認自己就是有尼古丁毒癮。注意,尼古丁就是一種毒,這要有堅定的認識,單論毒性來說,尼古丁其實比海洛因還厲害,如果你把一支煙裡的尼古丁提取出來直接注射到靜脈中,是可以直接致人死亡的。
既然是毒,我們就要從心底做好準備,這將是一場艱苦的「戰鬥」。
接納自己的現狀,但知道戰鬥勝利,將獲得重生!
4
第二步:全面的認識「敵人」
尼古丁雖然「狠」,但21天後,你將在生理上不再依賴。當你抽一支煙的時候,尼古丁就會隨著呼吸進入肺部,70%的尼古丁可以直接被肺部吸收,其中25%的量能在幾秒鐘之內進入大腦,這些進入大腦的尼古丁可以讓大腦分泌多巴胺,正是多巴胺讓我們感覺很爽。
但從吸菸到產生興奮,整個過程也就幾秒鐘,非常快。
半小時後,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就會下降50%,尼古丁少了,對大腦的刺激就少了,多巴胺的分泌當然也就少了,於是,吸菸衝動再次泛起。
雖然尼古丁是毒,但這種生理上的依賴只要我們堅持21天,就能截斷!
注意,這個很重要,我們之前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現在你心裡就有了預期,21天後這種生理上的依賴將不復存在。
這就是掌控感。
通過心理建設和認清敵人後,一旦決定戒菸,就不要再質疑自己的這個決定,無論什麼時候。
5
第三步:具體該怎麼做?
最難熬的時刻,就是百爪撓心的時刻,如何做?
想像尼古丁是體內的小毒蟲,你要做的就是餓死它。作為戰士的你就是要戰勝它:
這條小毒蟲有一個弱點,它只要沒有尼古丁可吃,就會越來越瘦,直到死亡;在不吸菸的時間裡,這條小毒蟲被餓得越來越瘦,一旦你沒忍住吸了一口,這隻小毒蟲就會再度活躍起來,甚至變成哥斯拉那樣的怪獸;每成功堅持一天,就是一場勝利,而你要知道,21天後,這隻毒蟲就徹底被餓死了,你就會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
你可能會說,這不就是意志力療法嗎,但這裡有本質的區別:
意志力沒有把你和菸癮分開,而這個辦法會讓你覺得自己和菸癮是分離的,這樣就不會讓你覺得自己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當在最艱難的時刻,你就想像在體內的這隻小毒蟲在興風作浪,你要做的就是——餓死它!
你要知道:戒菸不會讓你放棄任何東西,而是讓你得到更多。在戒菸的過程中,你不會受到任何委屈,卻會因為戒菸成功後得到更多。所以,此時我們不要想那些早已無感的吸菸危害,我們要想的是戒菸有哪些具體的好處,很具體的那種:
戒菸24小時,心臟病的發病率就會下降一半;戒菸48小時,我們的神經纖維會再生,嗅覺和味覺都會更加敏銳,那種真實的花香是不是很久沒有聞到過了?戒菸2天後你就能體會到,那是真香啊;戒菸3個月,血液的流動就會變得更加順暢,人們會感到更加有活力,你的性生活質量會突飛猛進,仿佛回到20歲,向不嚮往?
當你很難受時,你就想像戒菸成功後的這些美好,你要知道,那麼多人都成了,你也能成。
對身邊還在吸菸的人報以憐憫,而不是羨慕。戒菸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抽菸的人,你對他們的心態不應該是羨慕,而應該是一種憐憫。
這很好理解,你遇到染上海洛因毒癮的人會羨慕他們嗎?不僅如此,如果可以,你可以試著幫助別人一起戒菸。
這一招很好用:
就像要學好一門技術,最好的方法是嘗試教別人這門技術;而戒菸最好的手段,恰恰也是幫別人來戒菸;當戒菸者能夠幫助更多人戒菸時,這種正反饋也會幫助他們自己戒菸成功。
6
如果你想勸家裡的人戒菸,不要一上來就去說吸菸的危害,也不要反覆強度戒菸很容易。
這就像你去給一個外國人說:「學中文很容易一樣。」而實際情況是,一個你以為理所當然的語氣詞的十種用法,都會讓他抓狂。
我們要理解戒菸過程中的痛苦,所以,你能做的,就是告訴他,戒菸確實難,但戒菸後的他不僅更加健康,也更加的有魅力了。
這種理解和鼓勵,會成為戒菸者重要的精神支柱。
7
戒菸確實不易,但真的也沒想像的那麼難,我大學就開始抽菸,抽了17年了,但我還是戒掉了。
在本次戒菸過程中,這些落地的方法代替了高大上的理論,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指責和命令,因此,我也不是為了別人而做自己不願做的事了,反過來,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
而正是這個認識上的改變,戒菸過程的「客體」也隨之就變了:
我再也不是和自己對抗了;而是和身體裡的「菸癮毒蟲」在戰鬥,這就很好的把自我和菸癮從盟友變成了敵人;就是一心戰勝它,而不是改變自己!
戒菸後,確實沒有讓我失去什麼,反而讓我重新獲得了更多,比如久違的嗅覺、味覺、皮膚也好了很多,腦袋也不再懵懵的,走過同事身邊,再也沒有那種發出惡臭的煙味。
我獲得了重生,你也肯定可以,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