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家庭聚餐點菜會含蓄一些,而親朋聚餐為了顯得大方容易點多。在制止餐桌浪費的大背景下,建議大家適當「欠三分」,儘量「光碟」,不夠再加。至於是N-1還是N-2,要看餐館的菜量。
聚餐菜品搭配很有講究,我的經驗是用相對健康的菜品「佔位」。比如涼菜,我會以清淡少油的素菜為主,比如蘸醬黃瓜、涼拌秋葵等,搭配一些低脂冷葷,比如醬牛肉、海蜇皮。
然後點一份相對爽口的湯水,比如菌湯、雞湯(撇油),喝一碗湯也可以佔點肚子。
上菜順序也會影響食量。中餐的習慣是先上葷菜、再上素菜,菜上齊了再上主食,這個順序吃起來很不健康,常常是已經吃飽但不知不覺又吃了幾口。
你可以告訴服務員,葷菜素菜一起上,有一兩個熱菜就可以上主食了。
葷菜是宴席的硬通貨,但常常比較油膩,像粉蒸肉、東坡肉、烤羊排這樣的菜點一兩個即可。
我一般更青睞清蒸魚、白灼蝦,其次是禽類的雞鴨鵝,然後才是畜肉(豬牛羊等),通常會選擇相對不那麼油膩的瘦肉。
素菜可以解油膩,但要避免油膩的做法,比如乾鍋菜花;也要避免油膩的品種,比如燒茄子;還要考慮到「隱形」的主食,比如土豆、山藥等。
我常常選擇的品種如上湯菠菜/娃娃菜、白灼廣東菜心/芥藍、蒜蓉西藍花、清炒荷蘭豆/蘆筍等。
其他菜品適當點綴一下就足夠支撐一大桌人的飯量了。可以聽聽服務員對菜量的建議,這很重要。
如果你是請客方,象徵性地問問客人「大家覺得夠嗎」,一般都會說「夠了夠了」。
如果你是被請方,當主人點菜偏多的時候要及時善意勸阻,主人一般還要堅持個把回合,你要繼續勸阻,直到形成「沒點更多菜不是主人小氣」的良好氛圍。
最後服務員還會問:喝點啥?佐餐飲料最好選擇茶、蘇打水、無糖飲料或瓶裝水,儘量少喝含糖飲料或鮮榨果汁。
絕大多數餐館允許客人自帶飲料,可以到旁邊的便利店買了帶過去。
聚餐時間越長吃得越多,喝酒也容易過量。因此建議大家少飲酒,不勸酒,飯局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如果不夠盡興,不妨轉場去喝茶、喝咖啡繼續聊天。
以上這些竅門雖然不能保證你吃不胖,但一定可以幫助你控制發胖的速度。如果你沒有吃不胖的基因,記得增加運動量。飯後劇烈運動不利於健康,可以在飯前運動1小時,輕裝上陣無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