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網絡語言為啥就不能進詞典

2021-02-07 環球網

原標題:網絡語言為啥就不能進詞典

網絡語言並非都是膚淺的,經時間淘洗,網絡語言的精華會留下來。不少網絡詞語頗有意蘊,反映了年輕人的精神狀況。

網絡語言進入詞典會損害漢語純潔性?近年來,如此質疑不絕於耳。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近日的調查顯示,89.6%的受訪者會頻繁接觸網絡用語,66.9%的受訪者平時會使用。57.5%的受訪者認為網絡語言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必然產物,62.1%的受訪者建議將有意義和創意的詞彙收進詞典。

雖然人們對網絡語言的「容忍度」在不斷提高,但依然有很多人以「捍衛漢語」立場批評網絡語言「入侵」。將新詞寫入詞典,就意味著將其經典化,進入了規範詞的序列。其實,我們沒必要對「生猛」新詞大驚小怪,網絡語言進入詞典是語言發展的趨勢,不僅不會損害漢語本身,還會助其與時俱進。

人們早已熟悉「古老」並至今仍在使用的網絡用語。「斑竹」「灌水」「樓主」「菜鳥」這些網絡流行詞最早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那時很多人還沒「觸網」。進入新世紀,中國網民人數激增,如今已將近7億,其中多數是年輕人。追求時髦、好奇、有創造力是年輕人的天性,在青年網民的推動下,網絡語言「走紅」是必然的。如今,很多過去不上網的中老年人也玩起了微信,也接納了網絡生態下孵化的新語言。

網絡語言並非都是膚淺的,經時間淘洗,網絡語言的精華會留下來。不少網絡詞語頗有意蘊,反映了年輕人的精神狀況。比如,「囧」字在2009年前後特別流行,本意為「光明」,但在網上成了表達「鬱悶、無奈」的意思。年輕人要釋放壓力、但又不想散布戾氣,便可採用這個形狀可愛且內涵豐富的字。

網絡新詞也是網民集體智慧的結晶,造詞方法和經典詞語一樣,或來自典故,或通過簡縮、變形。比如,「打醬油」「躲貓貓」「戰五渣」「快到碗裡來」等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同樣是表示無奈,「呵呵」「然並卵」「十動然拒」「城會玩」等詞來自變形或縮寫。一些詞不僅在網上被使用,還進入了年輕人的日常生活。

即使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詞語,也曾經是遭到質疑的新詞、怪詞。比如,「社會」「政治」「階級」「經濟」這些詞都來自外語,是日本用漢字翻譯西語的成果。網際網路文化也給漢語帶來類似的變更,面對新事物的衝擊,理應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固步自封反而有損漢語的博大和兼容。

相關焦點

  • 薦讀丨又一中式英文「Add oil」進牛津詞典,網友展開創作模式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      中式英文也會進入權威詞典,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就是一個最知名的例子。
  • 班班推薦:常用在線詞典
    輸入一個詞,它會列出所有收錄該詞的在線詞典。城市詞典 urban dictionaryhttps://www.urbandictionary.com/urban dictionary中文譯名為「城市詞典」,是一個美國在線俚語詞典,該詞典收錄了很多常規詞典裡面查不到的流行英文俚語俗語,中國的網絡流行語「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會死)」就被收入其中。4.
  • 《國家通用手語詞典》正式出版發行
    圖為《國家通用手語詞典》
  • 中式英文「Add oil」進了牛津詞典!中國網友興奮表示:double click 666
    昨天,一條微博熱搜讓小E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式英文add oil進牛津詞典# 是真的!
  • 《韋氏詞典》九月新收250多詞語,以後「網絡噴子」的標準譯文是Troll
    對於不斷納入新詞語的作法,《韋氏詞典》副主編Emily Brewster表示,目的是為了將語言分類,同時時刻關注它的變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詞,就需要發現它們,並明確這些詞的意思。這樣,人們就能有地方能找到他們所需要的信息。她還表示,將這些新詞彙加到詞典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些詞已然成為英語的一部分,屬於美國當下積極活躍的詞彙。
  • 聾人好消息:《國家通用手語詞典》及APP介紹
    《國家通用手語詞典》及APP介紹:手語是我國聽力殘疾人使用的特殊語言文字,國家通用手語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補充。
  • 好書分享:孩子擴展英語詞彙的神器《DK兒童圖解同義詞詞典》
    語言是思想表達的工具,決定一個人英語水平的很大程度是對英語同義詞的掌握,這些多達上千個同義詞極大豐富了我們想表達的各種意思。但是因為語言差異問題,我們中國人對同義詞基本沒有概念,給孩子用的英語同義詞詞典更是少之又少,《DK兒童圖解同義詞詞典》幾乎是唯一的選擇。書中很清楚的說明了為什麼要學同義詞,比如「little girl, small girl"到底有什麼區別,真是非常實用。
  • 牛津詞典:今年實在選不出年度詞彙!網友們也按捺不住了!
    每年年底,國際各大詞典都會推出自己的「年度詞彙」。11月9日,《柯林斯詞典》公布了今年的年度詞彙——「封鎖」(lockdown)。然而,面對不同尋常的2020年,《牛津英文詞典》卻犯了「選擇困難症」……△牛津年度詞彙報告封面:前所未有的一年每年,《牛津英語詞典》都會評選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年度詞彙,但今年,《牛津英語詞典》卻表示,沒有辦法用一個詞彙來概括2020年,因為他們實在是選不出來。
  • 今日分享:日英在線詞典
    日英在線詞典: 楽しい Japanese 地址:https://www.tanoshiijapanese.com/home/
  • 牛津詞典也性別歧視?英女子的這個請願被網友批史上最糟
    隨著進一步的探究,她發現了更多歧視性語言。比如詞條下選擇了這樣的例子:「他精明世故的倫敦女人之一」、「別傻了,女人!」「他想知道比利是否帶著他的女人」。▲ Is the dictionary sexist?
  • 《柯林斯詞典》公布2020年度詞,果然是……
    本周二,《柯林斯詞典》率先公布了其2020年度詞彙:封鎖(Lockdown)。 在官方網站上,《柯林斯詞典》寫道:「封鎖」,這一新冠疫情期間全球各地政府為了防止疫情蔓延採取的限制性措施,被提名為2020年度詞。而在今年的年度十大詞彙中,也有其他疫情相關的詞彙入選。
  • 牛津詞典:年度詞彙不選了,2020年是「令人無言的一年」
    按照慣例,英國牛津詞典每年年末都會發布一個年度詞彙或短語,而動蕩混亂的2020年讓牛津詞典在選擇年度代表詞時犯了難,最終只能以報告的形式收錄一組年度詞彙
  • 【吐槽】《牛津詞典》年度詞彙出爐!竟然是這個表情…
    今年的《牛津詞典》年度詞彙出爐了,可是萬萬沒想到,今年的年度詞彙竟然是個表情——「Face with Tears of Joy」喜極而泣的笑臉
  • 《韋氏詞典》權威定義:they變成單數代詞了!
    但最近,美國權威詞典《韋氏詞典》宣布重新定義單詞「They」的含義:這個詞不僅可以來表示「TA們」,還可以指代一個性別身份非二元的人。再比如,bi(兩個)+ lingual(語言的)= bilingual 的意思是:雙語的,兩種語言的transgender 中前綴 trans 的意思是:轉移,移動,從點到點,故 trans + gender = transgender 的意思是「跨性別的;變性的 」。
  • 《韋氏詞典》2017年度詞彙:Feminism/女權主義
    此前,柯林斯英語詞典率先公布fake new為年度詞彙(點擊這裡),dictionary.com則是將complicit一詞選為本年度的詞彙(點擊這裡)。這兩個詞都與川普家族有關。另一家美國著名的詞典機構,《韋氏詞典》則在12月12日宣布,將「女權主義」(feminism)評為2017年度詞彙。
  • 為啥死人的東西不能留!
    為啥死人的東西不能留?人,終究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在死之前也是有很多的現象的,這就讓活人們在猜測死人的意圖,來看看人死了為什麼睜著眼?為啥死人的東西不能留:人死了為什麼睜著眼:睜眼張嘴就是由於屍僵引起的,和是否吉利是沒有什麼關係的。通常情況下,人死後,全身肌肉會很快變為鬆軟,此時各關節能被任意屈曲,此種情況稱為肌肉鬆馳。
  • 獨家首解:牛津語言學院2020年新詞評選入圍的是這些詞
    牛津語言學院的年度最佳詞彙,通常是對英語的純真創造力和不斷變化的語言的致敬,使人們對諸如selfie 自拍照、vape吸電子菸、unfriend刪除好友、click and collect網上選購商品而線下提貨等之類的時代主義新詞著迷。到了2020年,您知道發生了什麼變化嗎?
  • 萬萬沒想到,《牛津英語詞典》2015年年度詞彙竟然是……
    自蘋果公司發布的iOS 5輸入法中加入了emoji後,這種表情符號開始席捲全球,目前emoji已被大多數現代計算機系統所兼容的Unicode編碼採納,普遍應用於各種手機簡訊和社交網絡中。2014年8月,牛津詞典在線版(Oxford Dictionary Online)把「Emoji」添加到新詞彙中,這也意味著它變成了一個正式詞彙。只有這樣,它才有可能參與年度詞彙評選。
  • TIOBE 2017年1月語言排行榜:Go語言榮獲2016年度程式語言
    TIOBE每年會將年度程式語言的桂冠頒發給當年最受歡迎的程式語言,而今年幾乎無需競爭,谷歌的Go語言便以大比分輕鬆拿下了這項榮譽。
  • 暗網系列之:Tor網絡上很多站點使用Facebook開發的「Hack」語言開發而成
    但是正如背景介紹中提到的那樣,由於Facebook的快速發展,意味著需要不斷的增加伺服器方面的投入以滿足負荷過重的網站的需求,由於伺服器越來越多,使得代碼管理的工作變得愈加複雜,PHP越來越不能滿足公司對性能和安全性的需求了。實際情況就是這樣,PHP是Facebook創建時期的功臣,但隨著用戶體量越來越大、網站和應用系統的功能日益豐富,PHP並不能很好的勝任這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