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送茶禮,古已有之。飲茶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好飲茶者更有「寧可終身無酒,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很多人認為喝茶有諸多好處,可以刮油、解酒,百利而無一害,這是真的嗎?生活中有哪些關於喝茶的誤區呢?
喝茶的水溫是至關重要的事情,茶水溫度介於56℃-60℃,對健康較為有利。因為食管黏膜容易受到慢性熱損傷,損傷後會增大癌變風險。尤其是愛好抽菸喝酒的人,如果喝熱茶(65℃以上),則會損害食道抵禦酒精與尼古丁毒素的能力,患癌風險更高。
除了水溫,喝茶的量也是值得關注的一點。
一般來說,對於有喝茶習慣的健康人,每日用茶可在12克左右,分3-4次衝泡較合適。愛喝茶或是飲食油膩的人可適當增加。孕婦、兒童及神經衰弱、心動過速的人要少飲茶或不飲茶。
患有胃潰瘍的病人。茶葉中的茶鹼會影響胃酸的分泌,影響潰瘍的癒合,從而加重病情。
便秘的人也不宜飲茶。茶中的鞣酸和咖啡因等物質能減少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同時有收斂作用,減緩腸管蠕動進而誘發便秘,長期便秘者飲茶需注意。
兒童和孕產婦不太適宜喝茶。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可能影響身體對鈣、鐵及其他一些營養物質的吸收。可能影響身體健康及兒童生長發育。
正服藥的人不宜飲茶。茶葉中鞣酸會與含多種金屬離子的藥物或含生物鹼藥物,在胃中結合生成難以溶化的化合物,服藥後若飲茶過多,影響藥物吸收。
對於大麥茶,大家一定不陌生,大麥炒製成焦黃,熱水衝泡後就可以得到一杯麥香濃鬱的養身茶了。大麥味甘、性平,有益氣調中,消積去脹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治療米、面類食滯不化者。
不適宜人群:大麥有回乳作用,哺乳期的女性不宜飲用。
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適合胃部脹滿、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狀的人服用。冬令進補時,在滋補品中佐以少量的陳皮,也可使之補而不膩。另外,燉肉煲湯時,稍稍加入一兩片小小的陳皮,在增加風味的同時,也可有理氣解膩的功效哦。
不適宜人群:陳皮溫燥,氣虛體燥、陰虛有熱者慎用。
山楂酸酸甜甜,深受女生的喜愛,山楂泡茶尤其擅長消化油膩肉積,還可用於血脂異常的輔助治療。但其實大家有所不了解的是,生山楂和焦山楂在功效上還是有些區別的。生山楂長於消食散瘀,焦山楂長於止瀉止痢。大家可根據自己的症狀來選擇喝生山楂茶還是焦山楂茶。
不適宜人群:脾胃虛弱、胃酸過多等消化系統系統疾病人群,不宜過食山楂茶。另外山楂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所含的有機酸有收斂和收縮子宮的作用,所以,孕婦們切不可貪嘴。
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適合胃部脹滿、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狀的人服用。冬令進補時,在滋補品中佐以少量的陳皮,也可使之補而不膩。另外,燉肉煲湯時,稍稍加入一兩片小小的陳皮,在增加風味的同時,也可有理氣解膩的功效哦。
不適宜人群:陳皮溫燥,氣虛體燥、陰虛有熱者慎用。
從傳統中醫角度,綠茶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腦、防蛀固齒、消脂解膩、解毒作用。飯後一杯綠茶已不再是「中年大叔」的標配,所謂「保溫杯裡泡綠茶,油膩煩惱遠離你」。
不適宜人群:綠茶偏涼,含有咖啡鹼,脾胃虛弱、睡眠不佳者慎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