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七是人日,而在民間習俗初七是"人日"需要吃傳統七樣菜,而七樣菜由一般取蘿蔔、厚合菜、蔥、大蒜、韭菜、芹菜、春菜。因為蘿蔔取「清白」;韭菜俗稱久菜,與春菜一樣取「長年回春」;蔥取「聰明」;芹菜取勤勞;大蒜、厚合取「諸事合算」。在吃前長輩總要說:合家清清白白,新年回春,聰明勤勞,諸事合算,百事無忌。
..
..
「七樣菜」,顧名思義,就是指七種蔬菜,其中五種一般是固定不變的:芹菜、蒜、蔥、芫荽(香菜)、韭菜。芹菜的「芹」諧音「勤」;蒜諧音「算」;蔥諧音「聰」;芫荽的「芫」諧音「緣」;韭菜的「韭」諧音「久」,這五種菜配合在一起,味道怎樣還是其次,主要為了過年圖個吉利。而另外兩種就按照各地的風俗和口味,靈活搭配。有些地方用魚、肉來代替,魚表示「年年有餘」,吃肉代表生活富裕,甚至也有用水果來代替的。據說,吃了 「七樣菜」,那一年就可以撿金拾銀髮大財了。
..
相傳,宋朝有一京官遭到奸臣陷害,被貶江南。正月初七這天,他來到榕江邊一個偏僻荒野,頓覺頭暈眼花,飢餓難忍,只好就地採摘了幾樣野菜,煮成雜菜湯聊以充飢,剛吃完,頓覺眼睛明亮,渾身有了力氣,後來該官員復職高升,憶起當年在江南嘗過的救命野菜共有七種,於是讓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務必隨便取七樣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樣羹」而食。時人爭相仿效,食「七樣羹」,以其寄託對新的一年的祈望,陳陳相因,「七樣羹」食俗沿襲至今。「七樣羹」食俗饒有情趣。首先,在蔬菜品種的選取上,要能寓意吉祥如意,事業興旺發達的。.
..
其實,人日吃七樣菜,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的,此時,春氣生,天寒漸暖,菜蔬逐
漸多起來。食混合菜,能使腸胃適應季節轉變。..
正月初七吃「七樣菜」,這一古老的中原習俗能在潮汕大地保留下來、歷久彌新,
正在於它的好意頭。它使人們吃出了好心情,同時又寄託了人們期盼財運興旺、
順風順水、吉祥如意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