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4種抗氧化劑的測定GB5009.32-2016

2021-02-23 月旭科技

適用於食品中抗氧化劑的測定 。(本實驗樣品為菜籽油樣)

參考標準《GB 5009.32-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9種抗氧化劑的測定》

稱取1g樣品於10ml容量瓶中,用環己烷-乙酸乙酯溶液(1:1)溶解並定容至10ml,超聲10min,待淨化。

GPC儀器型號:月旭 GPC-1600凝膠色譜儀;

凝膠色譜柱:月旭Bio-Beads S-X3凝膠色譜柱,規格25×400mm;

流動相:乙酸乙酯-環己烷(1:1);

流速:5.0 mL /min;

進樣量:5.0mL;

收集時間:14-25min。

將待淨化液經凝膠色譜柱以乙酸乙酯-環己烷(1:1)洗脫,流速5mL/min,收集14-25min流分,將其旋轉蒸發至幹, 再用乙腈定容至2mL復溶溶解,待檢測。

色譜柱:WM-5MS ,30m*0.25mm*0.25μm;

進樣口溫度:230℃;

升溫程序:初始溫度為70℃,保持1min;以10℃/min升溫至200℃,保持4min,再以10℃/min升溫至280℃,保持4min;

載氣:高純氦氣(純度>99.999%);

進樣方式:不分流進樣;

恆流模式:1.0mL/min;

進樣量:1μL。

2.質譜條件

電離方式:電子轟擊電離源(EI)

電離能量:70eV

傳輸線溫度:280℃

離子源溫度:250℃

四極杆溫度:150℃

監測方式:選擇離子監測

溶劑延遲:10min

2,6-二叔丁基-4-羥甲基苯酚(Ionox-100)

2,6-二叔丁基-4-羥甲基苯酚

(Ionox-100)

相關焦點

  • GB 5009.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解讀
    分享|食品論壇網友還原糖檢測心得:1、鹼性酒石酸銅甲液中的硫酸銅的銅離子為此化學反應定量的標物,次甲基蘭為氧化還原指示劑(氧化型為藍色、還原型為無色)。2、此實驗為什麼要在鹼性條件下進行,主要是在酸性條件下,還原糖會形成酯(不具有氧化性或氧化性不強的含氧酸如乙酸)、有機酸(如被硝酸氧化),樣液中的二糖及多糖與澱粉會水解成還原糖,結果可想而知。
  • 原創丨全面解讀《GB2761-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於2017年03月17日正式發布,2017年09月17日正式實施。該標準實施後將替代《GB2761-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2017版(新版)與2011版(舊版)的食品中真菌黴素限量到底有哪些變化,讓食典報帶大家一起來解讀一下。  一   修改了原標準中的應用原則。2011版(舊版)中的「3.5 幹制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以相應食品原料脫水率或濃縮率折算。
  • GB5413.4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核苷酸的測定》解析
    核苷酸是一種存在於母乳中且含量豐富,對嬰兒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營養素,目前在很多國家均被添加於嬰兒配方奶粉中。添加的主要形式有5種:胞嘧啶核苷酸(CMP)、尿嘧啶核苷酸(UMP)、腺嘌呤核苷酸(AMP)、鳥嘌呤核苷酸(GMP),次黃嘌呤核苷酸(IMP)。
  • 制定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是否接地氣(一)
    近期,國家衛人委正在修訂GB 5009.24 -2014《食品中黃麴黴毒素M1和B1的測定》國家標準並開始徵求修改意見,擬將GB/T 5009.22-2003《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的測定》、GB/T 5009.23-2006《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B2、G1、G2的測定》、GB 5009.24-2010《食品中黃麴黴毒素M1和B1的測定》等統一整合。
  • 國抽高頻檢測項目——果茶飲料中乙醯磺胺酸鉀(安賽蜜)的測定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安賽蜜可作為液體、固體飲料、冰淇淋、糕點、果醬類、醬菜類、蜜餞、膠姆糖等中的甜味劑,在飲料中最大使用量為0.3g/kg。安譜實驗根據國標GB/T 5009.140-2003 《飲料中乙醯磺胺酸鉀的測定》,使用CNW Alumina-N SPE小柱(SBEQ-CA1855)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方法檢測果茶飲料中安賽蜜的含量,方法簡單易行,回收率高。
  • 國抽:淘寶傻豬食品廠價批發店被通報,店裡銷售的"甄匯吃"甘草話梅檢出糖精鈉超標!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北京、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廣西、甘肅、青海等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查清產品流向,督促企業採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採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並向總局報告。
  • 【標準】餅乾國家標準GB 7100-2015
    2  術語和定義 2.1 餅乾以穀類粉(和/或豆類、薯類粉)等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糖、油脂及其他原料,經調粉(或調漿)、 成型、烘烤(或煎烤)等工藝製成的食品,以及熟制前或熟制後在產品之間(或表面、或內部)添加奶油、蛋 白、可可、巧克力等的食品。3 技術要求3.1 原料要求原料應符合相應的食品標準和有關規定。
  • GB 50325-2019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標準中TVOC的測定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背景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2016其中有兩條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室內空氣中汙染物增加了甲苯、二甲苯;2.增加了苯系物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的T-C複合吸附管取樣檢測方法,進一步完善並細化了室內空氣汙染物取樣測量方法。
  • 科學家說蘑菇含有天然抗氧化劑 於是我看了看小雞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 11月15日報導,常涉及到健康食品中,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蘑菇就含有這兩種天然抗氧化劑,而且高溫烹調也不會改變它們的效果
  • 內蒙古:食品安全無小事,國頤園店的骨碟因檢出洗滌劑殘留被通報!
    近期,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澱粉及澱粉製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製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
  • 食品中塑化劑的應對現狀
    不久前,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於防控油脂類、酒類食品受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塑化劑)汙染風險的公告,公告的重點是明確了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將風險問題遏制在出廠前,這也表明我國在食品中塑化劑防控方面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將塑化劑汙染問題前置,把事前預防作為重點,進一步降低塑化劑帶來的社會風險。
  • 標準 | (GB/T 39193-2020)環境空氣 顆粒物質量濃度測定 重量法
    環境空氣 顆粒物質量濃度測定 重量法Ambient air—Determina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mass concentration—Gravimetric method標準號:GB/T 39193-20202020-10-11 發布      2021-05-01 實施本標準按照GB/T1.1-2019給出的規則起草。
  • GB/T 39193-2020《環境空氣 顆粒物質量濃度測定 重量法 》正式發布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官網發布2020年第21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公告中顯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
  • 如何區分GB 2760-2014中的食品分類系統與其他的食品分類系統?
    當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的食品分類系統與其他的食品分類系統不一致時,在實際操作中應該如何處理
  •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之一偶氮甲醯胺
    本品自身與麵粉不起作用,當將其添加於麵粉中加水攪拌成麵團時,能快速釋放出活性氧,此時麵粉蛋白質中胺基酸的硫氫基(-SH)被氧化成二硫鍵(-S-S),使蛋白質鏈相互連結而構成立體網狀結構,改善麵團的彈性、韌性、均勻性,從而很好地改善麵製品的組織結構和物理操作性質,使生產出的麵製品具有較大的體積和較好的組織結構。
  • 勿將裝有食品的塑膠袋放入微波爐
    ,直接用食品塑膠袋盛放,帶回家中直接加熱後食用。  實驗:塑膠袋裝食品直接加熱,食品易被增塑劑汙染  為了解這種做法的科學性和安全性,近日我們從某食堂及街邊的餐館購買了10種常見菜餚的製成品,並將其用搪瓷碗「打包」回來進行了測定,這些熟制食品在購買時均為新鮮出爐。
  • 食品中為何使用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允許使用的一種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工業中發揮著護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的作用。通常情況下該物質以焦亞硫酸鉀、焦亞硫酸鈉、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低亞硫酸鈉等亞硫酸鹽的形式添加於食品中,或採用硫磺燻蒸的方式用於食品處理,發揮護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