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熟了,誰還能吃上噴香風脆的麥(mei)煎餅?

2021-02-26 沂蒙地三鮮

回老家的路上,看到一片片的麥田漸漸變黃了。

是的,麥子快要熟了,軋麥(ga mei)的季節快要到了。

書面一點,叫麥秋。

麥收,是很累很忙的農活。三夏大忙,「搶收」夏糧,足以說明。

過去,軋麥用鐮刀,左手攏麥,右手拿著鐮刀軋麥,一刀下去,嗤楞楞響。

軋幾步,就用麥秸兩頭一纏,做成繩子,把軋下的麥子捆起來,老家都叫「捆成個」。

軋麥,一下兩下還覺得有趣。但是軋下去,一連軋好幾天,那就不好玩了。

麥芒扎手扎胳膊,麥鏽粘身,刺撓痒痒不說,有的還皮膚過敏,身上起紅疙瘩。

而且,軋麥時,要始終弓著腰,低著頭,太陽在頭頂,又熱又累又渴,有時候為了搶時間,顧不上吃飯。

軋麥有講究,一要趁早,那樣麥穗麥稈上還有露水,潮乎點,不扎手。

二要快,麥熟一晌,收割不及時就「熟掉頭」了。麥熟季節,強對流天氣多,一旦麥子被颳倒了,或者連陰天麥子發芽,那就麻煩了。

三要平,軋麥子的時候,鐮刀要端平,儘量放低,那樣麥茬低,也好耕種。

軋完麥子,要用膠車子或者地排車拉倒自己的場裡,曬乾。

打麥的時候,最早用牲口拉著碌碌壓,或者花錢用拖拉機拉著鐵碌碌打。

這個時候,拖拉機一邊轉,一家幾口就拿著鐵叉挑麥子,讓壓得充分點。

隨後,就是挑出麥秸,用木鍁揚場揚出麥粒。

這個時候,木鍁接觸地面的「嘟嘟」聲此起彼伏,格外悅耳。

然後,拉著石碌碌,把「麥餘頭子」,也就是剩餘的麥穗,一遍遍地打出來,再揚場,確保麥穗裡的麥粒全部出來。

剩下的就是曬麥子了。下午,趁熱把幹透了麥子裝進袋子裡,運回家垛起來,封好,這才算顆粒歸倉。

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老百姓用幾身汗水、幾多血汗錢換來的。

新麥子下來了,農活再忙,家家戶戶都要用新麥子烙煎餅,或者蒸饅頭,犒勞一下辛苦的自己。

洗麥子,到機房磨糊子。天剛蒙蒙亮,娘就在鍋屋裡支起鐵鏊子,自己蹲在那裡,一邊燒火,一邊在滾燙的鏊子上烙煎餅。

有時候,用篪子沾著糊子攤。有時候,用手拿著糊子團滾。

速度要快,攤、滾要均勻,這樣烙出的煎餅又薄又脆。

不這樣,要麼熟不均勻,要麼厚薄不均不好吃。

遇上不好的天氣,鍋屋裡的煙出不去,裡面看不見人,嗆得喘不過氣。

烙煎餅這活,真的是煙燻火燎啊。

新麥子糊子,新麥秸燃料,薄如紙圓如月黃如酥的麥煎餅,聞起來噴香,吃起來風脆,不用卷菜,也不用就菜,一連幾個吃下去,肚子撐得飽飽的!

在老家,麥子是唯一經過秋冬春夏四季的農作物,經歷風霜雪雨,能不好吃嗎?

娘在鍋屋裡烙卷餅,我坐在門口吃煎餅。那場景,想想都溫馨。

現如今,在老家,很少有烙煎餅的,鏊子被掀起來,靠在牆根,也多年不用了。

娘年齡大了,不能烙煎餅了。

人們都去超市裡買那種長方形的機器煎餅,雖然是面做的,但是沒有那股子麥香了,吃起來已經沒有那種感覺了。

縣城裡也有賣用鏊子烙的石磨煎餅,但不是新麥子做的,味道也差遠了。

麥子熟了,誰要是能吃上新麥子做的煎餅,那該多有福啊!

吃不夠的麥煎餅,喝不夠的家鄉水……

圖文皆為原創,請關注「沂蒙地三鮮」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韓國美食趣談:蔥煎餅
    鋪上滿滿的蔥,澆上面糊,在放了油的平底鍋上煎的蔥煎餅和一碗東東酒是絕配。近來因為掀起旋風人氣的米酒,蔥煎餅的專門店多了起來。拿著筷子,咽著口水等著蔥煎餅邊上變得焦黃的趣味也挺特別的。添加了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蔥和蛋白質,以及鈣含量豐富的海鮮的蔥煎餅,一張就能讓人營養均衡。新鮮的海鮮,蔥以及麵糊一塊兒煎的話,噴香的氣味和酥脆的滋味,多個人一起吃才更有滋有味,氣氛也更高漲。煎一張餅卻常常有好幾個人跑來,就連燙都忘到了腦後,吃得一下子碟子就見底了。煎餅的人也同樣在等著邊兒變得焦黃,然後把餅子翻甩到空中,再用平底鍋接住,煎餅的樂趣可想而知。
  • 又到割麥時節:一個關中90後的記憶斷章
    割麥那幾天最害怕的就是變天,每天晚上大人們都要準時收看天氣預報,晚上蹲在各家門口吃飯時,相互交流的也是天氣信息。往往麥子收到下午,看著西邊的厚雲壓過來,大風也呼呼刮起來,大人們就著急了,如果趕在下雨前割不完麥子,來年吃的就是發芽的小麥。「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那個時候誰還管熱不熱,累不累,大人們一把一把地割好麥子,然後一捆捆地紮成麥個子扔在地裡。
  • 官方提醒:你一直吃的可能是「假全麥麵包」!這些陷阱千萬注意!
    全麥麵包是用全麥粉製作而成的,包含了麥子的麩皮、胚芽以及胚乳部分,但市面上賣的所謂全麥麵包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麥麵包。
  • 節令兒:麥子生日
    要打趣人無緣無故做好吃的,經常這麼說:「不節不令兒的偷嘴吃,真是個饞嘴老婆!」節令兒的發音很特別,「令」一定要有個兒話音,而且土話聽起來是個「榮兒」的感覺。莫不是應該叫「節榮兒」?從詞語含義上來說,叫「節令」是最恰當的。民間的節令兒只存在於民間,黃曆上沒有。比如剛剛過去的正月十一是「莊稼生日」,而今天的正月二十一是「麥子生日」。這些節令兒主要在北方農村盛行。
  • 麥子烘焙坊:幸福味道的麵包
    2012年,得到芬蘭和美國一家基金會的支持,慧靈開設了全省首家社會企業——麥子烘焙坊,為智障人士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也標誌著慧靈正式邁開探索社會企業的步伐。·主要原料:全麥粉、黑麥粉、BAS酸麵包液、雜糧、核桃、橄欖油、無鹽牛油等
  • 突然很想吃雞蛋煎餅,尤其是學校門口的煎餅攤子|雞雞雞雞
    好像是星期一那天,突然特別想吃雞蛋煎餅,就決定說這周「一年N道雞料理的專題」就是它了,誰說我們只能從雞下手,雞蛋也是雞呢!
  • 西葫蘆煎餅:專治不吃菜的小孩
    我只能呵呵,因為小芒果根本不愛吃飯,哪天我特地給他做的飯如果能被他多吃一兩口,我就謝天謝地了!小芒果尤其不愛吃菜,煮麵條的時候給他加一點青菜雞蛋進去,對雞蛋他沒意見,卻總是極其細緻地檢查每一根麵條,對麵條上沾的任何一點點蔬菜,都要指出來:「媽媽,這裡有菜菜!」不過,我用西葫蘆做的煎餅,他卻吃得香。
  • 央視曝光真假全麥麵包,還能長期買麵包吃嗎?
    9月3日,央視公布調查結果發現,通過對市場上銷售的13款標稱「全麥」的麵包產品進行調查發現:僅5款產品符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所說的「真全麥」標準;有4款產品以全麥粉為主料,但同時添加了小麥粉成分;其餘4款實則以小麥粉為主料,全麥粉僅佔10%以上。
  • 看看你吃的煎餅有多髒?
    工作這麼忙,誰有時間天天做早飯吃啊,路邊這一個個煎餅攤子可是解救了不少上班族,來個煎餅果子,有菜有蛋有薄脆,吃著還挺香。可是有個問題不知道您想過沒,煎餅裡加的「薄脆」是哪兒來的?真的是煎餅攤主自己做的?那樣您就too young too naive啦~(很傻很天真啦~)。
  • 專題 | 麥子廚房鹹香口味食譜
    為了保證第一時間查詢到食譜,請置頂麥子廚房公眾號,以及添加麥子廚房微信客服:「 maizikitchen 」。
  • 此煎餅非彼煎餅,美式煎餅撩起你的味蕾 | 麥田國際文化體驗課【2017年第22、24期】
    (若要煎餅厚點,可在加入多點麵糊,香蕉也是這時加入)煎餅表面開始冒泡,邊緣變幹時翻面。5.Pile the pancakes and put fruit and maple syrup on the top.把煎餅一層一層壘起來,在頂部放上水果和楓糖漿。
  • 看看你吃的煎餅有多髒?
  • 原來巴赫長著一張「大煎餅」臉!好想一口吃掉啊!
    很多網友看了表示不敢吃,畢竟這是大巴赫啊! 做巴赫煎餅大神內森·希爾茲(Nathan Shields),,是美國塞班島才華橫溢的插畫家和數學老師。他平時除了畫畫和上課,最喜歡給家人做煎餅。 利用自己專業的插畫技巧,他創作出了既美味又令人驚訝的煎餅,還有MJ、David Bowie系列,吃過的人都覺得自己和偶像更近了!
  • 食:從「食不果腹」到「吃出健康」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生活上的頭等大事,從粗茶淡飯、到美味佳餚,從吃飽、到吃好、到吃的健康,70年飲食之變,為莒縣人帶來了唇齒舌尖的幸福感和生活中的獲得感。莒縣城陽街道壩上村 戴維慶:那時候野菜,春天樹頭剛發出的嫩芽,柳樹葉擼了吃,摻著糊餅子,推糊子烙煎餅,還有豬牙草割了吃。新中國成立那年,年輕的戴維慶被分配到農場工作,吃上了「公家飯」,但也只是僅僅填飽肚子。莒縣城陽街道壩上村 戴維慶:我剛出去的時候當工人,一個月65斤還是70斤穀子,幹了兩個月支出來一百多斤,拿回家貼著正好,那春天剛剛夠,要不然的話就沒得吃。
  • 美麗山林,清潔會稽:麥子公益紹興會稽山撿拾之行
    不過,咱們麥子公益的小夥伴可不會被這一點小困難打敗。這不,就在上周六(8月18日),他們來到了浙江紹興的會稽山日鑄嶺古道,沿著竹林密布、曲徑通幽的山林古道進行公益撿拾活動。本次活動隊吸引了68位「公益大使」參與,他們包括55位麥子金服投資人和其家人,以及5位麥子金服的工作人員。與以往不同,對於本次活動,工作人員特地安排了視頻直播。
  • 傳統老手藝走俏 地瓜煎餅供不應求
    如今,機器煎餅的出現,基本上取代了手工煎餅,各種食材和花色的煎餅也取代了地瓜煎餅的地位。在市場上,地瓜煎餅已經很少見了。而五蓮縣街頭鎮下官家溝村有一對夫婦堅持做傳統手工煎餅十年有餘,而且還做出了名堂。在街頭鎮下官家溝村的一條小巷裡,秦緒偉夫婦開了一家煎餅坊已經走過了10多年的光景。走進平房內,是一個小型的煎餅加工生產車間。
  • 【驚呆了】看看朝陽醫院微生物科的檢測結果,這樣的煎餅你還敢吃嗎?
    工作這麼忙,誰有時間天天做早飯吃啊,路邊這一個個煎餅攤子可是解救了不少上班族,來個煎餅果子,有菜有蛋有薄脆,吃著還挺香。可是有個問題不知道您想過沒,煎餅裡加的「薄脆」是哪兒來的?真的是煎餅攤主自己做的?那樣您就too young too naive啦~(很傻很天真啦~)。
  • 樂活家|論有顏好吃的時蔬雞蛋煎餅,劉濤輸給了我
    就算食量依舊,不過想想過去7天長得肉,你還吃的下去嗎?不過,餓著不吃可不是什麼好主意,特別是早餐,小心結石!那麼問題來了:吃點什麼才能果腹又不給體重添亂吶?劉濤前不久在微博上曬出的一整套早餐,其實就是正確答案了。
  • 做一盤清朝人的時鮮:屌絲煎餅
    可那會迷戀葫蘆娃啊,看不上這長不成葫蘆的匏瓜,長成一個葫蘆,多有型啊。我曾給我姥姥說我想要一個葫蘆,然後她不知打拿弄來一隻小匏瓜。。真是我親姥姥~我楞是沒見過藤上結出過葫蘆來(葫蘆兄弟不算),我見的,都是些又笨又大的匏瓜。。匏瓜可以涼拌、可以做匏瓜面、做煎餅、老了可以做水瓢,小城裡的人,誰種那中看不中用的葫蘆做什麼。
  • 蕾絲花邊的煎餅你吃過嗎!45萬網友在看這個小夥賣早點
    △李乾峰和妻子的婚紗照然而,對於煎餅爐上的這番手藝,有人質疑小夥是「蛋糕師改行做煎餅的」。為此,記者1月13日聯繫上了這位花式煎餅攤主李乾峰。小李是95後,從 2017 年開始在小區擺攤做煎餅,一開始只是想踏踏實實做生意,沒有想到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