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幻,必須知道的8個詞!

2020-12-05 2100年的銀河

文/賀培峰

什麼都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科幻大片和小說更是如此。

有些人看完之後,嗯,特效不錯!有些人看完之後,嗯,這部「蒸汽朋克」片子不錯!

在科幻界,知道這8個詞,馬上逼格!

1硬科幻

這個詞在科幻界比較常用,屬入門級詞彙,核心意思就是比較科學,幻想情節有嚴格的技術推演。當你看電影或小說時,發現有一些大量你不認識的物理、天文詞彙時,一般就可以叫硬科幻了。大家熟悉的《三體》,裡面有複雜的推導和計算。大片《星際穿越》就是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加入人物和相關情節改編而成的,這就是硬科幻。

注意,一定不要說「軟科幻」,這個詞一般不用。

2賽博朋克

賽博朋克(cyberpunk)一般以計算機或信息技術為主題,通常有社會秩序受破壞的情節,大部分黑客、人工智慧及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代表作是《銀翼殺手》、《黑客帝國》,這已經成為科幻電影的主流一派。

3錯列歷史

這個詞字面好理解,打個比方說,就是將過去的歷史與未來進行重新設定,如納粹德國取得二戰勝利、南北戰爭南方成功抵抗了北方、維多利亞時代的高度發達的蒸汽技術取代電氣革命、甚至還有科技發達的人類被科技停留在火槍時代卻擁有超空間引擎的外星人入侵。讓我們對這個故事或者這個世界,產生深深的懷疑。

4反烏託邦

反烏託邦在科幻裡也經常見到,通常是敘述人類科技的泛濫,在表面上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但本質上掩飾著虛弱空洞的精神世界。可能的世界觀設定有:人類喪失自由、物質浪費蔓延、道德淪喪、民主受壓迫(或以另類方法製造「民主」)、階級制度橫行、自殺風氣橫行等等。如人工智慧背叛人類,「野人」被帶進文化世界等,令主角明白到人類文明已變得僵化或腐化,並帶領自己走向毀滅,而主角再從中作出自我的選擇。

5時空穿越

時空穿越是指從一個空間裡通過某種途徑轉移到另外一個時間段不同的空間,這是霍金的研究領域。霍金說,蟲洞就在我們周圍,只是小到肉眼無法看見。宇宙萬物都會出現小孔或裂縫,這種基本規律同樣適用於時間。時間也有細微的裂縫和空隙,比分子、原子還要小的空隙被稱作「量子泡沫」,而蟲洞就存在於「量子泡沫」中。代表作是《星際穿越》。

6物種入侵

一般是地球當前或未來遭遇到外來物種入侵時的情況。這種科幻就比較多了,但目前已經不是主流。

7蒸汽朋克

由蒸汽steam和朋克punk兩個詞組成。蒸汽自然是代表了以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大型機械。朋克則是一種非主流的邊緣文化,用街頭語對白書寫的文體,它的意義在於題材的風格獨立,而非反社會性。蒸汽朋克的作品往往依靠某種假設的新技術,如通過新能源、新機械、新材料、新交通工具等方式,展現一個平行於19世紀的架空世界觀,努力營造它的虛構和懷舊等特點。

8、後啟示時代

後啟示時代就是啟示錄中的預言發生以後的時代,也就是世界末日之後。聖經中的《啟示錄》,主要是對世界未來的預警,包括對世界末日的預言。是傳道士傳教的重要依據。其中許多神話和比喻,成為基督教世界藝術的經久不衰的源泉,也是科幻裡常常借用發揮想像的題材。

相關焦點

  • 31個你必須知道的科幻術語及其由來!_遊俠網 Ali213.net
    科幻小說(甚至科學)裡有許多我們不假思索使用的詞語,像「死光」、「地球化改造」、「群體心智」「心靈感應」和「平行宇宙」,那麼這些詞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本文設法尋找了每一個詞語最早的用例,但是除非一個詞語是明明白白地由某人首創的,它總是可能還有更早的用例。
  • 這8個詞可以替代哭鬧,孩子學會,家長事半功倍
    舉個例子:我家嘟嘟2歲半的時候,正在看《幫幫龍》,已經是最後一集,嘟嘟拿著遙控器遞到我手裡。他是這麼說的:媽媽,幫幫我!我說,「幫你幹啥啊?」我故意引導他下一句。他說:「調,調。」這要是1歲的時候,他不會說調字,就會哭,以哭來告訴我,他不要看這個片子。要看什麼呢?他一個字一個字地學過來,說要看強。噢,他說的是光頭強。孩子會說核心的關鍵詞。
  • 看《信條》必須知道的13個幕後花絮
    凱特原本是個老年角色,但是,我看了她出演的《寡婦聯盟》,被她的演技折服了。我專門邀請諾蘭為她看了該片,他同意了。因此,凱特被伊莉莎白改寫了。她很了不起。」德比齊說:「當你獲得這樣一個深刻、有趣的劇本和凱特這樣的角色,還將與克裡斯·諾蘭這樣傑出的人物搭檔,你就投降了。還有什麼理由不投降?
  • 看《星球大戰》之前你必須知道的十件事!
    Force Awakens)將於12月18日在全球隆重上映,而在這個12月中,心想一眾《Star wars》的粉絲經己開始誰行「溫故知新」的活動,不停地重溫整個「星戰」系列,不過其實大家亦知不知道《星球大戰》當中的冷知識呢?
  • 關於未來,科幻電影給我們的8個警示?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在近日的報導中,為我們梳理了我們能從科幻電影中汲取的8個關於人類未來的教訓。 1.小心類人機器人和人工智慧 外觀與行為舉止看起來與我們很像的人造生物或許會成為人類的大麻煩。比如,1982年上映的《怪形(THE THING)》、2009年上映的電影《科洛弗檔案(Cloverfield)》以及2011年上映的科幻電影《超級8》。
  • 電影《降臨》背後的科幻神作:看外星人降臨如何顛覆人類語言觀
    ,但是看硬科幻小說的人卻不多,隨著國內科幻文學領域領軍人物劉慈欣在2015獲得雨果獎,國內對科幻小說的熱情才開始被點燃。先不說其他的,至少篇小說暴露出了其他科幻作品和科幻作家的一個大漏洞,對於熱衷於描寫地球人與外星人交往的科幻作家來說,智慧生物之間交流所必需的語言本是他們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但是很顯然,絕大多數作家都狡猾地迴避了這個問題。
  • 《彗星來的那一夜》:豆瓣8.4的科幻懸疑,耗資5萬僅用8個演員!
    不過今天小編要說的科幻懸疑片,卻不是這些,而是一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之所以把《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歸類為一部有關科幻的燒腦片,是因為這部電影牽扯到了量子理論、平行世界、以及著名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
  • 科幻影視創投會獎項揭曉 新增科幻動畫劇集推介
    1905電影網訊11月2日,第2屆科幻影視創投會在北京舉行終審路演及頒獎典禮。該活動既是2020年中國科幻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8月發布《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之後召開的首個重磅行業創投活動。
  • 中國科幻,如何尋找中國命題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認為平時沒什麼人會認出自己的科幻作家劉慈欣,在2日和3日舉行的2019中國科幻大會上,成了那顆最閃亮的星。讀者為了他,從全國各地,來到位於北京西南角的園博園。劉慈欣科幻市集裡有個書攤,賣科幻小說。
  • 安利一部我不敢看的科幻驚悚電影《湮滅》
    《遺落的南境》--美國作家傑夫·范德米爾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遺落的南境》中融合了科幻、奇幻、懸疑、恐怖等諸多元素。
  • 美國人都在看什麼樣的科幻小說?
    相信不少科幻迷們都已經為大劉激動不已,而也有很多科幻小白感到一頭霧水:「三體」是啥玩意兒?硬科幻又是啥?美國人也看《三體》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三體》的方方面面,並附上國外的硬科幻小說神作強力推薦!
  • 這21個經典的科幻機器人形象 你認識幾個?
    據西班牙《趣味》月刊網站4月15日報導,「機器人」這個詞源自捷克語「ROBOTA」,意思是「奴役」或「奴隸」,並於1920年1月首次出現在捷克斯洛伐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創作的劇本裡。我們從來不知道這個小機器人用它的特別聲音說了什麼,但有必要通過「交談」了解它對生活的態度。R2-D2來自納布星,是一個宇航技工機器人。    2、 HK-47   HK-47出現在電子遊戲《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中。毫無疑問,它是一個傳奇的科幻機器人。作為殺手機器人,HK-47具備出色的作戰技能。
  • 科幻奧德賽
    《科幻世界·驚奇檔案》我應該算是個科幻迷。早在前些年《流浪地球》概念版預告片發布,我就已經做好了買票的打算。今年大年初二我進了電影院,出來時哭溼了一包紙巾。劉慈欣的《流浪地球》發表在2000年第7期《科幻世界》上,我曾在目錄頁上給這篇小說標了星號。那時我會精讀這本雜誌的每篇小說,挑出最喜歡的作品標星,其次喜歡的標三角。
  • 【推薦】這 8 部科幻電影,每部都使我達到腦高潮
    作者:寶寶知道 張思妍推薦8部經典科幻片,它們無一例外都是腦洞大開又充滿哲思的佳作。1.《原始碼》著名科幻導演鄧肯·瓊斯玩起了時空穿越,但是與此同時,也不忘撩一撩人們對人性話題的敏感神經。你不知道哪是真實基礎上的虛構,還是虛構的真實:小李子領著一眾明星,帶著所有觀眾,做了一個你在實際中永遠做不出來的,5分鐘的夢。不過科幻電影的情節,說白了,不都是套路嘛,但好的科幻電影就是,科技和想像帶給你的快感和震撼,會讓你忘掉它的情節。3.《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一部2007年出品的小成本獨立電影。
  • 看《信條》前必須知道的15件事!
    《信條》特效鏡頭不超過300個,《蝙蝠俠:俠影之謎》有620個視覺特效鏡頭、《盜夢空間》有約500個視覺特效鏡頭,《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大約450個視覺特效鏡頭。
  • 這2點必須知道!
    下面這兩點,你們必須知道。(1)認識你自己。佛法裡面有一個詞叫「覺悟」,什麼是覺悟呢?著名學者於丹對這個詞有過這樣一番解析:覺是「覺」字頭,下面一個看見的「見」,悟是豎心旁加一個「吾」,所以「覺悟」本初的含義就是「見我心」,也就是「有能力看見自己的心」。如果你們也能看見自己的心,就知道英語四級怎麼學了?
  • 劉慈欣再獲國際科幻大獎,卻對當今科幻小說很失望
    美國當地時間2018年11月8日晚8點15分,由亞瑟克拉克基金會主辦的克拉克獎頒獎禮及晚宴在美國華盛頓D.C.西德尼哈曼劇院舉辦。當晚,劉慈欣被授予2018年度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表彰其在科幻小說創作領域做出的貢獻。
  • 「科幻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說到科幻電影,就不得不提那部,號稱「開啟中國電影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了。故事中:為了逃脫即將被太陽吞滅的危險,人類帶著地球踏上旅程。這個腦洞還真的是格外的大。不過想來也是,我覺得科幻電影向來拼的就是腦洞,看的主要就是震撼,要不然怎麼叫科幻電影呢,就像《復仇者》、《海王》等許多大片主打的不都是震撼嗎?說到這裡,忘了問你:你喜歡科幻電影嗎?知道科幻電影、特效等詞用英語怎麼說嗎?一起來看看吧!
  • 看這8部植物紀錄片,可能勝過去100個植物園
    除了了解植物本身,孩子必須還了解到每一種植物適合、屬於哪一種土質等因素。我們必須將地球視為一個有機生命體,知道植物是與這個有機體共同生長的。讓孩子了解這些,他們才能感受到,他們是站在一個活的、有生命的地球上,這種感受對他們的一生都有及其重大的影響。在植物園我們只能看到植物的表面,而更深層次的信息卻很難了解到。
  • 《太空一號》8月上映 上演科幻版「太空監獄」
    科幻大片《太空一號》海報《太空一號》7月23日宣布將於8月7日在內地和觀眾見面。科幻版「太空監獄」8月7日亮相    歷來暑期檔都不乏科幻大片,而2012年暑期的《太空一號》憑藉絕妙創意和重金打造的太空決戰場面,已經吸引了大批科幻迷的眼球。有著「歐洲史匹柏」之稱的呂克·貝松帶領好萊塢頂尖團隊,斥資4000萬美元打造人類史上首個「星際監獄」MS-1,即「太空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