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響應號召選擇就地過年,天天在家不咋出門,早上醒得可真早,一早在微信群和同學嘮嗑。
才知道我們河南小年是23,同學在南方,那邊是24,心裡不由感嘆,我大中國真是大,同學笑說三裡不通俗五裡還改規矩呢,你今天初四準備吃啥?我有點懵,還不是家裡有啥吃啥,這吃啥是不是都有個說法?我只知道蠻多節氣吃餃子的。我弱弱地說。
另一個同學笑說咱家都是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今天早上就烙餅吧,對你來說不是挺簡單的?
"烙餅?要不做個雜糧餅吧?"我說。
「大過年的,做個發麵餅啥的吧?」同學建議。
好嘞,那現在動手去做去,用料很簡單。和同學們約了個雲早餐,放下手機,開幹。
【準備材料:中筋麵粉300克、溫水260克、酵母粉3克。】(家有白糖的可以加五克,促進酵母發酵)
開始製作:
1.把酵母粉放進溫水裡化開,稍停三分鐘,酵母水分次倒入麵粉中,邊倒酵母水,邊用筷子攪拌,攪拌至水完全融入麵粉中即可。和好的麵糊放進溫暖處發酵。
這個麵糊含水量很大,所以和出來非常軟,超級簡單,不用下手和面,一雙筷子就搞定了。
水的多少可以根據自己家麵粉吸水量來決定,掌握不好的,可以先預留10%的水看看麵糊狀態,不過個人認為麵團軟一點口感比較好。
2.麵糊發酵至1.5-2倍大均可,這邊天有點冷,我是在電火鍋裡稍微加點水,燒溫後調到保溫狀態把麵糊放進籠屜裡的,沒想到發酵挺快。
3.麵糊有點軟,可以在工作檯上撒點麵粉,手上沾點麵粉把麵糊扒拉出來。也可以在工作檯上抹點油,對於軟麵團來說我更喜歡用油,手上也稍微沾了點油,這樣容易不粘,麵團扒拉出來後直接用手在檯面上推成一個長方形的面片,上面刷一點油,撒上鹽,再撒上一點蔥花即可。家裡沒有香蔥了,我突發奇想,用了韭菜代替,口感還挺不錯的。
4.把面片捲起來,切成一段一段的,再把一段一段的面劑團成圓形(這裡不小心丟了一張圖)。
5.電餅鐺或者不粘鍋加熱,稍微刷點油,把整形好的麵團放進去開始烙餅。(忽略我大小不一醜醜的整型)
6.烙至一面發黃後再翻至另一面開始烙,烙至兩面金黃,從旁邊按壓可以輕輕回彈就是熟了(原諒我性子急,直接蓋了蓋子,結果壓得有點變形,更醜了。)
7.發麵烙餅做好了,看著醜,但是迫不及待嘗了一口,還挺好吃哩。
哈哈上桌開吃,一口氣吃了一個。大過節的, 家有一位米香先生,恨不得每天每頓的米飯,今天做這個發麵烙餅真的是感覺突然變了口味,他也吃得不少,喜歡的朋友做做試試吧,給胃換個味道。你們初四那邊吃什麼有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