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認為,冬日主「藏」,所以固腎澀精和潛養心氣非常重要。本品氣味香潤可口,具有健脾胃、益心腎、補虛損之功效,「固澀」與「潛養」作用均十分明顯,為家庭常用的冬季養生湯品之一。本湯品對防治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也有一定作用,亦可用於脾胃虛弱或心腎不交或腎虛諸症的食療。
【材料】芡實30克,蓮子30克,豬肚500克,紅棗10枚,生薑3片。
【做法】芡實、紅棗(去核)、蓮子(去芯)洗淨,用清水浸泡20分鐘;豬肚翻轉洗淨,再用生粉反覆揉擦乾淨,洗淨;然後將芡實、紅棗、蓮子一齊放入豬肚內,與生薑一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2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即可(豬肚可撈起切為條形狀拌醬油佐餐)此量可供3~4人食用。
【功效點評】芡實性平,味甘、澀,《本草綱目》說它能「止渴益腎」,《本草從新》則認為它「補脾固腎,助氣澀精」。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它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蓮子功能健脾養心,與芡實合用,可協調心腎功能。豬肚即豬胃,性溫味甘,功能補虛損、健脾胃,《本草經疏》認為它「為補脾胃之要品」,《本草圖經》指出它能「補羸助氣」。紅棗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合而為湯,共奏健運脾胃、協調心腎、平補虛損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