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啊~小編想問問,大夥喜歡吃鴨子嗎!?買了鴨子是拿回家自己處理還是在市場叫別人幫處理呢?自己拿回家的就不說了,但是在市場的話就需要謹慎了,為什麼?你看看下面的視頻就知道了!
有沒有被嚇到
還是自己拿回家處理吧
你以為欽州沒有嗎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盤中的鴨肉,美味可口。
鍋裡的黑乎乎的稠狀物就是柏油瀝青和松香,有些無良商販用來脫鴨毛。
如這盤鴨肉是從這裡加工出來的,你還有胃口嗎?
這是浦北縣小江鎮一個加工鴨肉的黑作坊,10月13日凌晨6時,浦北縣檢察院提前介入一起涉嫌加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案件。與公安、食藥、畜牧等部門一起端掉這個黑作坊。犯罪嫌疑人陳某從這裡加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這種食品網絡稱之為「瀝青鴨」、「松香鴨」。
犯罪嫌疑人陳某利用瀝青及松香混合劑黏脫鴨毛,進行加工出售鴨肉,但檢疫部門的專家明確指出,用瀝青及松香混合劑黏脫鴨毛,會使鴨肉產生致癌物質。這些加工過的鴨肉足以造成的食物中毒事故或引起其他嚴重的食源性疾病,對人體的危害很大。
犯罪嫌疑人陳某在現場向辦案人員講述用瀝青及松香混合劑黏脫鴨毛的過程(圖左為浦北縣人民檢察院韋錦高副檢察長)。
陳某交待,他從事此項違法行為已經6年,陳某為節約成本、簡化工序、提高效率,用瀝青及松香混合劑黏脫鴨毛以達到「快速褪毛」、「乾淨褪毛」的目的。然後銷往周邊市場。
鴨子就這樣堆放在地上,感覺好髒。
韋錦高副檢察長要求食藥局、畜牧局、動物防疫監督所等相關單位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收集和保全證據,做好證據固定工作,並現場與公安機關研究案情,對涉嫌罪名、偵查方向、證據收集等進行引導,同時,韋錦高副檢察長還強調,必須做好不符合食品安全產品的回收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
來源微信公眾號:浦檢在線
法律早有防護規定
我國《食品衛生法》第四章第十條寫明:「禁止用瀝青作為各種食品容器內壁的塗料。」早在1952年國家有關部門就發布了《關於防止瀝青中毒辦法》。到了1956年國家有關部門又第二次頒布了《防止瀝青中毒辦法》。《辦法》第十五條規定,工人從事瀝青工作時,要用全副防護用品,人體外露部分要遍塗防護藥膏,並強調說,工作完後必須洗澡。《辦法》第二十條還規定,裝運過瀝青,或者哪怕是裝運過瀝青製品的車輛、船艙等,只要不是專業的,都要進行徹底的清掃和洗刷。
專門查了一下
工業瀝青含有煤焦油等物質,若長期食用或會導致哮喘,甚至會致癌,瀝青去除鴨毛,其殘留物多,瀝青中還含有螢光物質,其中含3.4 苯並(a)芘高達2.5%~3.5% 經科學試驗證明,3.4 苯並(a)芘是引起皮膚癌、肺癌、胃癌和食道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些有毒物質在高溫下容易滲透到禽、畜皮肉,食用這種用瀝青脫毛的禽畜等肉類及其製品會對人體健康帶來潛在危害。若長期食用該類食品,還會影響人的神經系統,並出現神經衰弱、頭昏、記憶力下降等症狀。這種慢性、潛在性的危害不像食物中毒那樣會有急性的臨床症狀表現出來,容易被消費者忽視,但其造成的危害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用瀝青或松香給雞鴨等家禽脫毛的做法早已被有關部門禁止。
小編想說,這種松香瀝青除毛鴨想想也覺得不安全,不要覺得麻煩,為了安全還是拿回家自己處理吧!還有就是,一定要多多查處這樣的小作坊,畢竟吃食的東西,還是安全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