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11:總問關節軟骨磨損怎麼辦?這組方法請收好

2021-02-12 冉冉運動康復

關於關節軟骨,我們總是接到各種疑問,輕度影響是偶有疼痛,重度影響則是走路都費勁。

相信這也是廣大朋友們的「心頭之患「,針對這個問題今天分享一下在家的自我康複方法。

首先我們要知道關節軟骨是什麼。在關節中相連骨的表面,覆有一層關節軟骨,或為透明軟骨,或為纖維軟骨,如下圖,兩骨的相對面就是軟骨面。

關節軟骨的功能主要有兩點,一是增加關節的潤滑,減少關節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二是緩衝關節的壓力,避免骨與骨的撞擊損傷。

關節軟骨的損傷機制:影響關節滑膜正常分泌、造成關節軟骨擠壓、有礙關節正常活動的因素均可引起關節軟骨的損害。造成這些的高危因素有很多,比如急性損傷、關節畸形和錯誤運動模式導致關節受力不均。

舉個例子,膝關節髕骨磨損的原因是髕骨外移導致髕骨局部受壓過大造成軟骨磨損出現。表現為髕骨軟骨的軟化、黃變、龜裂、剝脫、潰瘍形成,以及滑膜炎症、分泌增多,髕周筋膜炎等。生活中會出現蹲起痛,上下樓痛,甚至關節交鎖。

1、 補充關節營養類物質,如氨糖,氨糖是關節軟骨中合成蛋白聚糖所需的重要物質,能夠促進關節液的吸收,幫助軟骨進行修復。(點擊此處購買瑞士PERNATON 百利通凝膠)

2、 膝關節的保護——比如在比賽中佩戴護膝護腕護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損傷的發生或者降低損傷的程度。

3、 重要肌群的鍛鍊——加強關節穩定性訓練,人體有兩大重要穩定關節:髖關節和踝關節。提升這兩個關節的穩定性可以預防腰、膝這兩類最常見的損傷,下面推薦幾個訓練動作。

側臥,屈髖屈膝90°並腿,肩、髖、踝三點一線,腳跟固定不動,臀部發力將上側腿如同貝殼打開;慢起慢落。保證脊柱和骨盆不動,感受臀外側的肌肉發力感;20個一組一側,3-5組一次。

屈髖屈膝靠牆下蹲,調整腳與牆的距離,腳尖可外旋30°,膝蓋朝向第二腳趾,屈膝角度30-60度最適合激活股四頭肌內側頭;身體微微前傾,將身體重心落到兩腳之間,屁股往後上方撅,感受大腿後側輕度拉伸感。進階時可將一腳向前伸直增加難度,使大腿正面和內側的肌肉有發力和酸脹感,兩腿可套彈力環;保持30-60秒一個,3-4組一次。 

屈膝仰躺於瑜伽墊上,腳後跟靠近臀部,勾腳尖,用上背部和腳後跟作為支撐點將臀部儘量抬高;要求臀肌夾緊,雙膝打開朝向腳尖方向;先靜態保持30秒,隨後慢慢落下,屁股不能碰到地面,隨即臀肌收緊將髖頂起。重複15個一組,3-5組一次。

除了以上我們提到的,更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體重過大給關節和軟骨造成負擔,保持正確的運動方式,預防損傷發生。

相關焦點

  • 老大爺注射玻尿酸,都是關節軟骨磨損惹的禍
    一周之前,有個老年病患由於骨關節炎,來科裡打了玻璃酸鈉,這名患者身份有點特殊,他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因而劉醫生對其也留有印象。時間過得很快,一周又過去了,今天劉醫生沒有手術,負責科裡的打針工作。他又見到上次那位抗美援朝的老爺子了。由於骨關節炎,上周打了玻璃酸鈉,老人家感覺特別好,今天又過來打針了。
  • 臺灣骨科權威:很多人關節退化,就因為每天沒做這件事!
    高雄醫學大學骨科副教授陳勝凱指出:得了關節炎就不動,這是個錯誤的觀念。  每個人都會老化,關節也是一樣,使用到某種程度後,就會因磨耗而退化。一旦出現這種又名骨關節炎的退化性關節炎時,患者必須要有正確認知,才不會讓症狀急劇惡化下去。  正常人骨頭與骨頭接觸的地方,就是關節軟骨。正常的軟骨組織光亮平滑。
  • 中醫:教你幾招飲食內調,活血化瘀關節不疼不腫
    十個人當中就有9個人膝蓋疼,腫脹,看似是身上的小毛病,卻掛不住小毛病經常性的發生,膝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並且磨損也是非常的嚴重。
  • 科技前沿:認識軟骨細胞
    關節軟骨是關節中最重要的結構,它起到緩衝應力、減少摩擦等一系列關節保護作用,當關節軟骨出現損害、皸裂、脫落時,便出現了我們常見的關節炎
  • 你是不是總說:等老了再養膝蓋,晚了!骨科主任:保護膝蓋得兩步走!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曾意榮主任解釋,首先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是主要的運動和承重關節,在運動中承擔人體60%的重量,因此,最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磨損。其次,膝骨關節炎退變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個過程,「就像汽車、火車運轉需要潤滑油一樣,人體的關節也一樣。」曾意榮說,人體在關節腔內會分泌潤滑液,可以減少關節軟骨之間的磨損。
  • 骨病科普:為什麼關節會發炎?
    先來了解我們關節的結構,每一個關節之間的兩個面是由軟骨面構成的,關節受損的根本原因就是兩塊骨頭之間的軟骨長期磨損和關節滑液的缺失,到最後只有兩根骨頭在這裡硬碰硬,互相摩擦,引起疼痛,炎症等問題,而磨損所造成的後果幾乎是不可逆的。
  • 生物電理療:膝蓋關節痛是怎麼回事?這6個背後的「真相」,早了解早預防 !
    眾所周知,關節疼痛這一症狀表現十分多見。膝蓋是人體重要的功能大關節,使用頻率極高,相應地,疼痛不適也易發於此,誘因有多種。那麼,引發膝蓋關節疼痛的誘因主要有哪些?該如何處理?膝蓋關節痛怎麼回事?1、膝關節疼痛很大原因是關節的退行性病變所致。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關節會逐步發生老化,關節面磨損加劇,關節炎症易被觸發。特別是膝關節這一高頻活動關節,炎症的罹患率遠超其他關節部位。
  • MSSE:跑步對關節好處大於危害
    這份刊登在《運動醫學與科學》的美國研究,追蹤近90,000名跑步族群及健走族群發現,跑步族群中,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或接受髖關節置換術的人,比健走及其它運動來得少。   研究分別追蹤74,542名跑者7.1年,以及14,625名健走者5.7年,分析兩個族群運動的頻率、強度以及年紀、體重,並統計兩組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及做髖關節置換的人數。
  • 【日本精品】DHC鯊魚軟骨素 膝蓋關節痛軟骨保護保健 20日分
    DHC 鯊魚軟骨素萃取鯊魚翅中的軟骨素成分,並添加蜂王乳、牡蠣萃取物、鋅酵母及維他命E等成分加以調配而成,每日攝取可賦予肌膚、軟骨及關節等組織的彈性與滋潤,以協助身體順暢活動,常保肌膚嬌嫩潤澤
  • 遇到地震怎麼辦,科學避震乾貨請收好!
    截至6月18日11時,地震已造成宜賓市和樂山市8縣(區)9.75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2人,因災傷病135人,緊急轉移安置4496人;倒塌房屋72戶73間,嚴重損壞房屋12戶19間,一般損壞房屋6424戶7781間;直接經濟損失1081.8萬元。地震還造成部分房屋、道路、電力、通訊等設施受損,目前災區仍有餘震發生。
  • 健康養生丨秋冬關節疼痛發癢?試試這招
    當受到寒冷刺激時,會導致關節周圍血液循環量降低,同時關節液的潤滑度會下降,從而可能誘發或加重關節僵硬、疼痛等不適。秋冬季節是關節疾病的高發時期,以下5類人群,要當心關節疼痛偷偷「找上門」:① 50歲以上的人群。
  • 認識6個日常保健方法
    骨刺通常是一種自然老化所產生的現象,因關節之間的磨損引發骨關節炎所致。
  • 中英文字幕:關節突關節症候群(Facet Joint Syndrome)
    關節突關節症候群是關節突關節的磨損退變。關節突關節有助於穩定脊柱,限制過度的活動。關節突關節襯有關節軟骨,並包有滑液囊,使脊椎骨能夠屈曲和轉動。Joint Damage(關節破壞)Facet joint syndrome occurs when the facet joints become stressed and damaged.
  • 骨關節疾病連載二:預防骨關節炎,修復軟骨,補充II型膠原蛋白是關鍵
    其中Ⅰ、Ⅲ型主要存在於皮膚血管等結締組織中;Ⅱ型主要由軟骨細胞產生,多存在於骨骼、關節、肌腱等組織,膠原蛋白Ⅱ型是一種高分子蛋白質,絲狀的膠原蛋白纖維與彈性蛋白及多糖蛋白相互交織形成網狀結構,產生一定的機械強度。II型膠原蛋白(骨膠原),是承託軟骨的重要物質,也是體現挺拔體態和健康肌膚的物質基礎。
  • 關節的福音:鯊魚軟骨素
    專家發現,鯊魚抗病能力很強,很少生病,也不怕感染,更令人驚奇的是,把鯊魚放養在含有大量致癌物質的水環境裡,或餵養高強度致癌物質,或直接向其體內接種病原菌和癌細胞,它都能安然無恙。人們據此推測,鯊魚體內有著某種抗癌機制或擁有有效抵抗病菌入侵的免疫系統。為此,許多國家作了大量研究,結果發現這與鯊魚周身的軟骨有關係。
  • 臺灣骨科專家:關節炎到底是動好還是不動為好?
    歲月是把雙刃劍,給予了閱歷又會奪走身體素質,關節也是一樣,使用到某種程度後,就會因磨耗而退化。
  • 中英文字幕:軟骨修復(Cartilage Repair)
    這一過程,稱為細胞培養,大約需要4~5周。一旦完成,新的細胞就返還給外科醫生。Diseased Cartilage Removed(去除病變軟骨)The surgeon now performs a second surgery to implant the new cartilage cells.
  • Move Free益節維骨力,保護關節的好幫手
    原標題:Move Free益節維骨力,保護關節的好幫手近年來,關節問題成了許多人的煩惱,輕則關節僵硬,重則關節炎,我們要知道,關節炎並非是老年人的「專屬」,這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也在年輕人中慢慢傳開,如何保護我們的關節這一問題,應當受到人們的重視。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保護關節健康的神器——Move Free益節維骨力。
  • 中英文字幕:基底關節骨關節炎(Basal Joint Osteoarthritis)
    Basal Joint Osteoarthritis基底關節骨關節炎Overview(概述)This condition is a degeneration of cartilage in the joints at the base of the thumb, collectiv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