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車間時,要在更衣室裡穿上或者脫下工作服及帽子、口罩、鞋子等。
常見問題有哪些以及合理的更換順序是什麼?本文闡述這兩個問題。
1、員工未按照要求更換私人鞋子,穿著私人鞋子進入生產車間。
2、更換私人鞋子後不放到指定位置,與工作鞋混放
3、不按照更衣順序操作,自己可以操作
4、更衣流程設計不合理,比如有些工廠的員工在更換工作服後,到達洗手區時才佩戴口罩和帽子。
5、員工不按照要求洗手消毒,比如換完工作服後直接進入生產區,或者在二次更衣的區域也不按照要求洗手消毒,從旁門進入車間。
6、員工從生產車間出來時,不按照要求脫下工作服,如穿著工作服到廠區露天區域,穿著工作服進入衛生間
7、工廠制定了規範,但是沒有有效的檢查和糾正措施。
1、換下私人用鞋同時應該換上更衣室專用的拖鞋。
2、進入更衣室,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是工作帽、工作衣、工作褲、工作鞋,最後進入洗手區洗手消毒烘手
1、換下私人用鞋同時應該換上更衣室專用的拖鞋。
2、進入一次更衣室,脫下外套掛起來,或者放進更衣櫃,一切不允許帶入車間的物品均要留在此區域,有的工廠還要求先穿上一套裡面穿的隔離衣,將自己的衣服和工作服不接觸,洗手後然後進入二次更衣室
進入高風險區域時必須在更衣區內設置分隔設施,以確保非高潔淨區域的工作鞋不會通過地面汙染高潔淨區域的工作鞋
脫下非高潔淨區域工作鞋
穿過隔離區
穿上高潔淨區域工作鞋
洗手、烘乾
必要時,穿上防護
洗手後,烘乾並消毒(適用時)
進入生產區域
離開時必須按照下列順序操作:
脫下防護服
脫下高潔淨區工作服穿過隔離區
穿上非高潔淨區域的工作服
在非高潔淨區域脫下帽子
第一種是可滅菌食品生產區的更衣順序
第二種情況是不可滅菌食品生產區的更衣順序
各工廠的產品差異較大,根據本公司產品的風險,設置更衣區域。制定工作服更換要求,給員工培訓,並在合適的區域展示規範。做好日常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後糾正整改。員工方能養成良好的更衣習慣。
作者簡介:
食品論壇網友行動派紅霞。食品科學專業,碩士水產品專業,9年食品安全工作經驗,先後從事食品(含餐飲)品管、食品安全審核工作;具有豐富的審核經驗,為世界500強零售商門店提供食品安全與衛生審核100餘次,為世界500強零售商的食品供應商提供驗廠審核240餘次。
食品論壇網友原創
食品夥伴網,網聚食品人。(http://www.foodmate.net)
閱讀原文,查看更多質量體系認證相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