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製品加工中的衛生要求

2021-02-07 食品論壇
原料肉和輔料、添加物衛生要求原料肉

首先要求原料肉沒有受到汙染,即細菌、農藥、化學品等的汙染,這個要求靠感官很難判斷,需要獸醫衛檢合格後方可使用。其次,原料肉為鮮肉時,衛檢合格低溫排酸後即可使用,使用凍肉時則對化凍的條件有一定的要求,化凍有自然循環空氣化凍、循環水化凍等幾種方式。第三對原料肉進行修整加工時要求環境、器具、人員的衛生良好,環境的溫度要求低溫,修整後的肉衛生要求達到加工的要求。

輔料添加物

首先要求輔料及添加物的品質要穩定、安全衛生,這些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來執行。第二添加物和輔料最好選擇大的、信譽度高的生產廠家來供給,這樣質量會有保證。第三輔料和添加物在保管和使用時要求注意衛生,每次使用完畢後要求及時清掃整理。


加工過程中的衛生要求醃製

醃製是肉製品加工的基本工序,目的是提高肉製品的保存性、發色及增強風味和保水性。對醃製的衛生管理要求主要是防止有害細菌侵入肉中,這就需要對原料肉、醃製劑、操作機械和醃製間的衛生有嚴格的要求,另外對環境的溫度也要求控制在符合加工要求的範圍內。

斬拌、攪拌、滾揉、充填

這幾個工序是加工的關鍵工序,對衛生的要求主要有,一是加工間的溫度要求低溫,一般要求為4-10℃間;二是操作機械和操作間的衛生要求清潔;三是添加的輔料要求符合加工的衛生要求。

乾燥、煙燻、蒸煮、冷卻

這裡的衛生情況與設備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使用將乾燥、煙燻、蒸煮、冷卻於一體的全自動煙燻爐則衛生情況相對好掌握,只要按操作按鈕便可進行調整控制,另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如果設備是分開的,則需要對加工設備的衛生、加工的溫度、各工序的連續性操作等要有嚴格的要求。

包裝

二次包裝的產品要求將汙染度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並進行二次滅菌處理,產品包裝室的溫度也要求符合規定。


儲存和流通過程中的衛生要求

    儲存保管過程中,首先要求生熟分開,不同的熟肉製品要按不同的儲存環境放置,其次,儲存庫的衛生、溫度要求符合要求。還有流通中的溫度、環境、人員和容器的衛生等都要求按相關的規定進行。


食品論壇網友分享

食品論壇,食品行業第一交流社區。(http://bbs.foodmate.net)

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生產與質量相關討論。

相關焦點

  • LIOO JS-500T生物顯微鏡在肉製品行業的應用
    在現今的食品行業生物顯微鏡檢測食品安全已經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現在人們的生活主題是健康,前段時間的雙匯事件還讓我們心有餘悸,其他很多未涉及到的企業也增加了檢測的力度和檢驗程序,比如說加強對牲畜屠宰加工環節的檢查,加強對屠宰中心的監管,要求站點生物顯微鏡配置升級,普遍將抽檢樣品比例提高到了3-5%。
  • 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有毒物質盤點
    說到亞硝酸鹽,大家肯定先想到的是肉製品中因加工的需要,經常會加入一些。其實,另外一種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來源, 也需引起我們的注意。這就是施用硝酸鹽、尿素等化肥時, 可能造成農作物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的增高,進而導致食品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過量。如果過量, 則這些亞硝酸鹽會造成急性中毒, 或經轉化成亞硝胺的一種強致癌物質。
  • 嚴厲打擊各類肉及肉製品違法違規行為
    據悉,恩施市市場監管局在對全市肉及肉製品安全隱患問題專項排查和整治中,查處了5家經營鮮肉的個體工商戶,在未取得生豬定點屠宰許可處採購豬產品進行銷售,構成經營未按規定進行檢疫的肉類的行為,該局下達了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15至16倍的罰款,由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該局及時將案件及有關材料移送到恩施市公安局,公安機關分別對當事人處5日以上15日以下的拘留。
  • 忻府區公布一批禁止生產加工食品品種目錄!
    關於公布《忻府區食品小作坊禁止生產加工食品品種目錄(第一批)》的通告
  • 食品衛生源頭管理——原材料及加工過程
    食品生產過程的衛生管理十分重要,用具和容器在使用前應進行徹底的清潔和消毒,已清洗過的設備和器具應避免再受汙染;食品容器不允許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外包裝材料不允許直接接觸地面,應置於貨架上,並且不允許直接進入生產區域;與食品接觸的器具,在使用時要做到生熟分開,貯放食品的塑料框要做到專框專用;使用清洗劑和消毒劑應採取適當的措施,防止食品受到汙染。
  • 山東食藥監局註銷23家食品企業生產許可證 (近半為肉製品企業)
    被註銷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  山東益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肉製品)  安丘同喜農產品有限公司(肉製品)  山東省壽光市樂義食品有限公司(蔬菜製品)  青州市勇剛食糖分裝廠(糖)  壽光市海明食品有限公司(速凍食品)  濰坊建良食品有限公司(肉製品)  諸城市味至佳食品有限公司(肉製品)
  • 關於公布《忻府區食品小作坊 禁止生產加工食品品種目錄(第一批)》的通告
    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進一步規範我區食品小作坊的生產加工行為,強化對小作坊的監督管理,根據《山西省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小攤點管理條例》的規定,按照忻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
  • 最新消息: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致癌物,與砒霜同列!包括燻肉和香腸!
    世界衛生組織預計26日將宣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製品為「致癌物」,即致癌程度最高的物質
  • 食品企業人員衛生管理
    1、加工、檢驗人員管理採取合理的措施和預防方法,保證工廠人員整潔衛生,防止食品汙染。2、疾病控制2.1食品加工人員(凡有接觸食品加工的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持有《健康證》方可上崗。3、生產加工人員衛生控制3.1 生產加工人員,不得把與生產無關的物品帶入車間,不得佩戴首飾、手錶、不得化妝。嚴禁在車間內吃東西、吃口香糖、喝飲料、抽菸。3.2 生產人員進入車間前,必須到更衣室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在規定佩戴口罩的區域必須佩戴口罩,洗手、消毒。離開車間時必須更換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
  • 浙大章宇教授課題組COMPR REV FOOD SCI F發文報導食品熱加工中雜環胺的危害及防治最新進展
    該研究系統地從食品安全角度,總結歸納了雜環胺在食品中的形成機理、減少措施、代謝過程、暴露標誌性化合物、風險控制以及危害評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雜環胺是一種食品熱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常見於肉類、魚類的熱加工中。已經有超過25種雜環胺被發現並分類。
  • 日本在菲律賓進口的豬肉中發現非洲豬瘟
    東京2020年11月4日 /美通社/ -- 2020年9月9日,AQS(日本農林水產省動物檢疫所)確認,經過基因檢測(PCR),在一名來自菲律賓的乘客非法帶入日本的豬肉香腸中發現非洲豬瘟基因
  • 記者凌晨蹲點 全程目擊狐狸肉非法加工!
    村中的水溝裡,散發著臭味,大量動物皮毛,被扔棄在路邊。大多數廠房,雖然不斷傳出剁肉的聲音,但大門始終緊鎖。好不容易,我們進到了其中一家。這位工人說,冬天一到,狐狸肉的加工生意,又開始忙了起來。現在,貨源太多,加工不過來,價格也不斷下降。但他表示,加工好的狐狸肉,不是餐桌上的食品。「這個肉稍微有點變質了,分割出來還能吃嗎?」
  • 總局通告3批次肉及肉製品不合格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1月19日發布關於3批次肉及肉製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6年第8號) 。
  • 衛計委:關於《兒童少年矯正眼鏡衛生要求》解讀
    近十年來,人們對兒童配鏡安全性能的關注度日益增強,眼鏡加工及檢測儀器設備精度、加工工藝精準度、人才技能、鏡片產品種類選擇性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高,為保證兒童配戴眼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確保兒童眼睛健康發育,根據材料的進步和國際國內新標準的要求,對標準進行了修訂。本次修訂參考採用了新近出臺的國家標準及國際標準,在2002版基礎上,對眼鏡鏡片、眼鏡架、配裝眼鏡、眼鏡裝配質量及整形要求等提出了新要求。
  • 食品中塑化劑的應對現狀
    意見稿對防控要求可以歸納為三點:1、原料管控,以易受塑化劑汙染的油脂類和酒類產品為重點,生產企業要對這兩種原料進行嚴格管控,從供應商管理到入廠檢測都包含在內,確保原料的合規性;2、過程監控,對食品生產過程中用到的包材、運輸設備、加工工具等進行查驗,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同時要加強產品的檢驗,
  • 食用油、調味品和肉製品中被發現19個不合格產品 |有些品牌你家可能有
    抽檢食品包含食用油和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水產及水產製品、肉及肉製品、豆及豆製品、茶葉及其相關製品、咖啡以及冷凍飲品等7類食品841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822批次,不合格樣品19批次。 【肉及肉製品不合格樣品2批次】 上海鑫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牛肉粒(沙嗲味)、牛肉粒(香辣味):菌落總數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