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腐:每天至少一塊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規定,每天必須保證大豆的攝入。因此,營養專家建議每天吃一塊豆腐,重量在150g左右即可。
在豆腐家族中,含鈣量最少的是內酯豆腐,南豆腐的含鈣量稍高,北豆腐更優。而高鈣之王,則非「豆腐乾」莫屬。用豆腐乾代替肉炒菜,鈣含量會大幅提高。不過,豆腐乾含鹽量高,吃前或烹飪前可用白開水浸泡半小時,降低含鹽量。如果吃北豆腐,可以紅燒或者白煮蘸料,南豆腐可以用來做涼菜或者豆腐羹。如果不愛吃這些,也可以換成豆漿、豆腐腦等。
此外,一些豆製品在加工後,營養和保健功效大打折扣。這五種最好別多吃!
①油豆腐(豆腐泡),是將豆腐油炸後製成,油脂含量偏高。
②日本豆腐,跟黃豆沒有一點關係,是以雞蛋為主原料,加水、植物蛋白、調味料等製成,營養價值低。
③滷味豆乾,油脂含量高,且隱含著大量鹽。
④魚豆腐,其成分裡可能含有少量的黃豆,但主要原料為魚漿,魚漿的來源和品質多難以保證。此外,魚豆腐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糖、油和鹽,並且含有具有增稠等作用的修飾澱粉,徒增熱量卻無營養,此外,修飾澱粉中還含有一定量的磷酸,吃多了會傷害骨骼。
⑤杏仁豆腐,吃起來香甜滑順,但主要由杏仁、糖、鮮奶或奶粉等製成,還有些會添加含有飽和脂肪酸的精製椰子油,攝取過量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杏仁豆腐的蛋白質含量僅為傳統豆腐的1/4,又含有較多糖,建議不要常吃。
選豆腐:顏色不是越白越好
優質豆腐呈均勻的乳白色或淡黃色,稍有光澤,淡黃色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胡蘿蔔素,它可以維持眼睛和皮膚的健康,有助於身體免受自由基的傷害。此外,淡黃色豆腐還暗示黃酮類物質較多,黃酮類對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提高人體免疫力等都有重要作用。如果遇到顏色很白的豆腐,就得留心了,有可能加了增白劑或漂白劑。
教你挑塊好豆腐:①看顏色。優質豆腐呈均勻的乳白色或淡黃色,劣質豆腐呈深灰色或深黃色。②用手摸。優質豆腐用手輕壓,有一定的彈性和硬度,劣質豆腐彈性較差。③聞氣味。優質豆腐有濃濃的豆香味,劣質豆腐無豆香或豆腥味。④辨加工。優質豆腐塊形完整,質地細嫩且無雜質,劣質豆腐切面較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