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到,鮮棗陸續上市。有市民發現在市場買到的鮮棗,吃起來有點不對勁,棗皮很甜,回味時卻有點發苦。這是怎麼回事呢?最近,幫辦就聽到這麼一則消息:近50噸的「糖精棗 」流入市場,食用後嚴重會致癌! 先別慌,我們先來看看事情經過。
海口市南北水果市場是海南最大的水果批發集散地,有一個批發棗的商戶生意特別火,來拿貨的小販絡繹不絕。
據了解,該市場裡同類鮮棗的批發價格每斤在12元左右,但這家攤位的批發價,折算後每斤只要3元。某媒體記者拿了一個棗品嘗,感覺棗皮甜得有點發膩,並且微苦,來這裡拿貨的小販也有同感。
經檢測發現:本店的棗糖精鈉含量達到0.5克每公斤。據販賣「糖精棗」黑窩點的商販稱,從今年8月開始,他們先後加工大約50多噸「糖精棗」,運送到海口南北水果市場銷售,目前這一案件已移交廣東雷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一步調查處理。
食用糖精對人體健康有害無益,按照我國2015年5月24日正式實施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糖精鈉是允許使用的一種食品添加劑,但不包括新鮮水果。據了解,糖精鈉除了在味覺上能引起甜的感覺外,無任何營養價值,其生產原材料為鉀、苯、氯磺酸,若加工不精細,還含有重金屬物質。長期食用過量糖精鈉,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降低人的食慾,甚至引起血小板減少。短時間內食用大量糖精鈉,易造成急性大出血,嚴重者還會損害肝臟、腎臟,並導致癌症。
目前,批發市場在售鮮棗產地多為山東、山西、陝西等省,特別是山東境內的霑化冬棗,因其質脆皮薄的特點,遠銷海內外。海口「糖精棗」也是打著「霑化冬棗」的旗號,但是據幫辦了解,「糖精棗」被查獲時,霑化冬棗還沒有開始採摘。那麼市面上的冬棗產地是哪裡?又是怎麼被製作成「賣相上乘」的「糖精棗」?如何鑑別「糖精棗」?今晚21:00山東電視生活頻道《生活幫焦點版》會帶您揭開「糖精棗」背後的層層迷霧,敬請收看!
文/《生活幫·焦點版》
山東電視生活頻道 微指尖出品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鎖定山東電視生活頻道!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二維碼」就可以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