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腐與「福」諧音,「推磨做豆腐」寓意著祈「福」,是廣大勞動人民祈求來年多福、身體康健、生活幸福的一種表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培樂
9日已經是臘月二十八,年味越來越濃。這兩天熱鬧的不只是周邊的年集,連市區的農貿市場以及早市都充滿了濃濃的年味。早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燕子山西路早市看到,趕早市的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豆腐攤前甚至都排起了十幾米的長隊。
早上7點20分,燕子山西路早市上已經到處都是人了,幾乎每個攤位前都圍滿了前來購物的市民。「來來,給我稱一下!」市民們著急吆喝著攤主,可是攤主真是有點顧不過來的味道,幾乎每個攤位前想選菜都要等前邊的人離開。
一些攤位,比如豬肉攤,為了前後好幾層人,好的肉很快就銷售一空,28元一斤的豬肉,有的人一買就是十幾斤,老闆和兒子忙的不亦樂乎。海鮮攤位老闆特意增加了不少的人手,來面對這最後的黃金時期,鮑魚、蝦、黃花、鮁魚等等都是搶手的年貨。
在早市的東頭有兩個長長的隊伍,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在平常早市上只有早餐點位才會排隊,但規模也遠遠小於這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上前一打聽原來是買豆腐的,特別是最東側的豆腐攤,足足排了十幾米的長隊。「豆腐便宜又有營養,過年少不了豆腐,用它燉大腸,炸著吃等等都很好!」家住燕子山西路的張先生對記者說。
平常的早市,雖然人也不少,但是和今天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今天的早市,放眼望去全是人。在7點20左右,賣白菜的貨車上白菜都快賣完了,「1.8元一斤,要哪一棵?」攤販一邊過秤,一邊吆喝著。
再看看市民的手中,都是大包小包,有的一家好幾口人一起趕早市。「這和農村的大集差不多了,也有了賣對聯的、賣花草的,真是挺熱鬧。」第一次留在濟南過年的隋先生跟記者說,往年他早早都是回家,去老家趕年集,這還是第一次趕年關的早市,也別有一番風味。
在此,希望市民都能選到自己心儀的年貨,祝願大家過個紅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