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年記憶(二)​與祖國同脈相承的過年記憶(安東石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2021-02-24 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

與祖國同脈相承的過年記憶

我踩著八十年代的尾巴出生,來到黃河邊的農村。兒時的過年記憶,仿佛泛黃的舊相片,帶著一絲模糊的土牆房背景,只有那鮮紅的鞭炮紙和瀰漫在空氣中的硫磺,仿佛提醒我吃肉的日子到了。

那個九零年代初的農村,家家戶戶炊煙嫋嫋,人們沉浸在吃飽穿暖的幸福中。孩童時代,過年期間奔跑在塵土飛揚的土路上,嘴裡含著幾分錢的糖塊,羨慕著其他家庭孩子的新鞋,一起爬樹放鞭炮,等著天黑父母把我們一個個領回家。年三十的家裡,難得家裡多炒了倆菜,配上剛煮好的水餃,仿佛一天的奔跑疲倦,都化作吃飯的動力,狼吞虎咽。

我媽回憶起來,笑著說我是個「急嘴子」。如果太熱吃不到嘴裡,小時候的我會急的哇哇大哭,現在想起來,仍會心一笑,那應該是飢餓感帶來的掙扎吧。

二零零六年,家裡發生了大事,我們終於在石油小鎮上買房了。十萬零八千的購房款,我親眼看著父母從包了三四層的存錢包中拿出一張張存款單。那一年,過年的餃子等著從廚房端出來,我湊在媽媽煮水餃的鍋邊,心中沒了著急吃飯的感受,多了一種學習成績不好的焦慮。央視春節晚會依舊笑聲連連,歌聲一片。透過鏡頭,我也渴望著外面的世界,渴望著脫離父母奔波的生活狀態。

仿佛感受到了我的心結,那個年代的祖國,也忙著辦奧運,做貿易。小鎮周邊逐漸冒出一些代工廠,小企業,仿佛召喚著還未成年的我。

再後來,我跑到長江邊的大學讀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近千公裡的回家旅途,在火車的咣當聲中,逐漸靠近。思念著家裡的飯菜,想念著過年的鞭炮聲。無奈家裡仍舊不富裕,父母雙鬢染白,眼睛深邃。年輕力壯的我,吃了那口過年的餃子,更想著未來工作的壓力。

如今,我已經在伊拉克駐紮了八年。這期間,結婚生子,家庭滿員。回憶過年的心結,仿佛祖國發展的一個縮影,見證著改革開放後的國富家強。

今年依舊在伊拉克過年,夜色漸濃,思鄉更甚。思念祖國故土,想念的,是父母親手包的可口水餃,是家鄉過年裝的紅色燈帶,是親戚串門說的方言祝福。面對伊拉克夥伴的新年祝福,而立之年的我們坦然共賀。站在異國他鄉,擁有的,是助力重建帶來的榮譽,是國家背書帶來的底氣,是民族復興帶來的自豪。

今年在伊過年依舊熱鬧非凡,同胞歡慶。恍惚間,我又仿佛奔跑在兒時玩耍的土路上,衝著一幫夥伴大喊,「等我長大了,我要當工程師,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作者宮龍龍,現就職於安東石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內容略有修改)

相關焦點

  • 伊拉克國家公司宮龍龍 與祖國同脈相承的過年記憶
    ‍‍‍‍‍‍‍‍‍‍‍    我踩著八十年代的尾巴出生,來到黃河邊的農村。兒時的過年記憶,仿佛泛黃的舊相片,帶著一絲模糊的土牆房背景,只有那鮮紅的鞭炮紙和瀰漫在空氣中的硫磺,仿佛提醒我吃肉的日子到了。    那個九零年代初的農‍村,家家戶戶炊煙嫋嫋,人們沉浸在吃飽穿暖的幸福中。
  •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關於紅年桔的酸甜記憶,就是新年的感覺…
    進了臘月,超市裡掛滿對聯等春節飾品,把我的思緒又拉回到上世紀80年代,童年過年的趣事記憶猶新。我對過年的記憶,總少不了年桔的影子,記下它,就記下了那又酸又甜的歲月……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年桔計算著吊掛的個數買,花生瓜子計算著幾家親戚來拜年買……我在人頭攢動的小鎮街邊蹦蹦跳跳,跟在媽媽後面總想著啥時候能有東西吃。年貨買回來後,媽媽第一時間把它放到灶頭上的掛籃裡,說不能偷吃,要等到新年那天。於是,我便天天看著日曆牌數日子,坐在灶頭前一邊燒火一邊咽口水,想著紅紅的年桔,那酸酸甜甜的滋味似乎已經充盈滿腹。
  • 記憶中的幸福年
    「穿新衣過大年,炮竹聲聲辭舊歲」這是我記憶中過新年的難忘影像。
  • 【牛年大吉】我的過年記憶(二)
    再起鍋炒糖汁,加少許水,白糖,炒至金黃,再加入適量澱粉水,攪拌均勻,澆在飯上,我記憶中的甜味——甜飯便製作完成了。     記得第一次做甜飯,從天微亮時分,出門採購食材,到精心準備,擺上盤底,再到漸漸日落燈明,蒸鍋裡的香味溢出。一天時間,一碗甜飯,蒸飯、炒糖、加澱粉水, 因為從來沒有自己做過這個,難免有些手忙腳亂,但我還是成功的將這抹甜味製作出來。
  • 【我記憶中的年味】與父親一起春節的記憶
    儘管大年的腳步如飛而至,但沒有感覺,只是在心底的一角偶爾泛起幾十年前的過年記憶。如今,急切盼過大年的意識已隨父母過世,不會再有什麼希冀,更多的只是年近黃昏的隱憂。但與父母一起春節的日子永遠不會忘記,就像一壺老酒密封在記憶深處,存放時間越久,會越醇越濃。我的老家是廬江北面的一座老鎮。記得那是2010年的春節,在外二十多年,那年難得有機會回家過年,與妻攜子同父母歡聚在一起,也是一樁幸事。
  • 獨家記憶 | 年味就是媽媽燒的八寶醬丁…
    關於過年,每個人都有屬於他的獨家記憶。
  • 尋味|記憶中那些必備的年菜
    在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裡年味兒是有著非常深刻的記憶
  • 我的商城,我的家!
    點擊上方緣在商城關注我喲!
  • 年味|不同年齡層的獨家「大年記憶」
    年味是無論老幼一到春節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就會自然想起的包含貼春聯、放鞭炮、壓歲錢、看春晚等等活動的「大年記憶」。        今天讓我們走進不同年齡層的「大年記憶」,分享不同代人眼中的春節真意。在「30、40後」看來,春節代表著辭舊迎新。
  • 「我和國旗同框」拍照「打卡」,從化花式表白祖國
    國慶節期間,從城大街小巷國慶氛圍濃厚,我區各特色小鎮旅遊景區更是人頭湧湧。我區西和萬花風情小鎮、西塘童話小鎮、南平靜修小鎮更設有「我和國旗同框」合照點,吸引了前來旅遊的遊客市民爭相「打卡」留念。為慶祝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國慶期間,西和萬花風情小鎮在西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設置 「我和國旗同框 」 合影打卡點,眾多市民和遊客紛紛在 「 我和國旗同框 」 前 「 打卡 」。大家排起長隊,爭相與國旗合影,為祖國送去最誠摯的祝福。
  • 跟我一起記憶世界各國國旗
    【小課堂學問大好方法學知識之地理篇】前面我們教大家用諧音法、主圖案故事編聯法、顏色法去記憶各國國旗,但有些國家的國旗看上去非常相似,有些國旗沒有主圖案,只有顏色區分。像這些國旗又如何來記憶呢?一招記憶:相似的國旗放在一起記憶,混搭故事編聯法依然好使!
  • 楊黎敏:過年記憶——放炮
    要說最能表達過年氛圍的還是放炮。
  • 【最美全家福】定格溫馨畫面,曬出你的幸福,珍藏最珍貴的記憶(二)
    曬出你的幸福,珍藏最珍貴的記憶,讓全家福成為圖存記憶中最美的一抹色彩,方寸眾生,瞬間永恆!投稿郵箱wlxsyxx@126.com,照片請備註學生班級姓名和文字介紹。三年級二班     趙俊陽【全家福寄語】家,是心裡永遠也不熄滅的燈;家,是夢裡那座燃著炊煙的木屋
  • 年味是藏在味蕾記憶裡的歡愉
    2月4日-5日,我院舉辦購年貨、助脫貧,過喜慶新年的第二屆年貨節。黨委副書記蔣運蘭、醫院副院長樊效鴻、總會計師李芳出席本次年貨節開幕儀式。醫務部、護理部、營養膳食科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本次開幕式。     樊效鴻致開幕辭。他講到為積極響應國家「就地過年,溫暖身邊」的號召,減少職工在商場購買年貨的風險。
  •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徵文丨劉思晨《年味春節·美食記憶》
    一到過年,天氣轉寒,樹枝上也結上了一層冰霜,紅紅的燈籠也上了枝頭。窗外,黑色的帷幕已拉下,絢麗的煙花在綻放;家中,新春的快樂已到來,過年的氛圍在空氣中醞釀:煙花爆竹的刺鼻味,滿桌菜餚的噴香味。對聯上,未乾的墨也散發著獨特的墨香味。吸入鼻中,心中湧動著說不出的高興,光只坐著,都是一種享受。一盤盤菜被端上餐桌,一個個紅包映襯著歡樂的笑容,拜年的話語承載著無限的歡樂告訴人們:過年了!
  • 新年第一天,小明的紅包被偷了!快速記憶之情景故事法
    今天我們講解一種特別常用的記憶方法——情景故事法。
  • 「炸年糕」,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那遙遠的小村莊,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無論時過多久,那份深情的記憶時刻那樣清晰;無論行走多遠,只有家鄉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媽媽做的炸年糕。那是一種酥嫩香甜的味道,那是一種家鄉特有的味道,那是一種飽含媽媽濃濃愛意的味道,那是一種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 義工 母親節獻禮,「香港旗袍記憶」義工服務圓滿結束
    4月30日,在母親節將臨之際,香港旗袍會與香港家庭福利會、港漂圈合作舉辦「香港旗袍記憶」,為9位65歲以上的婆婆捐贈旗袍及提供戶外拍攝服務,留下美好回憶
  • 2016年初迎開門紅 三一石油籤首個億元大單
    新年第一天,三一石油智能裝備(以下簡稱「三一石油」)傳來好消息:三一石油首套出口委內瑞拉壓裂機組已於近日正式發貨。
  • Evernote創始人:保存人類記憶,一直在路上
    作為Evernote的創始人,斯泰潘一生都致力於解開人類記憶之謎。他對研究人類記憶的熱忱可以追溯至他的青年時代,那時,蘇聯還沒有解體。那個年代正處在資訊時代的前夕,網際網路、電腦的研究進行得如火如荼。然而,斯泰潘的腦海中卻在醞釀著另外一場技術革命。1970年末期到1980年初的蘇聯搖搖欲墜,面臨解體崩塌。出於對人類文化、藝術、歷史的熱忱,斯泰潘深刻意識到保存人類記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