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選購蔬菜準備烹煮「七樣羹」。塗英鵬 攝
「七樣羹,七樣羹,大人吃了變後生(年輕),奴仔吃了變紅芽(面色紅潤)……」又到正月初七吃「七樣羹」(又叫「七樣菜」)的時候,當天早上,記者來到市區榕華市場,看到菜攤上擺滿了各種新鮮蔬菜,菜販們忙著幫顧客挑選、搭配「七樣菜」,很多市民的菜籃子都裝滿了蔬菜。
蔬菜攤主陳大哥早早就在攤檔備齊各種各樣新鮮的蔬菜,他表示,每逢正月初七,各家各戶都要吃「七樣菜」,這一天蔬菜的銷量會比平常大,特別是像白蘿蔔、韭菜、春菜等有好寓意的蔬菜比較受歡迎,相比節前,春節期間蔬菜的價格略有上漲。在陳大哥的菜攤前,記者遇到了正在買「七樣菜」的羅阿姨。「我們潮汕地區正月初七吃『七樣菜』的習俗由來已久,我從記事起家裡每到正月初七都會煮『七樣菜』,直到現在仍堅持這一習俗,今年也不例外,買了新鮮的蔬菜準備晚上給兒孫們做『七樣羹』,圖個吉利,希望一家人在新的一年裡生活和和美美,事事順心如意。」羅阿姨向記者展示了她買的七種蔬菜,「我還是按照傳統的習俗,買了大菜(芥菜)、厚合(莙達菜)、芹菜、蒜、春菜、韭菜和芥蘭,大菜取發大財之意,厚合取大小合家平安之意,芹菜和蒜取手腳勤快有錢囥(囥有存、藏起來的意思)之意,春菜取永遠長春之意,韭菜取長長久久之意,芥藍取諧音『各人』之意,這七種菜煮在一起就有財運興旺、久合各人的好寓意。」
相比羅阿姨的傳統「七樣菜」,不少市民更推崇自由組合,市民劉女士表示,她是根據一家人喜好的口味自由搭配「七樣菜」,只要意頭好就行。「除了春菜、大菜、韭菜、蘿蔔、香菜,我還買了荷蘭豆、菠菜、菜心。」劉女士說:「我另外買了幾十元豬骨頭,準備熬骨頭湯來煮『七樣菜』,這樣煮出來的湯十分鮮甜,一家人都愛喝。」
無論是傳統的「七樣菜」還是自由組合的「七樣菜」,儘管用的蔬菜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日子越過越好。
來源:揭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