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文獻分享:身體指數與主動脈和肝臟CT強化程度的相關性研究

2021-02-07 CT空間

【摘要】 目的 探討上腹部 CT 增強掃描時,身高(HT)、全體重(TBW)、體重指數(BMI)、去脂肪體重(LBW)、體表面積(BSA)和血容量(BV)與主動脈和肝臟強化程度的相關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 年 7 月至 8 月廣東省人民醫院行肝臟 CT 多期增強掃描的 113 例患者,測量上述身體指數和肝動脈期主動脈、門靜脈期肝臟的強化值(ΔHU)。將主動脈和肝臟ΔHU值根據患者的性別、TBW和BMI各分成亞組,分別是男性組和女性組,TBW<60 kg組和TBW≥60 kg組,BMI<25 kg/m2組和BMI≥25 kg/m2 組,採用 t 檢驗比較不同亞組患者主動脈、肝臟 ΔHU 值的差異。各身體指數與每克碘主動脈、肝實質增強值(ΔHU/gI)的相關性採用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男性患者肝動脈期主動脈的 ΔHU、門靜脈期肝實質的ΔHU 均低於女性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TBW<60 kg 患者的主動脈和肝臟的 ΔHU 值均高於 TBW≥60 kg 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MI<25 kg/m2 和 BMI≥25 kg/m2 患者的肝臟 ΔHU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BMI<25 kg/m2 患者高於 BMI≥25 kg/m2 患者(P<0.05)。15 例患者肝臟 ΔHU 低於50 HU,男性比例(18.3%,11/60)高於女性(7.5%,4/53)。肝動脈期主動脈 ΔHU/gI 值與 LBW 的負相關程度最明顯(r=-0.559,P<0.01),門靜脈期肝臟 ΔHU/gI 值與 BSA 的負相關程度最明顯(r=-0.680,P<0.01)。結論 主動脈、肝臟 CT 增強掃描時,可採用 LBW 或 BSA 代替TBW 作為個性化計算碘對比劑用量的身體指數。

胡茂清 1 龍昉 1 龍晚生 1 溫孟皇 2 劉再毅 2 梁長虹 2

1 廣東省江門市中心醫院放射科 529030;2廣東省人民醫院放射科 廣東省醫學科學院,

廣州 510080

通信作者:梁長虹,Email:cjr.lchh@vip.163.com

中華放射學雜誌 2020 年 2 月第 54 卷第 2 期 Chin J Radiol,February 2020, Vol. 54, No. 2

相關焦點

  • 文獻解讀:生物標記物研究的簡單思路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有兩個套路模式:一是大家熟悉的蛋白質機制研究,另一個就是生物標記物方向研究,今天萬事君以一篇「Discovery of novel biomarkers for atherosclerotic aortic aneurysm through proteomics-based assessment of disease progression」文獻帶你看蛋白質Biomarker方向研究
  • 心聞速遞 | 2020AHA:接受PET/CT成像檢查的復發性前列腺癌患者常見冠狀動脈和主動脈鈣化
    使用標準評分系統通過非門控CT掃描定性評估冠狀動脈和主動脈鈣化。211例前列腺癌復發患者中位年齡為69歲(IQR 64,75)。合併心血管疾病常見(70%高血壓,65%高脂血症,20%糖尿病,47%現在或既往吸菸)。21%合併冠狀動脈疾病臨床診斷,而6%合併周圍血管疾病。CT成像提示147例(70%)存在冠狀動脈鈣化,其中29例(20%)嚴重鈣化。
  • 醫學前沿:PEARS手術對於馬凡症候群患者主動脈擴張的預防作用
    β受體阻滯劑和ARB類藥物,但其終究只能起到延緩作用,在主動脈根部直徑持續增大超過治療指南最大限度時,就會推薦其進行預防性手術治療,手術方案包括根部+主動脈瓣替換的Bentall手術和保留主動脈瓣的David(VSRR保留瓣膜的主動脈根部替換)手術;但是前者對於年輕的馬凡症候群患者來說,機械瓣膜需要長期抗凝,而生物瓣膜又面臨多次更換;同時有研究表明後者術後1年可能會出現明顯主動脈反流的情況,並且在術中可能會遇到無法保留主動脈瓣的情況而轉成瓣膜置換
  • 主動脈夾層:「痛」徹心扉 介入手術:挽救生命
    一、主動脈夾層為何讓人談虎色變?  由於主動脈承受的壓力和血流量巨大,一旦主動脈血管壁撕裂,破裂導致大出血的機會非常大,死亡率極高。根據文獻報告,若不及時治理,3%的患者會出現猝死,兩天內死亡約佔37%-50%甚至72%,一周內死亡率高達60-70%!  在我國,主動脈夾層的發病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
  • J Viral Hepat:高體重指數阻礙長期接受替諾福韋治療的B肝病毒相關性肝硬化患者的纖維化改善
    以2012-2015年間在韓國首爾延世大學醫學院Severance醫院或韓國城南Cha Bundang醫學中心接受TDF作為一線治療的經組織學證實的慢性B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為研究對象,在基線和治療3年後重複LS和受控衰減參數(CAP)測量。其中,在排除了發生肝癌或肝臟失代償的患者,或因為由於肝臟解剖結構的改變,LS測量失敗的患者,以及隨訪脫落患者。
  • J Clin Pathol:肝纖維化指數可以有效預測肝癌的發生
    由於>80%的肝細胞癌都在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基礎上發生,似乎肝臟的慢性損傷-修復過程是導致肝細胞癌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伴有嚴重纖維化的肝癌病人存活期總體來說低於那些沒有肝纖維化的病人。血清學標記物,包括AFP和異常甲基化DNA,另外還有影像學技術,都被用作HCC的早期檢測。通過血清AFP檢測HCC的方法受到其低靈敏度的限制,而影像學技術卻因為它高昂的費用得不到廣泛的使用。
  • 分享經驗:肝臟(上腹部)磁共振掃描方案
    趁著值夜班時間把最近給實習生準備的PPT轉換成了圖片分享出來,內容不新穎,深度也不夠。主要展示的是我們胸科醫院的掃描方案以及我們醫院國產聯影3.0T磁共振設備做出的圖像,如果大家有好的方案和方法也可以後臺留言,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 從英文文獻和你聊:歐洲高氣壓共識高壓氧適應症-IV期神經母細胞瘤
    在這一期,腫瘤已經轉移到身體遠端的淋巴結、骨髓、骨、肝臟或其他器官(4S期除外)。4S期:這一期的病例約佔6%。這是一種特殊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在確診時通常不到一歲,腫瘤有局限的發展,但在特定部位(如肝臟、皮膚、骨髓等)發生了轉移,沒有骨轉移。發生了骨髓轉移時,受癌細胞侵犯的骨髓細胞不超過10%。
  • 肝臟秘密揭露:當下流行的肝臟清洗,真的能讓你排出「肝結石」嗎?
    一個普遍的看法是,整個身體需要7年的時間才能更新換代一次。這不是真的。有許多因素在細胞更新中起作用:營養、壓力、病原體、營養缺乏、遺傳的和新遇到的有毒物質如重金屬、生活環境的挑戰,甚至情緒上的挑戰,以及這個人可獲得的資源。它們都能影響細胞恢復的速度,這意味著細胞更新需要多久的確切時間無法通過醫學科學研究來確定,因為沒有固定的時間,每個人都不一樣。然而,肝臟卻不同。
  • 英媒:抗擊新冠,硒、鋅、維生素D和益生菌等關鍵營養素可以強化免疫系統
    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最新研究以及與其他病毒感染相關的大量現有研究表明,硒、鋅、維生素D和益生菌等關鍵營養素可以強化免疫系統,限制冠狀病毒症狀的嚴重程度,甚至降低重症監護入院人數和死亡率。德國的研究表明,在對抗新冠肺炎中存活下來的患者體內硒的水平(一種在火雞、沙丁魚、雞蛋、巴西堅果、肝臟和腎臟中存在的營養素)高於那些死於新冠病毒的患者。西班牙的一項研究發現,健康的鋅(一種存在於肉類、家禽、奶酪、貝類和種子中的礦物質)水平與更高的存活率有關。另一篇論文發現,82.2%的新冠住院患者缺乏維生素D,而我們是通過接觸陽光獲得維生素D的。
  • 怎麼將空氣品質指數轉換為空氣汙染指數?
    Andrews(2008)二、解決方法目前研究空氣汙染學者,主要通過兩種方法解決縱向可比性問題。第一種是直接繞開這一問題,使用其他數據源。例如使用哥倫比亞大學或達爾豪斯大學的PM2.5數據,這兩份數據都是通過NASA的氣象衛星圖片進行解析,具有縱向可比性,時間上也可以追溯到1998年,是目前研究中國霧霾汙染使用最為廣泛的兩份數據。
  • 李時珍:肝臟的「守護者」,堅持泡水喝,肝如「小蠻牛」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在日常生活中,因為不當的飲食和作息習慣,在無形之中都會對我們的肝臟造成傷害,肝臟一旦受到損傷,會直接導致體內有害物質堆積在肝臟之中
  • 英國研究發現:這種新CT掃描方式可減少輻射致癌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是X光的一種,可以對身體內部進行非常精確的橫截面視圖。它用於指導治療,診斷癌症和其他疾病。 過去的研究表明,CT掃描可能會小幅增加終生罹患癌症的風險,因為其高能波長會損害DNA。雖然細胞會修復這些損傷,但有時這些修復並不完美,而導致在以後的幾年裡發生DNA突變。
  • Hypertension:24小時平均動脈壓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關性
    《2010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報告:高血壓(BP)是主要的可改變的心血管危險因素,每年造成940萬人死亡,超過心血管死亡率的一半
  • 臺灣研究團隊發現:PM2.5可能致肝癌
    臺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簡榮南醫師卻表示,長期暴露於PM2.5下,的確會造成組織炎症,但現在談細懸浮微粒會導致肝癌,可能有點「言之過早」,因為肝臟炎症到肝癌,至少會經過20年,「可以說PM2.5與肝癌有關,但不能妄下定論
  • 漢川開展首例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植入術
    11月2日下午,漢川市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成功為一例主動脈夾層患者完成了支架植入術,手術過程順利,用時2小時,此項業務的開展填補了該市醫療區域空白。動脈夾層是指由於內膜局部撕裂,受到強有力的血液衝擊,內膜逐步剝離、擴展,在動脈內形成真、假兩腔,從而導致一系列包括撕裂樣疼痛的症狀體現。
  • 怎樣飲食對肝臟有好處 防止肝臟疾病?
    怎樣飲食對肝臟有好處 防止肝臟疾病?2017.11.27 10:16:00來源:壹品健康作者:sharon 11月27日報導 文/sharon肝臟是人體中負責代謝的主要器官,有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功能,所以肝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保護肝臟也是不容忽視的。
  • 2020版《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發布:《食品科學》影響力指數...
    來源: 食品科學雜誌 舉報   近日,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編制出版的
  • 文獻解讀:on-pump與off-pump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長期對比結果分析
    上世紀60年代中期,冠脈搭橋(CABG)曾是重度冠心病患者治療的金標準,首例成功的開胸冠脈搭橋於1952年完成,這種手術的發展和成功無疑在過去50
  • 是否子宮內膜活檢:體重指數勝過年齡因素
    目的:我們試圖去評估體重指數對絕經前異常子宮出血的女性患子宮內膜增生或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大小。 研究設計:這是針對一個大型城市二級女性健康服務中心的回顧性隊列研究。研究對象包括2008年至2014年因任何原因異常子宮出血,並已經行子宮內膜活檢的916名絕經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