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寫字樓、商場、辦公室甚至有些親車裡都會開空調。有空調的地方固然暖和舒適,但其實走出室外才更需要保暖,由於室內外溫差大,冷空氣會使血管突然收縮、擴張而致頭痛,也可能使頸部肌肉緊繃、影響頭部血液循環而頭痛,所以天氣轉冷更須注意保暖。
預防勝於治療!小布今天分享幾招避免因室內外溫差導致頭痛的方法:
第1招:減少溫差緩刺激
天冷外出戴圍巾、帽子保暖。從室外到溫暖室內時,先開窗降溫,以免溫度太高、身體來不及適應而誘發頭痛。
第2招:視情況冷或熱敷
過冷時頭痛可用熱毛巾(不超過42℃)敷頸部10~15分鐘,放鬆肌肉、帶動頭部血液循環。從室外到溫暖室內時,則將冷毛巾敷額頭,不建議敷脖子,以免肌肉變緊繃影響循環,讓頭痛加劇。
第3招:洗完澡後速保暖
洗澡後穿外套保暖,避免因接觸冷空氣、溫差過大而頭痛。泡澡後不要馬上起身,先坐在浴缸邊緣、腳部泡在水裡,待心跳、呼吸穩定後再緩緩起身,防止頭暈及血管收縮過快發生意外。
第4招:吹乾頭髮防受涼
乾燥的頭髮可讓空氣保持在髮絲間隙,達到隔絕外界溫度的保暖作用,洗頭後頭髮如果沒吹乾,水分會在蒸發時吸收熱能,導致頭皮、頸部等受涼,引發血管過度收縮而頭痛。
第5招:適量咖啡可緩解
咖啡因可讓血管收縮,若因環境太熱導致血管過度擴張而引起頭痛,可喝適量咖啡舒緩。以黑咖啡來說,一天不超過250ml。
第6招:運動流汗要擦乾
冷天外出運動時,最好穿連帽外套或戴帽子,避免運動時血管擴張但表皮又接觸到冷空氣,導致血管調節不良,若流汗則儘速用毛巾或手帕擦乾,以免汗水蒸發、受涼而頭痛。
重點提示:絕逼不能頭痛就頻繁、長期服用止痛藥,以免形成心理上的依賴或長期累積造成肝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