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醫學界發現:等待口渴意味著忍痛和提前死亡。
現代人,包括大多數的醫生不明白;水在人體中的作用有多麼重要。
藥物僅可以緩解病情,卻治不好人體的衰老性疾病。很多疾病的病因僅僅是身體缺水。身體缺水造成了水代謝功能紊亂,而最終又導致了諸多疾病的產生。
用水治癒3000患者
巴特曼博士是亞力山大·佛萊明-盤尼西林發現者和諾貝爾獎得主的學生,他將畢生精力致力於研究水的治療作用。只需要兩杯水,就可以解除因胃潰瘍引起的劇烈腹痛。他不用藥,僅用水,就治癒了 3000 多名患者。
水可以預防和治療
1、心臟病和中風:因為水能稀釋血液,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阻塞。
2、骨質疏鬆症:因為水能使成長過程中的骨骼變得更加堅固。
3、白血病和淋巴瘤:因為水能夠將氧輸送進細胞,而癌細胞具有厭氧的特徵;
4、高血壓:因為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劑;
5、糖尿病:因為水能夠增加身體內色氨酸的含量;
6、失眠:因為水能夠產生天然的睡眠調節物質—褪黑激素;
7、抑鬱症:因為水能使身體以天然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的供應。
專家談喝水的好處
喝水的時間:
著名保健專家 戴光強教授講了三個喝水的關鍵時間點,分別是睡覺前、起床後、吃飯前。
【睡覺前喝】人體的血液粘稠度也存在生物鐘,一般是從午夜到第二天 10 點這段時間安最高,晚上睡前補充水份可以幫助降低血液粘稠度;
【起床後喝】人一晚上通過呼吸、皮膚和尿液要流失大約 450 毫升的水,這會大大增加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風險,所以起床後喝一杯溫開水及時補充水分很有必要。
【吃飯前喝】以前認為,吃飯錢喝水會稀釋消化液。但實際上,人體一天分泌的約 10 升的消化液中,大部分都是水分,也只有水分充足,也能保證消化液充足。飯前半個小時喝水,效果最好。
為什麼水是生命之源
人之所以能在陸地上成長,也是因為身體內,有一整套完善的儲水系統。這個系統在人體內儲備了大量的水,約佔體重的 75%。
正因如此,人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暫時的缺水。同時,人體內還有一個乾旱管理機制:在人體缺水時,嚴格分配體內儲備的水,並讓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輸送的養分。
水的分配中,大腦處於絕對優先的地位。大腦佔人體重量的 1/50,卻接收了全部血液迴圈的18%~20%,水的比例也與之相同。
後悔知道太晚,許許多多疾病的病因僅僅是身體缺水。身體缺水造成了水代謝功能紊亂,生理紊亂最終又導致了諸多疾病的產生。
不渴,也要喝水
人體長期脫水,會導致依賴水分的機體功能暫時關閉或休眠,因為身體需要將所剩不多的水分儲存起來,以便度過困難期。進而身體脫水的程度越來越嚴重,某些器官和功能的承受力就會達到極限。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細胞內的水分含量,將逐漸少於細胞外的水分含量,細胞內部的水分逐漸流失,將導致水滲透平衡被完全打破,細胞的吸水性能和儲水性能將會逐步喪失,這就是開始乾癟!
僅僅依賴乾渴的感覺做出判斷,等到口渴才開始喝水,只會帶來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