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習俗:正月初七"七樣羹",怎麼煮才好吃?

2021-02-22 繽紛揭陽
繽紛揭陽點擊關注我們【繽紛揭陽】內容涵蓋新聞時事、風俗文化、美食娛樂、打折促銷等,助您玩轉揭陽於掌心!

☎_爆料&合作請加小編微信:binfen-DD

「七樣羹」是潮汕地區一體化區民間頗具特色的一種食俗。「七樣羹」即由7個不同品種的蔬菜煮成一鍋吃,作為潮汕地區民間食俗,由來己久。相傳,宋朝有一京官遭到奸臣陷害,被貶江南。正月初七這天,他來到榕江邊一個偏僻荒野,頓覺頭暈眼花,飢餓難忍,只好就地採摘了幾樣野菜,煮成雜菜湯聊以充飢,剛吃完,頓覺眼睛明亮,渾身有了力氣,後來該官員復職高升,憶起當年在江南嘗過的救命野菜共有七種,於是讓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務必隨便取七樣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樣羹」而食。時人爭相仿效,食「七樣羹」,以其寄託對新的一年的祈望,陳陳相因,「七樣羹」食俗沿襲至今。「七樣羹」食俗饒有情趣。首先,在蔬菜品種的選取上,要能寓意吉祥如意,事業興旺發達的,例如:「大菜」(即芥菜 ,寓意吉祥,事業興旺,家人健康平安;「春菜」寓意春風得意;「厚合菜」寓意做事合人,希望得到貴人的提攜栽培;「菲菜」寓意仕途發達……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七樣羹」煮法十分隨便,各種蔬菜取適量,生菜落鍋,熱火煮熟,便成了原汁原湯的「七樣羹」。

每年春節剛過,潮汕各地鄉村,舉凡旅居異地的遊子,歸國探親觀光的海內外僑胞,他們都興致勃勃地與親人共同品嘗清醇可口的「七樣羹」,敘鄉情,談發展,醉倒在濃濃的鄉情之中。

--





聽我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也想親手做一做「七樣羹」嘗嘗吧!

七樣羹食譜:
做這道菜,花費不多,卻是獨具特色,如今,人們煮「七樣羹」並不局限於這種蔬菜,不少人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搭配。不過,芥菜、厚合往往必不可少。


材料:大芥菜、厚合、芥蘭、蒜、春菜、菜心、芹菜各適量、五花肉一條

做法:
1、把各種青菜洗淨,菜梗與葉子分開。
2、五花肉切片備用
3、燒熱炒鍋,倒入食用油,五花肉煎至略金黃出油。
4、倒入菜梗,炒至五成熟時再加菜葉。
5、加水大火熬製10分鐘即可出鍋。

-要

註:傳統「七樣羹」一般都只用七樣素菜加以烹製,現代人也可跟據個人喜好加入葷腥。古往今來,潮汕「七樣羹」是古代醫家提倡菜餚豐盛,葷素兼食的飲食文化,極有利於促進胃腸消化吸收,維持體液酸鹼平衡,預防節日便秘,祈祝春節吉祥如意,身體健康。正因為如此,潮汕俗語稱:「食七樣羹,食老變後生(即年輕)」


訂閱與投稿

相關焦點

  • 正月初七煮「七樣羹」 傳統年俗歷久彌新
    市民在選購蔬菜準備烹煮「七樣羹」。塗英鵬 攝  「七樣羹,七樣羹,大人吃了變後生(年輕),奴仔吃了變紅芽(面色紅潤)……」又到正月初七吃「七樣羹」(又叫「七樣菜」)的時候,當天早上,記者來到市區榕華市場,看到菜攤上擺滿了各種新鮮蔬菜,菜販們忙著幫顧客挑選、搭配「七樣菜」,很多市民的菜籃子都裝滿了蔬菜。
  • 【習俗】年初七,海豐人為什麼要吃七樣菜?
    大年初七是人日,而在民間習俗初七是"人日"需要吃傳統七樣菜,而七樣菜由一般取蘿蔔、厚合菜、蔥、大蒜、韭菜、芹菜、春菜。因為蘿蔔取「清白」;韭菜俗稱久菜,與春菜一樣取「長年回春」;蔥取「聰明」;芹菜取勤勞;大蒜、厚合取「諸事合算」。在吃前長輩總要說:合家清清白白,新年回春,聰明勤勞,諸事合算,百事無忌。....
  • 年初七,汕尾人為什麼要吃七樣菜?
    大年初七是人日,而在民間習俗初七是"人日"需要吃傳統七樣菜,而七樣菜由一般取蘿蔔、厚合菜、蔥、大蒜、韭菜、芹菜、春菜。
  • 潮汕傳統:食「七樣菜」保平安,今天你吃了嗎?
    大年初七,在潮汕地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七樣羹』(又稱七樣菜)。這一傳統習俗緣起於潮汕先民對春、對大自然的讚美和感恩,至今仍盛行不衰。正月初七吃「七樣菜」不僅是一種習俗,也成為了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吃青菜來調理腸胃,這些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多種營養成分的互補,能夠有效調理腸胃功能,提高人的精氣神,所以說,七樣菜的保健作用不是吹的呀!
  • 初七吃七樣菜,十三開丁炒菜茶,你家準備好菜了嗎???
    初七吃七樣菜,十三開丁炒菜茶,怎麼辦???你準備好菜了嗎???農曆正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習俗中的「人日」,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人類生日。據《佔書》記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
  • 大年初七,開工大吉!
    2021年2月18日星期四農曆正月初七,祝願全世界中華兒女心想事成開業大吉!下面請看大年初七即為人日節,源自於神話女媧初創世時期,捏造出豬羊牛馬雞狗等動物,在第七天時捏造出第一個人類,所以這一天是屬於人類的節日。在幾經演變也有了吃七樣羹的習俗。
  • 春節習俗:大年初二習俗有什麼
    春節的習俗每個地方都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大年初二的習俗每個地方更是千差萬別。今天小編來給您分析,大年初二的春節習俗都有哪些呢?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 正月初七 | 慶人日
    4.吃麵條大部分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麵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麵條。5.出遊、登高人日節也是仕女出遊與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
  • 【網絡中國節】正月初七,人勝日
    正月初七這天又叫「人日」或「人勝節」,相傳女媧造人時,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古人認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大部分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麵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誰就要吃麵條。
  • "南外七仙女"美國慘遭橫禍
    當時南外七位顏值高、氣質佳的學霸女生被稱為"七仙女",邱楚圓就是其中之一。大家熟悉的京東老闆劉強東的太太"奶茶妹妹"章澤天就是畢業於南京外國語學校。"南外七仙女"從小到大,邱楚圓一直是大人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學兼優,深受師生的喜愛。
  • 【一份福氣送給你】正月初二,這些事必不可缺!
    比如說,在廣東,客家傳統節日習俗正月初二已婚婦女轉妹家「(回娘家)」,新姑丈(女婿)要「上門」。女兒回娘家,必須要置辦一些節日禮品,雞鴨魚肉,或是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 潮汕地區,正月初二、初三,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
  • 這誘人的"比基尼橋"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比基尼橋」 正值夏季,美女們都出動了,秀"火腿"已經不能滿足姑娘們那顆騷動的小心."比基尼橋":We are back!
  • 大年初二這些習俗與禁忌,你知道嗎?
    習俗一:回娘家。正月初二回娘家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 迷信 正月剃頭"死舅舅"?男子與舅舅為理髮險鬧僵
    「你怎麼能剪頭呢?」……最近,長春市民姜先生無意中剪了一次頭髮,卻被其舅舅發現,兩個人差點鬧僵。而產生矛盾的源頭就是「正月剃頭,對舅舅不利」的民俗傳說。姜先生大年初六理髮被舅舅發現  24日,大年初六,姜先生在家享受著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25日,他也和大家一樣,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了。
  • 大年初二的習俗與禁忌詳解,江門人千萬不要做錯了!
    但是,你知道「回門」都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嗎?大年初二習俗1、吃開年飯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韶關沙田一帶殺生雞開年,取生氣十足的意思。在飲食習俗方面,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
  • "王者風範",不搶後輩風採!羽生結弦"跪地爬行照"瘋傳!
    這兩天看冬奧會簡直被"韓國棒子"的無恥氣瘋了!反觀他們的另一個鄰居日本,棒子們還真該好好學學!韓國冬奧會花式滑冰二連霸、日本滑冰王子羽生結弦,在後輩宇野昌磨接受媒體採訪時,為不幹擾後輩受訪,竟屈膝跪地爬行,影片和照片獲得網絡熱傳,網友盛讚這是"王者風範"、"冠軍氣度"。
  • 【家中"小鬼"來掌勺:瑤柱蛋白炒飯+椒醬肉粒+貴妃排骨】
    ★點圖片上方「<<食客準備>>深圳娛樂生活頻道...→」可以關注我哦O(∩_∩)O★暑假特別策劃之「美食夏令營」開班咯〜這個夏天,就由家中"小鬼"來掌勺!大廚提醒:1、炸豆腐丁放涼後外酥裡嫩,而且下鍋爆炒不易變碎。另外也可以購買現成的普寧豆腐來代替,同樣也是風味十足。最後,把蘿蔔乾提前泡好,所有食材也就準備齊全了。2、「金桔油」,是潮汕地區的著名特產,是一種用桔汁和白糖調製而成的果醬,清甜甘醇毫無油膩感,是白灼海鮮、油炸食品的完美蘸料,和這道菜裡用到的炸豆腐丁搭配也就再合適不過。
  • 正月初十一 「子婿日」,你要怎麼過?
    大年初十一,是正月的第十一天,按照現在人的慣例
  • 正月初七:七不出,八不歸,原來是這個意思,我們誤解了好多年!
    有句老話兒叫「七不出,八不歸」。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農曆初七這一天不出門,初八則不回家。更有人連農曆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這幾天都算了進去。對此,有人批評說這是封建迷信,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糟粕。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