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有人說,如果身體裡面有溼氣的話,和薏米粥就可以祛除溼氣。還是在喝薏米粥的時候,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如果方法不得當起不到去除溼氣的作用。這樣喝紅豆薏米粥,溼氣反倒會越來越重,那麼怎樣喝薏米粥使溼氣會越來越重了?
原因一:紅豆其實是赤小豆
赤小豆才是真正意義上能利尿祛溼的,由於也是紅色的,所以也稱之為紅豆。外形與紅豆相似而稍微細長。一年生草本植物,赤小豆主要用於中藥材,常與紅豆混用,具備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等功效。
原因二:薏米不能直接煮
薏米可以祛溼,但它的寒性太重了,如果直接煮會傷脾,建議把薏米炒一下,減輕它的寒性。
除此之外,想要真正去除溼氣,還要了解溼氣的來源,從根本上遠離溼氣,要不僅僅靠一碗紅豆薏米粥很難根治溼氣!
要想祛溼先要健脾!
脾是後天之本,中醫講,陰陽五行中脾居正中,屬土。所有的生物都長在土地,脾相當於大地,可滋養萬物,身體各器官都有賴脾的滋養來生長。脾的正常運轉能保證氣血充足,各器官和四肢都受其滋養,可抵抗病毒入侵;如果脾弱,則體弱,不能抵抗外來的病毒,人自然就會生病。
這樣喝紅豆薏米,溼氣反倒會越來越重!
鯽魚
鯽魚有很好的健脾利溼作用,身體浮腫、容易口渴、食慾差、容易睏倦的人吃鯽魚可以健脾,緩解這些症狀。
茯苓
茯苓久服百病除這是藥王孫思邈對茯苓的評價,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茯苓對身體十分有益。茯苓也具有健脾的功效,同時還具有利水滲溼的功效,對治療脾虛腹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這樣喝紅豆薏米,溼氣反倒會越來越重!
玉米
又名包穀。味甘,性平。有補中健脾,除溼利尿之功。可用於洩瀉,痢疾等病。
粟米
又名小米,味甘鹹,性微寒。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腎之功。用於脾腎不足所致的納食少,煩渴,反胃嘔吐及病後體弱等。
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如果想祛除溼氣的話,一定要用合理的方法。這樣喝紅豆薏米粥,溼氣反倒會越來越重,在喝薏米粥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而且同時還要補充一些其他方面的營養,這樣身體才會逐漸恢復健康。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