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認為,五行之中,肺與秋同屬金,其中肺為嬌髒,喜潤而惡燥,而秋季天氣乾燥,最易耗傷肺津,引起口乾鼻燥、乾咳少痰、痰少而黏等症狀。
從西醫學的角度來看,秋季氣溫降低,冷空氣進入呼吸道,易損傷呼吸道黏膜,且空氣中的灰塵、潛在的病毒,也易隨空氣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起多種呼吸道疾病,並可誘發或加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
因此,秋季滋養肺臟、提高呼吸系統抵抗外界侵襲的能力、預防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或復發十分的重要。
秋季養肺,可以從補益肺氣、養陰潤肺兩個方面著手。
久病體虛、勞傷過度及其他因素導致的肺部機能受損,往往易使肺氣受損,引起肺氣不足,繼而導致多種病症出現,具體肺氣不足引起的常見病症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肺氣虛弱可使衛氣不能布散於全身,導致肌膚不能抵禦外邪侵擾,
機體免疫能力下降,表現出畏寒、自汗等症狀,且感冒等病症發生次數與機率增加。2.肺氣不足的人群,往往易出現
咳嗽、氣短、聲低、息微,甚則喘促、呼吸困難等症狀,具體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3.肺主行水,肺氣不足可
影響水液在體內的輸布代謝,表現出咳嗽痰飲,甚則水腫。無論是出現上面的哪一種情況,均提示應該補肺氣了,對於肺氣不足的人群,我們可以推薦以下幾種藥物「補肺氣」。用於反覆外感引起的自汗易感,氣短乏力,少氣懶言等肺氣虛證。此外,除了上述成藥外,還可向顧客推薦一些
補氣類的中藥花茶飲片,日常衝泡後飲用,以增強補益肺氣的效果,如黃芪、黨參等。肺陰虧虛多見於秋季,因燥邪灼肺致陰液耗損、虛火內生所致。多表現為咳嗽較重,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口燥咽幹,可有咽癢或聲音嘶啞,並伴有形體消瘦、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盜汗、顴紅,甚則痰中帶血,舌紅少津,脈細數。此外,久咳、肺癆咳喘也可損傷肺陰,致肺陰虧虛。
肺陰虧虛,除了會導致肺的機能失調、引起多種肺部疾病外外,還會引起咽炎、鼻炎等疾病,因此對於肺陰虧虛人群,及時進行養陰潤肺治療尤為重要,具體可推薦以下藥物滋養肺陰。同樣,
肺陰虧虛的人群,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衝泡一些中藥飲片,以達到養陰潤肺的作用。用於氣虛陰虧,內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咽幹。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秋季養肺,其實無論是補肺氣還是養肺陰,
目的都是為了促進肺臟功能正常,增強機體應對寒冷天氣的能力,預防或減少呼吸系統疾病其他相關疾病發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