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地球造了個CT儀:直接看透地球,地下有啥資源一目了然

2020-11-23 迷彩虎

眾所周知,我國向來對地形測繪管制嚴格,為的就是避免外國掌握到中國地形,從而對我們形成不利,可縱使嚴防死守,有個國家我們卻是防不住的,那就是美國,當然了,美國人自是不可能跑到中國大搖大擺地搞實地測量。

但它另有高招,通過立體成像衛星,重力測量衛星,美國繪製了精確的全球數字地圖,可以隨時調取任意指定地區的地形詳情,海拔高度,經緯度等數據,還能一目了然地通過數位立體成像呈現出來。

自從我國也建立了自己的北鬥導航系統,我國精確制導武器大爆發,很多人覺得打仗只要把美國GPS全部敲下來,美軍那些制導武器就統統失效了,露露想說你們真是太天真了,你能想到的,美國人也早就想到了,在五常這個級別國家的世界大戰推演中,他們早就做好了衛星全被打掉的準備,比如五常的核武器都不是GPS制導的,寧可用精度更低但外界完全無法幹擾的慣性制導,如果有自帶的數字地圖,那麼精度更高,早就已經建立起的一套完備的全球地形資料庫,還能像導航軟體一樣持續更新,所以,就算各大國之間互相打掉對方所有衛星,美國照樣可以利用現有資料庫,通過計算機測算地表,實現精確打擊的目的,這就是說美國核武器比別的國家更準,威懾力更大。

當然,中國也有自己的數字地圖信息庫,但僅僅局限於國內,出了國門就玩不轉,以前得派人力或者飛機一點一點繪測,費時費錢還危險,而美國從60年代開始,就在不斷的發射各種高精度測繪衛星,特別是重力感應衛星,已經搭建期一個囊括全球的數字地圖資料庫,可以調出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地表地形圖,即使沒有GPS衛星定位系統,也能精確打擊目標,而且這方面美國一直在不斷研究,我國這方面才剛剛起步。

不過還好,通過中國科學家的不懈努力,高清晰度的成像衛星和類似美國的重力感應高科技已經有了,但精度上跟美國還存在差距,另外我們的重力感應儀器目前還只能裝在飛機上用,局限性很大,因為飛機不能飛到其他國家去繪測地圖,只能在國內用,測自己國家的地形地貌,未來我們把這個重力感應器搬到太空中去,就能像美國一樣繪測出全球的地形圖,其他國家也無話可說,其實在繪測衛星領域,我國可能僅次於美國,擁有獨立的測繪系統,衛星通信系統和衛星定位系統,但美國起步更早,技術比我們更先進些,我們跟美國差距在10年以上。

最後重點說說這個重力梯度儀,號稱能給地球做CT,是因為它真的可以透視地球,實際用途的話,愛好和平的我們肯定還是將其首先用於探明以及開發地下水,氣,油等自然資源。

而它的軍事用途也是不可低估的,除了能夠探測地下工事的位置和結構以外,還可以用於反潛,畢竟泥土和巖石都能夠參透,更別提海水了,未來航空重力梯度儀將有可能取代現有的聲吶,因為用它來探測潛艇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而且無死角。

因為在重力梯度儀眼裡,目前各國都在孜孜以求降低潛艇噪音將毫無意義,只要潛艇還在地球,還遵循萬有引力定律,就無所遁形,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這都是一種可以顛覆美國軍隊優勢的利器,目前只有美國在這項技術上保持領先,以至於美國嚴令禁止在本土之外進行該儀器的研究和試驗。

而我們才剛剛入門不久,至於現在什麼水平,璐璐不知道,也不能說,怕明天被請喝茶,當然,這項技術很厲害,實現難度也非常高,美國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搞到現在,目前,中國羅源院士團隊在武漢喻家山防空洞中進行的引力探測試驗將起到至關作用,希望這次我們能先人一步。

相關焦點

  • 人工製造地震「看透」地球內部變化
    人工製造地震「看透」地球內部變化 2017-07-06 08:29包括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等多個單位的科學家們在地球物理學家陳顒院士帶領下,通過氣槍震源人工製造地震,「照亮」地球內部來獲得數據,這些數據經過放大、記錄和分析,不僅讓我們越來越了解地球內部的情況,更能研究地球內部結構變化與地震、火山等災害發生時間、過程之間的關係。這一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 「地球CT儀」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提供「尺子」
    記者10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與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合作,自主研製的最新一代捷聯式重力儀,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提供了「尺子」。此次測量也是中國首次在珠峰開展航空重力測量。有方有圓、大小不一、輕重各異……在國防科大智能科學學院的實驗室裡,這些神秘的「鋁匣子」映入眼帘。
  • 探測地球深部:看如何給地球做「CT」
    探測地球深部:看如何給地球做「CT」 人類有一個「毛病」,總想窺視物體內部的結構。用大刀切開一個西瓜,綠皮紅囊黑子的排布就一目了然了。人體不是西瓜,不可隨意切開,因為碰一碰肉體中的神經,也常常令人痛苦難堪。
  • 人類消失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模樣?浙江的「無人村」一目了然!
    人類消失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模樣?浙江的「無人村」一目了然!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在這裡繁衍生息,生兒育女,擁有了安穩的家園。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多,人類也為人口數量過多的問題煩惱,甚至生出想要移居星球的想法,來緩解地球的人口危機。人類消失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模樣?浙江的「無人村」一目了然!
  • 為了看到黑洞,我們「造」了個地球那麼大的望遠鏡
    如果我們在可見光波段去觀測這個黑洞,望遠鏡的口徑需要造到6千米那麼大;如果用紅外波段去觀測黑洞,望遠鏡口徑得造到15千米;如果用毫米波去觀測,望遠鏡要造到1萬千米那麼大;用米波的話,望遠鏡得造到1000倍的地球那麼大……
  • 科技創新人物 | 呂慶田:探向地球深部
    >全方位推動我國礦產資源勘查事業的發展呂慶田:探向地球深部 「地球物理」四個字對於呂慶田來說,有一種特別的意義。 「以往認為,成礦作用大都發生在板塊邊緣,與板塊邊緣造山密不可分,如洋—陸俯衝造山、陸—陸碰撞造山,而對於大陸板塊內部的成礦作用及深部動力學機制卻鮮有了解。」呂慶田和他的團隊經過不懈努力,在長江中下遊成礦帶發現了獨特的地殼和上地幔結構特徵,發現了大陸內部塊體邊界控制巖漿—流體活動的反射地震證據,建立了陸內成礦的深部動力學模型。
  • 代理直銷:鐵道混凝土結構掃描儀_晉城/橋梁聲波ct儀
    尋找地鐵和鐵路隧道襯砌後方的孔洞和空隙、無砟軌道板灌漿質量情況、盾構板壁厚注漿質量情況檢測- 尋找鋼筋混凝土中,管徑大於10毫米的金屬或塑料管道- 檢測厚度達2米的大理巖或花崗巖構件- 檢測鋼筋混凝土橋梁加固的情況 #A1040 MIRA 3D Pro 混凝土超聲波斷層掃描儀功能特點:*強大的擴展能力:- 可單獨進行檢測,也可以與第二個矩陣天線陣列組合以擴大孔徑
  • 給地球深部「做CT」(厲害了,中國科技)
    針對這些長期困擾地震學界的難題,不久前,我國啟動了地震科技創新工程,擬通過「透明地殼」「解剖地震」「韌性城鄉」和「智慧服務」4個計劃的實施,未來10年,我國的地震科學研究水平以及防震減災能力將大幅度提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開展對地下結構的探察,讓地殼逐漸變透明,尋找地震規律  地表發生的一切地學現象幾乎都能在地球深部找到答案。
  • 地球和太陽差距有多大?將地球直徑縮小到1毫米,差距一目了然
    地球有多大呢?3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開始用雙腳探索地球了。在數百萬年的時間內,人類的足跡踏遍了除南極以外的大陸。遠古時候的人類並沒有地球這個概念,也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一直到了現代,人們逐漸認識到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顆普普通通的星球。它和另外七顆行星一塊兒圍繞著太陽旋轉。這些行星和其它受到太陽引力約束的天體共同組成了太陽系。
  • 中國造:帶「流浪地球」回家!
    《流浪地球》——有人說它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也有人說它是部沒有失望的中國科幻片。隨著影片的走紅,這句臺詞也跟著火了。五個步驟共將歷時2500年,100代人——就問你牛不牛?影片上映前,劉慈欣曾在採訪中表示,雖然「不可能要求第一部就拍的跟《星際穿越》一樣,但中國應該要有自己的科幻大片,兼具文學品質與市場潛力」,他更套用姜文的名句稱,科幻電影要飛著把錢掙了。
  •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發布「四維地球」 國內首個智能遙感雲...
    遙感即是從遠離地面的不同工作平臺上,如高塔、氣球、飛機、火箭、人造地球衛星、宇宙飛船和太空梭等,通過傳感器對地球表面的電磁波輻射信息進行探測,然後經信息的傳輸、處理和判讀分析,對地球的資源與環境進行探測與監測的綜合性技術。
  • 給地球做「CT」
    地球物理,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物理原理來研究地球,通過利用地球內部結構的物理屬性差異來研究其內部構造,使用儀器設備給地球做「CT」。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科學家們建立了一系列地球物理探測方法,這些方法針對地球內部的密度差異、磁化率差異、速度差異以及導電性差異等,分別對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以及電法勘探這些常用的地球物理探測方法。       這些物理屬性怎麼跟地球深部結構對應起來?首先需要將地球深部構造的地質問題轉化為地球物理模型,在這些模型中,地質現象將被上述物理屬性所表徵。
  • 「人類消耗的資源已需1.5個地球提供」
    新華社記者 王橙澄 王新明  「世界上許多地區包括中國,都已出現『生態赤字』。人類消耗的資源已經需要1.5個地球提供,遠遠超過生態承載力。」世界自然基金會淡水項目官員朱迪說,「如果按照現在的發展方式,到2050年,我們需要3個地球來提供人類消耗的資源。」
  • 地球的結構
    大氣層是地球的一層神秘的面紗,風雨雷電在哪一層?飛機在哪一層?無線電通訊設備在哪一層?深入地球內部,猜猜地球裡面有什麼?
  •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小盒科技被曝裁員40%12月20日消息,近日有網友曝光小盒科技,原作業盒子裁員40%,「編程部直接解散,輔導中心、BD是重災區。」對於裁員消息,小盒科技相關負責人在回應媒體時表示,屬於公司正常調整。產品諜報三星Galaxy S11+將搭載定製一億像素感光元件據業內知名三星爆料博主@i冰宇宙 爆料稱,全新的三星Galaxy S11+將要使用108MP超高像素感光元件,同時@i冰宇宙還表示,Galaxy S11+將搭載的三星定製感光元件將被命名為ISOCELL Bright HM1,支持Nonacell技術,9個像素可智能聚合成一個超大像素
  • 孩子一句話,他就整了個「太陽地球和月亮」…
    設計圖紙,購買零件,安裝調試,瀋陽一位家長花了半個月時間研製出一款「日地月三球儀」,這款「玩具」源於兒子的一句「為什麼冬天這麼早就黑了」。「三球儀」 視頻吸粉3萬白色的太陽在中間,地球自轉的同時圍繞著太陽轉,月亮圍著地球轉,這款「日地月三球儀」向人們展示出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的基本原理。
  • 黃大年執著一輩子的事:讓中國人看透地球
    他以「千人」的身份,響應國家號召,回國效力;他以戰略科學家的氣魄,為我國地球深部探測技術運籌帷幄。他似一朵浪花撞擊著夢想的礁石,又像熾熱的熔巖衝出地殼,奔湧燃燒,光芒四射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就是黃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當今中國不可多得的戰略科學家。2017年1月8日,年僅58歲的黃大年因病逝世。半年過去了,他的身影雖已遠去,但他的事跡卻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
  • 孩子一句話,他就整了個「太陽地球和月亮」……
    「三球儀」 視頻吸粉3萬 白色的太陽在中間,地球自轉的同時圍繞著太陽轉,月亮圍著地球轉,這款「日地月三球儀」向人們展示出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的基本原理。兒子的一句話引來父親興致半月造出「三球儀」這麼個大傢伙擺在家裡的確很佔地方,為何要研製「三球儀」呢?
  • 中國給地球「做CT」:讓地殼逐漸變透明 尋找地震規律
    原標題  給地球深部「做CT」(厲害了,中國科技)  為何會發生地震?如何提高地震預測和風險防範能力?地震發生後又怎樣將損失降到最低?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建平介紹,地震被認為是瞬間照亮地球內部的明燈。由於地球內部物質的物理性質不同,其密度、磁性、電阻率以及地震波穿過時的傳播速度和衰減特性存在差異。地震波在地下介質中傳播時會發生反射、折射和透射,儀器接收到這些帶有地球內部信息的信號,經過複雜的科學處理以後,就會得到地下結構,包括地下三維介質的物性、電性、磁性等圖像,科學家在此基礎上就能開展深入的地震科學研究工作。
  • 姜耀輝:探尋巖層深處,解密地球科學
    那麼,如何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降低地質災害的影響呢?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姜耀輝帶我們走進了他的地質學世界,跟隨他的腳步,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個神秘的領域探索其中的奧秘。結緣地質學,潛心做學問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愛是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