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丁酉正月二十:秀篆北坑「鬧天穿」
一年一度的客家日「天穿節」又到了!
大家來看看各路秀篆網友拍的照片吧!
PS:先來一組「山頑」的攝影作品
下面這組是「小龍」所拍攝
客家「天穿節」
黃日富
過完元宵節,既意味著春節已過,人們又開始忙碌的生活。
可是對閩粵山間的客家古鎮「秀篆」來說,正月二十這天是個非同尋常的日子,這就是一年一度尤為特色的節日——天穿節。
秀篆有句諺語:「做十五,料天穿」。意思就是說,十五元宵節大家也可以幹些活,但是二十天穿節,這天大家都不下地幹活,不能擔尿桶,如果誰不懂規矩,就是犯了「天條」。
據說「天穿節」是紀念女媧氏補天的節日,神話傳說中女媧氏和她的兄長伏羲相婚而產生了人類,自然她就是我們人類的始祖。她曾煉五色石補天,並用黃土造人,才有今天的華夏文明。
那麼,補天的時間,不知根據何來,傳說是在正月二十日,人們為了紀念她,這一天就逐漸形成了一個節日「天穿節」。
在秀篆「天穿」家家戶戶吃素菜飯,比元宵節更隆重。每年的這天,總是充滿著濃濃的喜慶氛圍,人們都會舉行一些傳統的活動來慶祝節日的到來。
如與廣東饒平一山之隔的北坑村,年年都要宴請「安樂宮」黃爺,舉行大禮朝拜儀式,由每個房頭輪流做東:分中席、東一、西一,每席都會排上幾十張的八仙桌,擺上精美的貢品:有用面捏的龜魚蝦等海類造型、用稻草結底香菇木耳紅棗的幹品貼面的十二生肖、用碟盤擺成的文字、用甜米糕蓋成的塔廟橋梁等神佛建築、還有全豬全羊、雞鵝鴨、海鮮類、農副產品、工藝產品等,其中中席最為精美、最為豐盛;最令人嘆為觀之當是禮畢鳴炮了,當地有句俗話:「要看熱不熱鬧,就得看鞭炮。」可想而知每年天穿,都要打掉數十萬的鞭炮錢,一般都是用幾米長的鞭炮連成千米的長炮,通常都要響它個兩、三個小時。
印象中,最誇張的當屬壓軸的「炮竹王」,它直徑一米多,六個人都不好抬,司儀官令他們抬到半山腰,並把「炮竹王」半埋在山腰間,只聽「砰」的一聲巨響,地震山搖!這點就可看出客家人民的智慧了。那麼大的「炮竹王」是如何製造而成的呢?這簡直可以申請吉尼斯記錄了!
到了天穿中午,村民們會宴請親朋好友及來賓,臨走時主人還會叫你帶上特色的甜米糕、豬肉等,這就是客家熱情的待客之道。
而其他村落則舉行「許願」活動。通常都有請:河口塔觀音佛母、開元寺五顯大帝、德福宮七聖夫人、東宮保生大帝、保民宮宮黃老爺(代天巡狩)三山國王、郭屋窠十八大將軍、步高樓關帝聖君等神明;還舉行「遊香」儀式,家家戶戶都在門口燒香鳴炮迎接眾神春遊,鑼鼓燻天,好一番熱鬧景象。
到了夜裡,潮劇、木偶戲、布袋戲、舞龍、打獅、電影、煙花則噌噌響起……
黑夜、村落、土樓、廟宇、洋房、高空,煙花璀璨,放溢出了秀篆客家人民美好願望和幾百年來的不朽文化!
常樂居士:黃日富
(二零零七年丁亥正月十六,記於廈門蓮坂)
下面是各路秀篆網友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