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泰銘醫話今天講的是:針刺熱病的五十九穴臨床體會。
原文:「所謂五十九刺者,兩手內外側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頭入髮際一寸傍三分(《靈樞》無分字)各三,凡六痏;更入髮際三寸邊五,凡十痏;耳前後口下(《靈樞》作以下)者各一,項中一,凡六痏;顛上一,囟會一,髮際一,廉泉一,風池二,天柱二(《甲乙經》原缺囟會至天柱諸穴,今按《靈樞》經文補之)。
譯文:所謂針刺熱病的五十九穴是,兩手指端內各三穴(少商、中衝、少衝),兩手指端外側各三穴(少澤、關衝、商陽),左右共十二穴。
手五指間本節後各一穴(後溪、中渚、三間、少府),左右共八穴。在足趾間也同樣各有一穴(束骨、足臨泣、陷谷、太白),左右共八穴。
頭部入前髮際一寸,上星穴兩旁各有三穴(五處、承光、通天),左右共六穴。再上行入髮際的中行向後三寸處的兩側,各有五穴(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左右共十穴。
耳前後各一穴(耳前聽會,耳後完骨,兩耳計四穴),ロ下一穴(承漿),項中一穴(啞門),共計六穴。巔頂一穴(百會),囟會一穴(囟會),前髮際一穴(神庭),後髮際一穴(風府),廉泉一穴,左右風池二穴,左右天柱二穴。總共為五十九穴。
「五十九」穴的臨床體會
針刺熱病的五十九穴是臨床實用的穴位。在熱病高熱,面紅目赤可指端少商、中衝、少衝,少澤、關衝、商陽,穴位放血。一方面有祛除熱邪瘀血作用。另一方面有診斷病的所所屬筋脈的病情;
針刺後溪、中渚、三間、少府,快進快出,有明顯降低體溫的作用;
針刺束骨、足臨泣穴放血、陷谷、太白,有減緩抽搐的作用;
針刺左右,五處、承光、通天,十五度向百會方向進針,治療高熱頭痛;
針刺兩側,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治療小便灼熱不通;
針刺兩測耳前聽會,兩側耳後完骨,承漿,啞門,百會,治療高熱昏厥,昏迷;
揉按囟會,針神庭,風府,治療抽搐;
針刺廉泉,左右風池,左右天柱治療口乾口渴。
但運針要根據實際病機,神態,病情的進展變化,相互組合和配合泰銘手針,以及全身穴位治療疾病。
泰銘醫話,改變思想,創造未來,健康人生超百歲。
LULU出版,加州洛杉磯郵寄,29.9美元。(郵費自理)
中國出版,山西太原郵寄,12元。(郵費自理)
電子版,9.9元。
www.zzqdm.com
www.zhangzequan.com
山西廣濟中醫糖尿病防治研究所附屬山西廣濟醫院
國內諮詢電話: 0351-4426736
15235131918/段主任
國際諮詢電話:001 626 566 1969
Michelle 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