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急性中腦頂蓋症候群

2021-02-23 醫脈通神經科

中腦頂蓋症候群即Parinaud症候群,又名丘腦底蓋症候群、四疊體症候群,通常以雙眼同向垂直麻痺為主要特徵。Neurology雜誌報導了一例急性發作的中腦頂蓋症候群病例,並附上了患者面部照片,以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種疾病的臨床表現。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82歲男性,既往有房顫病史,服用利伐沙班但依從性不佳,由於突發雙側上瞼下垂而就診。體格檢查可見雙側上瞼顯著下垂(圖1),瞳孔位於中線上,直徑固定為中等大小,無對光反射,但調節反射有反應;垂直方向的眼球運動受損,上直肌麻痺較下直肌更明顯,並有向上凝視輻輳性眼球震顫。

圖1  雙側上瞼下垂

患者雙側可見眼瞼下垂,並嘗試通過額頭皺眉肌的活動睜開雙眼。中央尾側亞核的梗死可導致雙側上瞼提肌的功能障礙

患者的MRI則顯示雙側丘腦內側和動眼神經核梗死,與Percheron動脈梗死表現一致(圖2)。基於患者的病史,推測其腦梗死為心源性病因導致。

圖2  腦部MRI掃描結果

患者MRI的DWI序列顯示雙側動眼神經核和丘腦內側區域的梗死灶,與Percheron動脈的梗死區域相對應

Percheron動脈(又稱丘腦旁正中動脈)是大腦後動脈P1段的分支,為雙側丘腦腹內側區域和中腦嘴部供血。該區域梗死的典型表現是垂直凝視麻痺、記憶障礙和意識障礙三聯徵。

1. 臨床表現

中腦頂蓋症候群常由中腦四疊體上丘部病變引起,主要表現為眼的聯合運動麻痺,以及無法自主向上和向下運動。查體可見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可有眼瞼下垂或退縮、復視,特別是有核部病變患者;還可出現瞳孔異位、視乳頭水腫、輻輳痙孿及退縮性眼球震顫等。通常由佔位性病變所引起,如中腦四疊體瘤、松果體瘤、丘腦腫瘤及腦幹血管病變等。

2. 解剖基礎

在腦幹中,中腦背側的上丘是眼球垂直運動的反射中樞。上丘的上半部分管理眼球向上運動,它發出的纖維至兩側動眼神經核中,主管上直肌和下斜肌的神經元;上丘的下半部分管理眼球向下運動,它發出的纖維至兩側滑車神經核和動眼神經核中主管下直肌的神經元,從而使兩眼做出向上或向下的運動。

參考文獻:

[1] Emily Swinkin, Esther Bui. Teaching NeuroImages: Acute Parinaud syndrome[J]. Neurology 2017;88;e164-e165. 

[2] Navas-Alcantara MS, Castilla-Guerra L, Álvarez Suero J, Carmona González E. Percheron artery syndrome. Med Clin (Barc). 2015 Aug 21;145(4):184.

相關焦點

  • 典型病例:雷公藤中毒
    典型病例:雷公藤中毒 很多朋友都認出了圖中的植物是大名鼎鼎的雷公藤。
  • 讀病例: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導致的急性腎衰竭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 (ARF)[非甾體抗炎藥導致的急性腎衰竭]b. Volume depletion c. Rhabdomyolysis-induced ARF [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導致的急性腎衰竭]d.
  • 提醒:前往中東地區注意防止傳染中東呼吸症候群
    中東地區(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約旦、阿曼、科威特、葉門、伊朗)、歐洲(義大利、法國、英國、德國、希臘、荷蘭、尼德蘭)、非洲(突尼西亞、埃及、阿爾及利亞)、亞洲(馬來西亞、菲律賓、黎巴嫩)、北美洲(美國)等22個國家報告了確診病例。截至目前,所有中東地區以外國家報告的首發病例均有中東地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 解讀 | 中東呼吸症候群
    病毒學家從他的肺組織中分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即第6種已知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據沙烏地阿拉伯衛生部門通報,2020年截至12月20日,中東地區已累計報告65例中東呼吸症候群病例,主要來自沙烏地阿拉伯(60例),死亡20例,病死率為33.3%。典型病例常呈現發熱、咳嗽和氣短等症狀,在檢查中經常發現肺炎表現,胃腸道症狀如腹瀉等也有報導。
  • ​典型病例分享:黑斑息肉症候群
    >概述:黑斑息肉症候群(波伊茨一耶格症候群,Peutz 一Jeghers syndrome )又稱色素沉著息肉症候群,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約50 %患者有明顯家族史。息肉在小腸(在空腸、迴腸和十二指腸)中常見,在小腸(在空腸、迴腸和十二指腸)外還常見於胃、大腸和其他部位,包括腎盂、支氣管、膽囊、鼻道、膀胱和輸尿管。胃腸道息肉可能導致慢性出血和貧血,並引起反覆的阻塞和腸套疊,需要重複的剖腹手術和腸切除術。在兒童時期,皮膚上的色素沉著表現為深藍,在口腔、眼睛和鼻孔周圍,在肛周區域和頰黏膜上。手指上的色素沉著是很常見的。在青春期和成年期,黃斑可能會消失。
  • 【健康宣教】寨卡病毒或會引發格林—巴利症候群 (機率為1/4000 症狀嚴重時可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研究人員介紹,3類證據證明在這一地區傳播的寨卡病毒引發了格林——巴利症候群。首先,格林——巴利症候群病患數量在寨卡病毒疫情爆發後上升了20倍;其次,90%的病患在感染寨卡病毒約1周後出現這一綜合症;最後,研究者排除了在該地區同樣普遍的登革熱病毒會引發格林——巴利症候群發病率上升的因素。
  • 病例分析:什麼是胡桃夾症候群(左腎靜脈壓迫症候群)
    病例回顧患者諮詢諮詢疾病:尿蛋白3+,左腎靜脈受壓病情描述:
  • 病例學習:四疊體性中腦周圍蛛網膜下腔出血
    中腦周圍池性蛛網膜下腔出血(PSAH)的典型特點是以腦幹前方為中心的中腦周圍池出血。通常認為 PSAH 的病因是非動脈瘤性靜脈出血,故呈良性病程。然而因為此類病例罕見,目前為止我們對其仍知之甚少。來自華盛頓大學的 Wallace 等向我們展示了 3 例四疊體池性 PSAH,此文發表於 15 年 10 月的 Clin Neurol Neurosurg。        在 106 例非前循環動脈瘤性 SAH 病人中,有 17 人為腦幹前 PSAH,3 人為四疊體池性 PSAH。
  • [精選] 帕金森病"比薩症候群"怎麼治療?
    ,從背部看有些類似於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的形狀,國際帕金森病專家稱之為比薩(Pisa)症候群。它是帕金森病的一種常見和經常致殘的併發症,不典型帕金森症患者也可能出現這種表現。雖然帕金森病專家對Pisa綜合症沒有一致的診斷標準,但大多數醫生將脊柱向外側彎曲約10度以上定義為脊柱側彎。需要在站立和仰臥位進行放射治療才能對Pisa症候群進行診斷。
  • 今日病例:蹠疣冷凍後繼發復發性區域疼痛症候群
    近期,韓國翰林大學的 Chung BY 在 Ann Dermatol 上報告了一例蹠疣冷凍治療後繼發複雜性區域疼痛症候群的罕見病例,現介紹如下:
  • 清肺消炎丸——防治中東呼吸症候群的「秘密武器」
    自MERS發現以來,包括沙特、韓國、阿聯、英國、法國等在內的國家報告了至少10起聚集病例,多發生在醫院和家庭。此次韓國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的多數病例為醫院感染。——根據目前已知的病毒學、臨床和流行病學資料,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已具備一定的人傳人能力,雖然大多數第二代病例發生在醫務人員、在院的其他病人或探視的家屬,尚無證據表明該病毒具有持續人傳人的能力,但應警惕社區傳播的可能性。
  • 病例:不典型腦弓形蟲感染怎麼辦?
    Neurology Clinical Practice 雜誌發表了一例由義大利學者 Ferlazzo 等人報導的神經系統弓形蟲感染的病例。
  • 闢謠:只有胸痛才是冠心病,醫生提醒:這8個不典型症狀也可能是
    冠心病的心絞痛發作,還有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胸痛。1、部位:多位於心前區、胸骨後,範圍有手掌大小,有時後界限並不十分清楚。只要你的症狀和以上五條類似,請及時就醫,不是心絞痛發作就是急性心梗。冠心病還有8個不典型症狀
  • 罕見病例:膽囊切除後的Mirizzi症候群
    1989年,Csendes等根據是否有膽囊膽管瘻及內瘻造成膽管壁損傷的程度分4型:I型為膽囊管或頸結石嵌頓壓迫肝總管,又叫Mirizzi症候群原型;II型為膽囊膽管瘻形成,瘻管口徑<膽總管周徑的1/3;III型為膽囊膽管瘻形成,瘻管口徑>膽總管周徑的2/3;IV型為膽囊膽管瘻完全破壞了膽總管壁。那麼問題來了,膽囊切除後還會發生Mirizzi症候群嗎?
  • 今日病例:舌頭長黑點是為何?
    據悉,此病在有色人種中相當普遍。一些研究報告顯示,非洲裔美國人的患病率高達 33%。發病年齡從 10 餘歲到 20 餘歲不等。許多病例報告提示此病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不過這似乎尚未得到證實。舌部色素性菌狀乳頭極少與系統性疾病有關,例如血色素沉著症、鐵缺乏症、迂迴性線狀魚鱗病和硬皮病。有報導顯示,此病皮膚鏡下可表現為典型的玫瑰花瓣樣外觀,色素沉著主要位於舌尖和邊緣,且在乳頭中心逐漸褪色。
  • AJNR典型病例 : 假性蛛網膜下腔出血
    圖1-3:橫斷位非增強 CT 掃描顯示大腦彌散性低密度,灰白質分界不清,腦溝模糊,蛛網膜下腔及腦池密度增高。Effacement of sulci and appearance of increased attenuation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25–35 HU) within cisterns and subarachnoid spaces診斷要點:彌散性低密度影;灰白質分界不清;腦溝模糊
  • 病例挑戰:雙側尾狀核頭對稱性病變
    圖2.尾狀核頭一般由3支動脈供血,外側豆紋動脈(大腦中動脈分支)、前側豆紋動脈(大腦前動脈A1分支)以及Heubner回返動脈(大腦前動脈A2基底部、A1-A2交界或者A1末端)。這例患者CTA檢查提示右側大腦前動脈A1缺如,雙側大腦前動脈為左側A1共幹(圖2),考慮為房顫導致心源性栓塞左側A1,影響了雙側Heubner回返動脈,隨後栓塞再通。隨著繼續的抗栓治療,患者症狀進一步好轉。
  • 處女膜閉鎖:如此典型病例,你遇到過幾例?
    病例討論處女膜閉鎖屬於處女膜發育異常,主要因為泌尿生殖竇上皮未能向前庭部貫穿所致。處女膜閉鎖臨床表現為青春期或青春期後無月經來潮。由於處女膜閉鎖,經血無法排出,最先表現為陰道積血,並逐步出現宮腔積血,部分可出現輸卵管積血和腹腔積血,導致腹腔感染和子宮內膜異位症。
  • 【頭條】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
    診斷為「右眼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予鹽酸左布諾洛爾滴眼液、醋酸潑尼松龍滴眼液滴眼,並予醋甲唑胺片口服治療。1周後複查,眼內壓:右眼10 mm Hg,左眼16 mm Hg,右眼角膜後沉著物完全吸收,房水閃輝陰性。停用全部藥物。1個月後複查,眼內壓:右眼15 mm Hg,左眼16 mm Hg,雙眼角膜清澈,未見角膜後沉著物。
  • 西藥二:巴比妥類急性中毒時,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本公眾號每天為您推薦執業藥師中、西藥每科各五題。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藥考無憂!本題答案:A巴比妥類急性中毒的直接死因是深度呼吸抑制 。搶救措施:①洗胃、導洩等排除毒物;②呼吸中樞興奮藥、鹼化尿液,促進藥物由腦脊液、血液和尿液的排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