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容易喉嚨痛、乾咳少痰等,推薦這幾種中成藥

2021-03-05 麗姐談心

正值冬季,容易喉嚨痛、乾咳少痰、咳嗽等,給大家推薦幾種中成藥。

1、百合固金丸

具有養陰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方中百合、生熟地、麥冬、白芍滋養肺腎,生津潤燥,配合玄參清熱降火,還有貝母、桔梗清熱化痰止咳,主要用於肺腎陰虛,燥咳少痰,咽幹喉嚨痛。

2、養陰清肺丸

具有養陰潤燥,清肺利咽的功效,與百合固金丸類似,也含有麥冬、生地、白芍、玄參等,方中還有薄荷、丹皮加強清熱利咽喉的作用,主要用於陰虛肺燥,咽喉幹痛,乾咳少痰。

注意:百合固金丸和養陰清肺丸是中醫藥治療陰虛肺燥經典藥方,凡是氣管炎、咽喉炎等表現為陰虛肺燥的都可以使用這兩藥。

3、大補陰丸

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主要用於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耳鳴遺精。

4、橘紅化痰丸

具有滋陰清熱,斂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由化橘紅,錦燈籠,炒苦杏仁,川貝母,罌粟殼,五味子,白礬,甘草組成,主要用於肺腎陰虛,咳嗽,氣促喘急,咽幹舌紅,胸膈滿悶。

5、養陰清肺顆粒

具有養陰潤肺,清熱利咽的功效,方中含有地黃、麥冬、玄參、川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主要用於咽喉乾燥,乾咳、少痰或無痰。

6、養陰清肺糖漿

具有養陰潤肺,清熱利咽的功效,由地黃、玄參、麥冬、甘草、牡丹皮、川貝母、白芍、薄荷腦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咽喉乾燥疼痛,乾咳、少痰或無痰。

7、定喘止嗽丸

具有潤肺,定喘,止嗽的功效,方中有罌粟殼、石膏、麻黃、苦杏仁(去皮炒)、陳皮、五味子(醋制)、砂仁、甘草,主要用於陰虛肺熱,久嗽痰喘,胸滿嘔逆,咳痰稠黏,夜臥不安,煩躁口渴。

8、蟲草清肺膠囊

具有潤肺補氣,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由沙棘膏、百部、枇杷葉、百合、南五味子、冬蟲夏草、蛤蚧、白及、牡蠣、甘草組成,主要用於氣陰兩虛,痰熱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氣喘胸悶,慢性支氣管炎見上述症候患者。

9、洋參保肺丸

具有滋陰補肺,止嗽定喘的功效,由罌粟殼、五味子(醋制)、川貝母、陳皮、砂仁、枳實、麻黃、苦杏仁、石膏、甘草、玄參、西洋參組成,主要用於治療陰虛肺熱,咳嗽痰喘,胸悶氣短,口燥咽幹,睡臥不安。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想看:

喉嚨裡有痰,總是咳不乾淨?教你祛痰方法,止咳化痰,喉嚨變舒服

常喝一種茶,血脂痰溼排乾淨,成本不到2元

一味中藥受李時珍推崇,通肺中諸氣而排老痰、頑痰,內外寒熱皆可

相關焦點

  • 我師父的家傳秘方——治療乾咳無痰
    冬季咳嗽大多為乾咳中醫認為冬季寒冷、乾燥,肺屬金喜潤惡燥,也為嬌髒,不耐寒熱,易為外邪侵襲,因而首當其衝。最主要表現就是乾咳。一般有以下原因:1、冬季天氣比較乾冷,刺激咽部,尤其是慢性咽炎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咳嗽的症狀,是功能性的乾咳。
  • 冬季乾咳,嗓子疼?試試這2種潤燥飲品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問答」向我提問:孩子最近感冒了,總是乾咳,還會流鼻血
  • 【健康】秋季乾咳怎麼辦?試試這幾種食療
    乾咳是咳嗽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乾咳會讓我們的喉嚨非常的難受。那麼一直乾咳應該怎麼辦呢?乾咳吃哪些食物好得快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一直乾咳怎麼辦?試試這幾種食療  1、生黑芝麻3錢(約半湯匙),冰糖適量,共搗碎,用滾開水衝成半碗湯,早晨空服,3天痊癒,忌吃魚腥、過鹹食物。  2、川貝母12g,雪梨2個,豬肺250g,冰糖少許。將川貝母洗淨,雪梨去皮洗淨切成數塊,豬肺洗淨,擠去泡沫,切成片。將川貝母、雪梨、豬肺一起放入砂鍋內,加冰糖少許,清水適量,置文火上熬煮3小時後即成。服用時吃梨、肺,飲湯。
  • 冬季經常咽痛怎麼辦?
    冬季的乾燥,不僅容易讓人皮膚乾燥,還容易發生感冒、喉嚨痛等現象。
  • 喉嚨疼痛,還乾咳少痰,十有八九是肺陰虛,3個方法或可調理
    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節,受冷空氣的影響,很多人會出現喉嚨疼痛、乾咳少痰等症狀,這樣的症狀和咽炎或者扁桃體發炎很相似,除了以上兩種症狀,你若是還伴有口乾舌燥
  • 冬季經常咽痛,你要學會區分用藥
    冬季的乾燥,不僅容易讓人皮膚乾燥,還容易發生感冒、喉嚨痛等現象。
  • 經常乾咳吃什麼好?
    ▍來源:網絡進入冬季,天氣乾燥,氣溫變化大,肺系統最容易受影響,很多人都會出現乾咳多痰、唇乾舌燥的症狀。
  • 冬季感冒了怎麼辦?喝這幾種湯最好不過!
    最近是流感的高發期感覺全世界都在打噴嚏感冒了連胃口都變差了不過不打緊今天小珠子特意教給大家以下五種簡單容易做的湯特別適合冬季感冒前後的你們~材料:香菜15克、淡豆豉10克、白蘿蔔1個、洋蔥30克、生薑3片、大蔥一根、芥末少許做法:先將白蘿蔔切塊煮熟後,再將餘料放入,煮幾分鐘後食用。
  • 醫生直言:乾咳、無痰、咽癢總不見好?中醫教您吃對路子來止咳
    天氣寒冷,乾咳,沒有痰,喉嚨癢的病人多,做各種檢查,沒有肺部問題,每天推一大推藥,試了很多藥方,枇杷雪梨當飯吃,總不見好。原因是什麼?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江蘇省中醫院呼吸科的孫子、主任醫師凱將為您提供建議。
  • 這可能是今年最噁心的科普了:沒吐出來的痰吞下去要緊嗎?
    肉球(微信ID:GlobeMagazine)猜很多人都有過吞痰的經歷,有人是因為沒帶紙巾,又羞於隨地吐痰,就違心地將痰咽回去。身體雖然有自潔能力,痰也並非想像的那麼髒,但長期吞咽還是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的,所以還是把它吐出來的比較好。不過,在吐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方法。出門在外,控記不住計幾想吐痰怎麼辦?一般情況下,痰會直接吐到垃圾桶裡。其實,最好的方法是用紙巾包裹住嘴將痰吐出扔掉,畢竟痰含細菌,這樣做能避免痰與空氣接觸,防止病毒的傳播。
  • 咳嗽有痰?萬能咳嗽湯,秒止咳,一年不犯!
    之前在我這調理身體的老人和小孩體質都有很大好轉,口口相傳,也越來越多人來找我。近期問的最多的問題應該就是,冬天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止咳?為了方便大家,現在我寫出幾道零差評食療方的做法,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 可推薦這12種熱門藥物
    中醫學認為,五行之中,肺與秋同屬金,其中肺為嬌髒,喜潤而惡燥,而秋季天氣乾燥,最易耗傷肺津,引起口乾鼻燥、乾咳少痰、痰少而黏等症狀。從西醫學的角度來看,秋季氣溫降低,冷空氣進入呼吸道,易損傷呼吸道黏膜,且空氣中的灰塵、潛在的病毒,也易隨空氣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起多種呼吸道疾病,並可誘發或加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
  • 咽痛玉合沙參飲,乾咳銀耳雪梨湯
    現在已經進入中晚秋階段,重點在於防燥。中秋過後,天晴少雨、持續乾旱、空氣乾燥,「溫燥」便不請自來。溫燥常損傷人體的津液,引起皮膚乾燥、舌紅少津、毛髮乾枯、大便乾結、口鼻咽幹、乾咳少痰等症狀。晚秋時節,西風肅殺,「涼燥」傷肺,使人咳嗽痰稀、咽幹唇燥、鼻塞不通。無論溫燥還是涼燥,總以皮膚乾燥、津液缺乏為特徵。  很多人分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因此不要盲目地花大價錢跟風買一些補藥。
  • 入冬後,咽炎高發期,2種「中藥」泡一泡,咽喉舒服不遭罪
    有很多的人都說,自己的喉嚨痛,特別是入冬氣候乾燥後,症狀會更加的明顯。
  • 孕婦感冒喉嚨痛怎麼辦 可以吃藥嗎
    「母嬰悅讀」每天早7點前發布,誰讀誰受益,名門望族自你始冬季來臨,感冒就如家常便飯,體質差的人隔三差五就會感冒一次。說到體質差,孕婦應該是最容易感冒的一個群體,作為孕婦,一旦感冒了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包括藥物對胎兒的影響等等。
  • 秋季咳嗽多痰,是肺「受傷」了!肺損分7種,中醫送你7個對症方
    中醫認為咳嗽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又分為風熱、風寒、燥熱、肺陰不足、肝火犯胃、痰溼、痰熱7種情況。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外感風寒秋季咳嗽大多是外感風寒所致,患者的咳嗽聲重,咽喉癢,咳痰稀薄色白,往往還伴有流清涕、頭痛怕冷等症狀。風寒咳嗽的治療,應以散寒止咳為主。可以選擇生薑糖水進行治療。
  • 咳嗽有黃痰是怎麼回事?
    冬季天氣寒冷乾燥,細菌滋生,人們容易感染病毒引發咳嗽。咳嗽不是病,咳起來真要命,咳得滿臉通紅,咳得晚上睡不著覺,非常折磨人。
  • 喉嚨痛?咳嗽?一吃就好的食物,太全了!
    冬天來了寒冷乾燥+霧霾天最容易上火,喉嚨痛洛小菀準備了這麼多食療方法!
  • 醫生建議:四種中成藥退虛火
    常用中成藥有四種。一、大補陰丸是治療虛火的代表方劑,由熟地黃、知母(鹽炒)、黃柏(鹽炒)、龜甲 (制)、豬脊髓組方。功效:滋陰降火。適用於陰虛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熱,遺精,盜汗,吐血,咯血,頭暈,耳鳴耳聾,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口乾咽燥,腰膝酸軟等症。口服,1次1丸 (6克),每日2—3次,淡鹽水或溫開水送服。忌食辛辣食物;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 冬季咳嗽想補肺?分清肺虛類型再用藥!
    痰液清稀,聲音低微,倦怠無力。面色無華,或有自汗,畏風,易於感冒。舌淡苔白,脈弱。治療方法:補益肺氣,固表止汗。常用中藥飲片:人參、黨參、冬蟲夏草等。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適用於肺虛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