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養生食材,幫你順利度寒!

2021-02-17 養生堂

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進補有利於趕走秋燥、調養由於疰夏而導致的身體虧虛,但是要「量體裁衣」,講究「三因制宜」。

能食補的先不用藥補,需要藥補的聽從專業醫生建議。

食補適合一般體質但沒有嚴重疾病的朋友,可以起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補的時候注意儘量選擇「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比如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可以搭配成百合金瓜、桂圓蓮子羹、紅棗核桃露等。

秋季氣候宜人,經過炎熱夏日的炙烤後,我們的身體進入了涼爽舒適的恢復期,加上豐收的季節食物豐富,往往一不小心就吃多了,由夏季的「掉膘」環節進入了秋涼的「長肉」階段。

不注重合理的飲食調節而過多地攝入高脂肪、高糖類的食品,容易迅速發胖,並引發心腦血管疾病隱患。

建議適當選擇一些低熱量的食品,如赤小豆、蘿蔔、山楂、荷葉、竹筍、薏米、蘑菇、木耳、豆芽菜等,煮一碗赤小豆薏米水、來一杯山楂荷葉茶,未嘗不是健脾養胃、培補後天的良品。

秋季天氣由熱轉涼,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於生冷,以免造成胃腸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秋季飲食調整要循序漸進,切勿突然進食大油大肉、暴飲暴食。

其次要嚴格把住「病從口入」關,做好食品的清潔保鮮工作,嚴防食品汙染,引發痢疾、腹瀉等。

相關焦點

  • 烏雞湯的做法 推薦三款烏雞藥膳湯幫您養生
    那麼你知道烏雞湯的做法都有哪些嗎?你知道烏雞藥膳是如何做的嗎?今天小編就來推薦給你三款烏雞藥膳湯幫助你健康養生,一起來看看吧。材料:烏雞1隻,花旗參適量,鮮海底椰適量,枸杞子適量。做法1.首先把烏雞洗乾淨然後剁成適量大小的塊狀,放在開水裡燙一下撈出。
  • 小寒養生,這些應節食材、食譜快來收藏!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寒邪侵犯人體會導致發生很多病變,常見的有女性痛經、胃痛等。所以小寒之後,要特別注意人體禦寒。關於禦寒問題,除了外在的衣物保暖之外,通過食物攝入為人體增加更多的熱量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 【邀請函】如何面若桃花,三伏祛溼寒?臺東利群養生沙龍等你來!(免費)
    主題:利群會員三伏養生沙龍你是一個「溼人」嗎?你是個渾身酸痛的「溼人」嗎?為什麼夏季過敏、浮腫頻發?為什麼那麼容易腹瀉?7月29日,利群&桃花姬養生沙龍——三伏祛溼寒,我們比你更懂你!這個夏天,一起愛自己!
  • 小寒·養生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今年的1月6日,小寒節氣到達,開始進入最冷模式,此階段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避寒,寒氣是很多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中醫講:寒性凝滯,則使經脈氣血阻滯不通,不通則痛。寒性收引,會令筋脈拘攣抽搐,關節屈伸不利。而現代人普遍陽氣不足,這個時候艾灸補陽就如雪中送炭了。《內經》曰:「諸寒收引,皆屬於腎「。冬天氣溫驟降,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
  • 中醫說養生丨大寒到,如何寒中求「生」
    《靈樞•本神》上說:「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意思是,順應自然規律來養生保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大寒節氣中我們要如何養生呢?「俗話說『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冬主寒,春多風,春陽屬肝,其性升發,在此冬春交季之時中醫養生當以防風禦寒為主,並配合通陽調肝以順應陽氣初升之勢。」
  • 冬季養生:寒為冬令主氣,警惕寒邪致病
  • 冬日養生 | 來,一起幹了這碗續命湯!
    前段時間驟然降溫讓很多人措手不及所謂被窩以外的地方都像是遠方能夠吸引打工人爬起來的動力除了工資大概就是一碗熱騰騰的續命肉湯了今天大廚分享三款熱湯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心頭好~羊肉性溫熱、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脾,在《本草綱目》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
  • 明心養生|你是不是怎麼減肥都小腹很大?
    1、衝、任、督三脈起於胞宮,「一源三歧」:即人體的生命點,人體經脈氣血正常運行的源頭。任脈:有統領全身的陰經和調節五臟的作用;督脈:有總督全身各陽經和調節六腑的作用;衝脈:有總領全身氣血,根據任督的調節,營養五臟六腑全身經脈。
  •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裡有一份節後養生指南等你查收!
    春節過後,春天的腳步漸近,萬物復甦的季節正是養生的好時候。今天醫生特別交代分享適合春天的食材和養生食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收藏起來,吃好喝好才能增強體質!適合初春仍寒之時進食。枸杞子山藥粥【用料】枸杞子20克、山藥30克、糯米50克。【做法】將枸杞子、山藥和糯米同放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開後改小火慢煮半小時至米熟爛,放溫服用。【功效】枸杞子養陰益腎柔肝,山藥健脾益腎祛溼,糯米溫中和胃,共為養肝益腎,健脾和中。適合春季寒溼之時食用。
  • 素養時光 | 冬至最宜補益五臟,芋頭扣豆腐和青稞紅棗粥滋補有度
    飲食應滋補有度,配以行氣、消滯、健脾、理氣之品,避免蠻補而傷脾敗胃。天氣寒冷容易引發胃腸不適,消化功能下降,芋頭能開胃,促進腸道疏通,增強免疫力,消炎鎮痛。豆腐味甘性寒,是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清潔腸胃。脾胃不好的朋友還可以在烹飪時加點香氣馥鬱、溫中祛寒的桂皮,讓養護脾胃事半功倍。
  • 冬季滋補養生必不可少的3款蘿蔔食譜
    所以大家肯定很想了解的就是怎麼吃蘿蔔最養生,下面為大家推薦3款蘿蔔養生食譜。排骨蘿蔔湯食材豬小排兩條,白蘿蔔半根,鹽適量,姜適量,白醋3滴做法1、將豬小排洗淨,剁成段;2、白蘿蔔去皮,切成塊功效蘿蔔排骨湯的功效包括涼血止血,開胃健脾等,是人們補氣補血的最佳冬季養生食譜。 冰糖蘿蔔
  • 實用帖|「耳聰目明」你需要這三款養生保健法
    下面為大家推薦兩個可以「耳聰」的中醫養生保健方法。風府穴位於後髮際正中直上1寸,用雙手掌掩耳,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輕輕叩擊風府穴附近36次。再用食指塞耳竅,壓耳門,快速放開各3次。堅持此法,有增強聽力、醒腦通竅的作用,能防治頭暈、耳鳴、耳閉、腦鳴等疾患。
  • 冬季養生,推薦5款茶,或能增強肝功能,為健康保駕護航
    現在天氣相對比較寒冷,而進入冬季,其實也是養生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這段時間內,要做好保暖的工作,而且要注重調節飲食和作息,幫助促進體內寒氣的排出,
  • 【冬季養生】——小黃姜粉,事半功倍!
    冬天睡前泡個腳,可以疏通活絡、改善血液循環,又能暖身驅寒,不會有腳冰睡不著的情況,可謂是一個舒適的養生方法
  • 冬季養生五款食療方 治療風寒感冒很有效
    1、補陽祛寒
  • 【社會·提示】七種秋季養生菜品推薦
    秋天氣候乾燥,人體抵抗力較弱、易感冒,今日小嘉為您推薦七種秋季養生菜品,一起看看吧。
  • 飲食 | 立秋後注意養生,四款潤肺湯水必備
    立秋嶺南地區,不同於中原,因常年高溫潮溼,使得廣東人喜愛冷飲、涼茶,加之常年吹空調、缺乏運動、熬夜等習慣,非常容易導致脾虛夾溼、內寒外熱或上熱下寒的體質。尤其既往有老肺病,反覆咳嗽、咳痰的人群,更易在此時發作、加重,故「養生」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可盲目。初秋之時,仍當以補氣健脾化溼為主,尤其神疲乏力、口粘口苦、面部油膩、消化不良、大便粘膩者適用,如食用黨參小米粥、山藥黃精粥、芡實糊、黃芪燉雞湯等。
  • 養生之道 寒氣入體四肢發冷,冬季如何驅寒?
    養生之道本欄目作為海銀財富名醫養生全國巡演活動後的延續,將分享名醫的養生Tips,讓您了解更多養生方法和資訊。
  • 陳皮養生|冬天祛溼就喝陳皮冬瓜排骨湯
    最近幾年,加入養生行列的人群越來越多。一到冬天,大家更是對養生特別關注,但現在的快節奏生活,伴隨著熬夜、缺少運動、工作壓力大等情況讓人們體內的溼氣越來越重,也「養生道路」就越來越困難。這時,我們就要善於利用身邊的食材,幫助身體達到祛溼的效果。而富含鈣質,清熱祛溼又利尿消腫的新會陳皮冬瓜排骨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養生食材「黑豆」的食療方法, 具體養肝補血, 烏須黑髮的功效!
    每一種食物都有著它的營養價值以及養生的方式和方法,大家要懂得去利用,去合理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