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煮好飯,懂米是很重要的,因此這讓煮飯仙人很早就知道通過觸摸就能懂得米的品質如何。
優質大米會從手心傳來米絲柔滑的質感,如果是普通的米,則會有一種類似撫摸乾燥物品那種沙沙的聲音、有一種異樣的扎手的感覺~
煮飯仙人做飯用的水特別講究,是乾淨純正的自來水才行,在前一天晚上會把煮飯用的自來水全部放入備有優質竹炭的大瓦罐中,靜置一晚,為了把水中的工業雜物統統去掉,使其回歸水的本質,老爺子認為只是替米飯注入靈魂的關鍵。
每年的夏天,水質會變差,做出來的米飯會變粗糙,所以這個時候會選擇關店,全家外出旅行,等待夏天的過去,等待能給予米飯靈魂的最好水質。一晚好的米飯最本質的就是食物的香味,因此銀飯的前提是不能沾染其他的味道,所以老爺子50多年了儘量讓自己的手不碰魚、肉之類的,因為怕自己的手會臭掉,沾染了葷腥的氣息~
因為煮米飯是需要體力的事,所以為了煮好銀飯,有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所以每天早上一定會晨練。
老爺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堅持和專注,堅持50年來煮一口好飯,專注於煮飯的每一道程序。
每次一旦開始煮飯,就要寸步不離灶臺,訂好時間,分秒不差的程序,對米飯的完美追求,每次的程序都是如此,熟練又謹慎,為了對得起每一粒米和所有的食客,認真做好事。
老爺子把這輩子的專注和堅持、還有完美的追求都給了米飯,這樣的精神不禁讓我想起來兩個人~
「你必須熱愛你的工作,窮盡一生,磨鍊技能。」 ——小野二郎這位9歲入行做壽司,一直到91歲還在堅持的老人,整個人生都在壽司行業中打磨,他有著對職業的敬畏與熱情,所以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斷重複和練習也就成就了今天他的,值得花一輩子時間等待的壽司。
這個不僅僅是因為做蔥油餅就驚動了BBC 的大叔,更不是因為眾多食客對他蔥油餅的難忘,或許更多的是對匠人精神的堅持,對食物34年如一日的堅持,小小的蔥油餅中,也蘊含著並不淺薄的人生哲理。
這是老人做事的準則,也是一輩子處世的真理,老人也將其實踐到底。在今年4月26日做完最後一頓飯後關閉日本的餐廳,來中國參與銀飯系列活動,讓東北農民的好大米多賣出一些錢,為當年侵華行為贖罪。
老人現居在北京四合院裡,老人家裡的這三句話不禁讓人注目,其中一張寫道「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真味只是淡 ,樂在一碗中 」。僅僅只是簡單的一晚米飯,就可以看出他對生活的理解,平平淡淡卻做到極致。
我們或許做不了第二個煮飯仙人,但我們可以做第一個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每一天都趨向於完美,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匠人精神,也是簡單而又濃鬱的幸福吧。內容編輯:吃貨婆婆 | 投稿微信:chihuopopo
圖片素材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魔都美食指南出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
(99%的人,都選擇了置頂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