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打邊爐」的好料,這個鎮種了上萬畝……

2021-02-26 微柳江

中共柳州市柳江區委宣傳部主管

柳州市柳江區融媒體中心主辦

關注我,請點擊「微柳江」

冬季寒冷,

最幸福的事,

莫過於和親朋好友圍坐一桌打邊爐,

吃著滾燙的食物,

聊著生活和工作的瑣碎,

舌尖翻動間,

心和胃頓時朗潤了起來。

在南方,

用新鮮茨菇打邊爐,

更是一道獨特的美味!

近日,寒風肆虐著大地。清晨,當人們還流連在溫暖的被窩中時,在柳江區百朋鎮,三三兩兩的村民開著三輪車,套著長筒水鞋,戴著帽子、手套……全副武裝地穿梭于田連阡陌間,採挖、清洗、搬運茨菇,一派火熱場景,給冬季沉睡著的萬畝荷田添了一股生機。

種了十幾年茨菇的五九村村民覃美嫩,當天和丈夫出門有點晚,來到自家茨菇田時,附近有些村民已採挖了好幾袋的茨菇。但茨菇的採挖期較長,所以他們也並不著急。下田、站好、彎腰,將手掌打開,插入茨菇植株周邊冰冷的泥水裡,再用力一抓、一提,植株根須掛著的五六個肥碩果實便瞬間破泥而出,收穫的喜悅讓覃美嫩和丈夫相視而笑。

「今年種了3畝茨菇,現在還剩幾分田就全部採挖完了。」樂觀的覃美嫩早年家中因病致貧,如今通過夫妻倆勤勞的雙手,早已實現了脫貧。「開春我們還要種蓮藕。」

百朋鎮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是全國最大的雙季蓮藕產區,種植面積約3.2萬畝。每年7、8月份,當地很多村民會在藕田裡套種茨菇,改變單一的種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同樣是五九村的覃美論和丈夫兩個人種植了10畝茨菇。「我有6畝茨菇是套種蓮藕的。」覃美論說,今年茨菇畝產有2000斤左右,採挖過程比挖藕輕鬆容易得多,而且村裡就有人收購,在家門口就能把茨菇賣掉。

韋善用,百朋鎮當地人,從九十年代初就開始在村裡收購茨菇。「我每年都在村裡收茨菇。現在一天收13000斤左右,收購價每斤1.3元左右。」收購點的工人正忙著衝洗、挑選茨菇,並將茨菇打包裝袋。韋善用則忙著給茨菇過稱,計算總價錢。據他介紹,茨菇收購價按個頭大小來定,小的7、8毛一斤的也有,目前主要銷往柳州、南寧等區內各城市。「預計茨菇可以收到春節前,元旦過後,茨菇收購價格可能會漲到兩塊左右。」近三十年的收購經驗,讓韋善用對茨菇市場行情有了自己的預判。

據了解,通過引進新品種、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百朋鎮的茨菇個大、個頭均勻、產量高、澱粉含量高、口感好,吃起來粉甜、香嫩、易消化,深受消費者喜愛。今年,百朋鎮茨菇種植仍以套種蓮藕為主,種植面積有10000畝左右。(江淼)

【來源微柳江   轉載請註明出處】

校對:羅春宇

編輯:黎海燕

審核:姚森友

感謝您的關注,這裡是柳江官方政務微信公眾號「微柳江」

1、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微柳江」(或者 lj7217492)-關注

2、點擊文章標題下面的「微柳江」-關注

3、點擊文章的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關注

4、點擊樹形圖,長按二維碼識別-添加關注

投稿郵箱:jinriliujiang@163.com

報料電話:7212213/7210768

相關焦點

  • 佔地面積5.3畝!威遠這個鎮全面開啟這項重點工程...
    威遠縣城鄉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包括嚴陵、連界、高石、鎮西、山王5個鎮各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及配套收集、轉運設施。目前,山王垃圾壓縮中轉站已全面開工建設。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垃圾清運速度。
  • 大叔種90畝韭菜,最多一天收入5萬多:拒絕出售韭菜花
    在當前這個季節,韭菜花是很多人喜歡吃的一種美食,買回家之後,用石臼搗碎拌入適量的食鹽,想想都令人流口水。然而這一大片的韭菜花卻無人採摘,不知留著有什麼用途。顏大叔就是這片韭菜地的主人,他自初中畢業後就開始種韭菜,到今年已經有40多年的種植歷史了。
  • 怒江這個地方6000畝雲木香喜獲豐收!
    初冬瀘水市古登鄉俄奪羅村村民三羅益與其他村民一起趕往臨江公路邊的收購點出售雲木香現場稱重,現場結算三羅益家的12袋雲木香就地拿到8600元三羅益說:「要是種玉米,一年辛辛苦苦幹活,也就吃飽肚子,沒有什麼經濟收入。種雲木香,既保護環境,又有經濟收入,大家積極性很高。」
  • 關注 | 上舉鎮畲腦村:番薯幹曬出「一片金光」,傳統工藝制出好「錢」景
    立冬過後,上舉鎮畲腦村小畲村民小組的田間地頭、各家房前屋後,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村民們在家中削、蒸、晾、曬番薯,家家戶戶忙著製作番薯幹。上舉鎮畲腦村村民 黃健珠:(曬蕃薯幹)先刨皮,然後切條,切了以後焯,焯了以後曬三天,曬了以後再蒸,蒸了以後再曬6天左右就可以了。(曬這麼久)因為蕃薯幹糖分多,最後打包(就可以出售了)。
  • 海門悅來鎮裴蕾村:香沙芋艿致富村民
    近年來,悅來鎮裴蕾村通過大力推廣香沙芋艿種植,讓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踏著英雄的足跡」今天走進悅來鎮裴蕾村。
  • 農場視界:牛奶種番茄,一畝收益5萬
    在今年疫情之下,還真有人逆勢而行,種出了牛奶番茄,而且批發價都能賣到7元/斤,一畝收益5萬元!湖南的劉龍飛投入了20個左右的大棚,經過4年的歷練與摸索,他終於種成了牛奶番茄。他培育的牛奶番茄,是用貨真價實的牛奶來培育的。
  • 南盛種植這東西 兩萬多元一畝 咩情況?去片…
    爆料&合作請加小編微信YFsoco電話13377661050  近年來由於黃龍病不斷蔓延,雲城區南盛鎮10多萬畝沙糖桔逐漸減產失收
  • 黑龍江墾區絕產面積80多萬畝,罕見暴雪!秸稈拋撒還田水稻增產200斤?
    日前,黑龍江齊齊哈爾市龍沙區明星村水稻收割現場傳來喜訊,與去年相比較,今年水稻籽粒大,殷實飽滿,稻稈粗壯堅挺,畝產可達1200多斤,每畝平均増產200斤,全村6000畝水稻,將增產120萬斤。白狼有話說:1200多斤,不還田也有部分農友能達到這個產量。不過根據文中地點,地方的地,管理上可能和農墾有些差距,平均畝產1000斤也是有可能。在這裡不是說對地方有偏見,是的確存在差異。
  • 【高安人物】鄔書龍:百畝田地為我撐起一個家!
    我們一家五口人,上有患長期慢性病的70多歲的老母,下有2個兒子——大兒子20歲在南昌讀大三,小兒子14歲在讀初二。原本我們應該是一個不愁吃穿的幸福家庭,可是自從小兒子7歲那年患上腎病綜合症,我們這個家就一直被錢所困擾。為了看病,我們到南昌,下廣州,不停地在各大醫院奔跑。在用去了幾十萬元之後,前兩年,兒子的病情總算穩定下來。
  • 城事|萬畝桃園賞花節開幕!一大撥美圖來襲,德州人速速收藏!
    即使正經歷著倒春寒黃河涯的桃花也依然迎風怒放4月7日德城區黃河涯鎮第十一屆
  • 10月28日 渭南塬上那些事
    2記新起點幼兒園第七屆冬季運動會@豐原鎮新起點幼兒園:為豐富幼兒的戶外活動,增強幼兒體質,豐原鎮新起點幼兒園全體師生,滿懷喜悅的心情,以精神飽滿的姿態,歡聚一堂,隆重舉辦2016年冬季親子運動會。一年來, 先後爭取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10萬餘元,硬化村道400多米,解決了村民出行難問題。為村上10餘戶貧困戶爭取到精準產業扶貧資金3萬元,促進種養殖產業發展,新發展種植獼猴桃200畝,花椒120畝,增加了農戶收入。
  • 敦煌萬畝防護林被砍,背後是什麼公司?老闆又是誰?
    近日,關於敦煌陽關林場萬畝防護林被砍伐事件被推上了熱搜,引起了很多媒體的關注。
  • 紅糖加點料,病毒全趕跑,專治冬季常見病!
    在寒冷的冬季,一杯溫熱的紅糖姜水,不僅可以驅寒暖胃,還是治療感冒的好幫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紅糖的妙用,紅糖加點料,病毒全趕跑,專治冬季的小毛病!紅糖的功效與作用從中醫的角度看,紅糖"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溫補是它的益處。紅糖能夠快速補充體力,有中氣不足、食欲不振等情況的人,日常生活中,可以嘗試適量飲用紅糖水。
  • 福鬥村村民劉必順:幹部的好作風給我帶來了好福氣
    池園鎮鎮紀委書記林敬濤帶著福鬥村主任劉銳清一行,來了解劉必順最近的生活情況。「多虧你們幫忙啊,前一段西瓜、板慄南瓜及時賣掉了,收入了4萬多。」劉必順說,昨天剛進城,給老家在外地的媳婦買了一身新衣服,她可高興了。劉必順今年45歲了,由於家庭經濟不好、文化低,一直相不上對象。
  • ​ 一畝園種出十畝田的效益
    (圖文:杜建輝 王臨榮)「今年胡蘿蔔出地價格每公斤1元,我們家種的5畝已經全部訂出去了,這兩天正在僱工人趕時間挖呢。」10月15日,和碩縣蘇哈特鄉蘇哈特村村民劉先才和妻子正彎著腰快速拔胡蘿蔔,地裡整齊擺放著拔出來的胡蘿蔔。工人們正在進行分揀、裝袋。
  • 冬季增加免疫力吃什麼好,吃五種食物增強免疫力
    因為寒冷天氣的影響,冬季是疾病的高發季節,很多人在冬季的時候經常生病,所以在冬季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要提高自己身體的免疫力
  • 魯山瓦屋鎮:香菇成產業 村民好就業
    瓦屋鎮黨委書記陳永坤站在新建成的香菇大棚前,興高採烈地向村民們介紹著香菇基地的前景。
  • 連續多天的強降水 : 溪頭 織篢鎮部分村莊受淹
    記者李甜:「我現在在陽西縣織篢鎮谷圍村委會的西韶村,我現在所站的位置是西韶村的一條村道,在這條村道的兩旁都是已經被淹沒的農田,現在水位大概已經到了我膝蓋的位置,你看我的雨靴已經全部被淹沒了,最深的大概就是那個電線桿的位置,這個電線桿已經有三分之一的位置沒入了水中
  • 麻陽洲上村:385畝小芫荽俏銷八方
    洲上村村民忙著收穫芫荽滕代芳、江友蓮是洲上村3組最有名的芫荽種植戶,每年種植近2畝多,只見他倆在沙土地裡用鐵鏟把香菜根部的土壤鏟松,再將綠綠的芫荽拔出來,清除雜葉、除掉根部的土壤後,一把一把地紮好。滕代芳介紹:「近期,正是芫荽銷售季,我們每天可以摘百多斤芫荽,現在的售價是七塊錢一斤,每年可帶來4萬多元收入。」
  • 古藺縣馬蹄鎮,橙橘之鎮!2017.12月
    馬蹄,解放前為第二區馬蹄鎮,解放后街村設鎮,周圍農村設鄉,屬於第七區管轄,1953年撤銷鎮的建制併入馬蹄鄉,1956年併入白沙區,1958年建馬蹄公社,1991年撤區並鄉設馬蹄鄉,2017年2月撤鄉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