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們檢測了一個
可以判斷面容不容易煮糊的指標
叫做「烹調損失率」
烹調損失率:
是指一定量的麵條在規定條件下煮熟後,溶解和脫落到煮麵水中固形物部分佔樣品的質量百分數。烹調損失率反映了澱粉的糊化程度和營養損失程度,烹調損失率越小,糊湯程度越少,營養損失也越小。
烹調損失率和麵條的品質成正相關,麵條品質越好,一般烹調損失率較小。
標準要求麵條烹調損失率≤8%,20款麵條烹調損失率實測值均小於標準要求。
我們抽檢的20款麵條中
烹調損失率最大的是
日本伊之助大包神埼素麵 達到6.4%
最小的是壽桃兒童蘿蔔面 低至3.6%
大家都知道麵條養胃
本次測試的20款麵條檢出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裕湘谷膳高粱掛麵蛋白質含量(14g/100g)是韓國思潮海刀切面(9.5 g/100g)的1.5倍。
這次檢測的20款麵條中
蛋白質含量最高的前三款
▼
它們分別是裕湘谷膳高粱掛麵、壽桃兒童蘿蔔面和北大荒有機全麥粉掛麵。民以食為天
家裡上有老,下有小的
怎麼吃麵?
吃哪種面才是真的好?
眾所周知,鈉的攝入與人類的高血壓有著密切關係,減少鈉攝入量對預防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有重要意義。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修訂版),成人每天鈉的適宜攝入量為1500mg。
本次測試20款鈉含量排名前兩位的是日本伊之助大包神埼素麵(1220mg/100g)和韓國思潮海刀切面(1130mg/100g)。
僅僅吃2兩(100g)麵條
就讓我們攝入了大大超過
國家建議鈉攝入量的一半
經常吃這種面,血壓一不注意就升上去了!
通過這次測評
以下3點下次買面時請牢記
▼
1、選擇知名品牌與品質包裝,好的包裝才能保證麵條在運輸儲存中的品質。
2、麵條應放在陰涼、乾燥和通風的地方保存儲藏。
3、攝鈉過多是高血壓原因之一,推薦選擇低鈉麵條。
面作為最古老的食物之一
至今仍受到無數人的追捧
可是麵條裡內含的「嘔吐毒素」
你有所了解麼?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簡稱DON)也被稱為「嘔吐毒素」——
是一種真菌毒素,對動物和人都具有很強的致嘔吐能力。常見於各種穀物中,在大麥/小麥/玉米/燕麥中含有較高的濃度。
穀物在生長、收割、倉儲、加工、運輸、銷售等諸多環節均可發生黴變,當人食用這種小麥及其加工製品如麵條時,就有可能將DON攝入體內。
大量攝入DON有什麼危害?
▼
可能會在30分鐘內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頭痛、暈眩和發燒急性中毒症狀,尤其是對老人和小孩影響較大。本次測試的20款麵條中
DON檢驗結果均小於各國標準
對其原料小麥粉的限量要求
檢出嘔吐毒素含量最少的前三款是:韓國思潮海刀切面、北大荒有機全麥粉掛麵和巨香蕎麥風味掛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