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輯③ | 二十五,買豆腐

2021-02-17 西農團委

烹飪,被譽為自爆炸之後的第二藝術,簡單的食材,簡單的烹調,簡單的擺盤,就可以發揮大自然天然賦予萬物的基本屬性——能吃。

今天,趙泓宇早早地在九點半起了床,為了烹飪富有地球特色的美食——豆腐,天蒙蒙亮,他便來到了野生豆腐的藏身地,冰箱。冰箱具有高緯度環境的典型特徵,寒冷的溫度使得這裡寸草不生,但勇敢的豆腐們早已在這裡生存,長達兩天的漫長進化使他們能夠適應這裡惡劣的氣候。對人類而言,冰箱的環境兇險異常,從沒有人可以在冰箱中持續生存超過24個小時,而我們的主人公趙泓宇,為了今天的美味,不得不冒著風險來這裡尋找它們。「啊,抓住了!」幸運的是,趙泓宇今天成功捕獲了一群豆腐,他將未成年的豆腐放回自然——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北方民族樸素的自然之理,也是他們賴以千年的生存法則。十點鐘的清晨,一鍋水正沸,白山黑水的人民在這個時候都已起床,而趙泓宇的身影正在廚房裡忙碌著,豆腐們被簡單地洗淨後,正準備下鍋。下油,爆鍋,起湯,慢燉,刀光劍影之中,簡單的動作在趙泓宇手中展示出藝術般的視覺盛宴。三十分鐘後,一切就備,大火收汁,出鍋裝盤,趙泓宇呼了一口氣,似乎這對他來說,也並非易事,就如每日忙碌的生活,千篇一律的煙火,也總有意外的顏色。用餐結束後,趙泓宇來不及與家人團聚,又匆忙投入在了今日剩餘的工作之中,健康打卡,運動打卡,學習打卡。

正如趙泓宇一樣,無數自然的子民世代接受自然母親的饋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歲月荏苒,在這片歷史悠久、永蘊生機的土地上,不斷演繹著獨一無二的生存之道。

相關焦點

  • 話年俗 | 二十五 磨豆腐
    ,農曆新年離我們只有不到一周的時間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準備各色年食,以待闔家歡聚時與親戚朋友們一同享用。豆腐就是傳統年食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這一天,除了做豆腐,還有哪些有趣的傳統習俗呢~來看今日「中央黨校教授話年俗」系列第四期:《二十五 做豆腐》王傑: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領導幹部學國學組委會主任。
  • 民俗丨二十五 磨豆腐
    俗語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為什麼是做「豆腐」呢?在古代「豆腐」與「頭富」諧音,寄予了人們新年要富貴的心願。有人說,「豆腐能治中國人的鄉愁。」春節盛宴即將開始,菜單上怎能少了傳統年味豆腐。另外,說起「磨豆腐」,實際上是人們準備春節期間必備「年貨」的開始。農曆臘月二十五,農村有句俗語叫「趕得上殺豬,趕不上磨豆腐」,意思就是磨豆腐要趁早。
  • 年味 | 「二十五,做豆腐」 為什麼是「豆腐」?
    關於「二十五,做豆腐」還有這幾個傳說,不妨也了解一下。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可見,豆腐已有兩千多年的製作歷史了,而劉安則成了名副其實的豆腐始祖。其實臘月廿五這天不僅要做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吃豆腐渣的風俗。
  •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提前來柳溝DIY豆腐工坊親自體驗吧!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說起「磨豆腐」實際上是人們準備春節期間必備「年貨」的開始豆腐」與「頭富
  • 邢臺北國超市◇年貨盛宴 ┃ 「二十五,磨豆腐」,豆腐還可以這樣做……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南宋朱熹有首《豆腐》詩:「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關於臘月二十五磨豆腐的習俗,傳說是因為灶王爺上天后,各家各戶為了防備玉帝再派人下界查訪,吃豆腐以示清苦,從而躲過玉帝的懲罰。「豆腐」是「都福」的諧音,也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祈福啦。
  • 「二十五,磨豆腐」,寓意福氣到來,新年必有好彩頭!
    今天是臘月二十五了,過年習俗的童謠這樣唱:「二十五,磨豆腐」。
  • 【超市】臘月二十五,吃豆腐,搶「頭富」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做豆腐是準備"年貨"的開始豆腐的
  • 民俗|二十五,凍豆腐
    今天是臘月二十五,俗話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按照老祖宗習俗,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豆腐。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會在臘月二十五這天親自下凡,查察人間善惡,並決定來年各家禍福,故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各家各戶紛紛吃豆腐渣,以表示生活清苦,從而瞞過玉皇的懲罰。演變至今,就有了「二十五 做豆腐」這一習俗了,今天河小志為大家講一講凍豆腐。
  • 特輯 || 在北京,我給家鄉拜早年
    今年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由於疫情原因,沒有回老家過年,所以想著通過「雲」平臺向家鄉的父老鄉親,送上新年的祝福,拜個早年!提起我的老家,我也有數不勝數的美食可以介紹,羊肉燴麵、胡辣湯、火燒夾涼粉、清炒燜子……早起胡辣湯、中午吃燴麵、晚上燜子炒菜配稀飯,足以讓我們度過美好的一日三餐。當然要說起我最愛的,還是家鄉小吃「火燒夾涼粉」。
  • 【民俗】地道的家鄉菜——油炸豆腐
    豆腐是一道傳統菜,在過年習俗裡,就有說到,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說當日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示清苦。這裡就不想去考究其緣起了。而豆腐對於客家人來說更是情有獨鍾,凡有客家人的地方,必有這道菜。每逢過年時節,在我們的家鄉,磨豆腐人家必是門庭若市,十二月二十五後,買豆腐的人不論早晚,都得排隊等候,每個人不是挑著一擔水桶,就是提著一個桶,多則買兩鍋(約二百塊豆腐),有兩大水桶,少則半鍋,通常家庭一般都要一鍋。
  • 新年特輯 鐵人三項賽(四)
    『 新年特輯
  •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啥意思?
    很多人由於工作等原因,沒有時間去市場買菜,所以就會到早市去買豬肉。早市的豬肉相對便宜,而且早晨剛一開市,不同部位的豬肉,都會整整齊齊的擺在案板上,所以早晨購買豬肉選擇性也多一些。這種想法雖然好,但是卻容易買到不新鮮的豬肉。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就告誡人們什麼時候買肉最新鮮,什麼時候買菜不容易變質。這些俗語都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值得後人仔細研究和推敲。
  • 【年味兒】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食材:黃豆300克、鹽滷或內脂3克、清水3000亳升做法:1.黃豆稱重放入一盆淸水泡上12小時;2.準備泡好黃豆洗淨,鹽滷稱重,豆腐模具和清水備齊;3.這時把鹽滷用1:3的比例用水提前化開備用(鹽滷克數增加,水也要增加,是按黃豆數量來計算鹽滷克數
  • 生活|吃豆腐:每天至少一塊;選豆腐:顏色不是越白越好!
    因此,營養專家建議每天吃一塊豆腐,重量在150g左右即可。在豆腐家族中,含鈣量最少的是內酯豆腐,南豆腐的含鈣量稍高,北豆腐更優。而高鈣之王,則非「豆腐乾」莫屬。用豆腐乾代替肉炒菜,鈣含量會大幅提高。不過,豆腐乾含鹽量高,吃前或烹飪前可用白開水浸泡半小時,降低含鹽量。如果吃北豆腐,可以紅燒或者白煮蘸料,南豆腐可以用來做涼菜或者豆腐羹。如果不愛吃這些,也可以換成豆漿、豆腐腦等。
  •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原來其中有「貓膩」
    農村有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一句很普通的話,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道理?從習俗看真理,我們來探索下文字背後的意思。
  • 春節家宴——鴻運豆腐釀 蝦仁獅子頭
    「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春節越來越近,過了小年,每一天都有說法哦。過去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炸豆腐。過年吃豆腐有「接玉皇」的民俗傳說,諧音有「福」的美好寓意。豆腐做菜百搭,葷素得宜,作為年夜菜,倍受歡迎。趁著周末,為大家帶來一道「鴻運豆腐」,再來一道「蝦仁獅子頭」,兩道都是蒸菜,討個口彩,祝各位親新的一年「蒸蒸日上」!
  • 買的魚,捯飭捯飭!
    3、臘月二十五:    推磨做豆腐,到二十五這天就要準備豆腐啦!4、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 「牛」師話牛年 | 過年磨豆腐
    一放寒假,母親就打來電話,問我何日回家,並說:豆腐做好了,我給你養在水裡,你回來拿。老家的豆腐還是用石磨磨成的,味道醇厚,帶有豆香味,有硬度,有嚼勁,有彈性。磨豆腐是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腐」與「福」諧音,寓意著祈「福」。豆腐白白淨淨,寓意著「清清白白」。磨豆腐和貼年畫、貼春聯、接玉皇、請灶神、掛燈籠、蒸饅頭等年俗一樣,在我的老家泰興是必不可少的。
  • 《新年的味道》
    兒時的年味過年了,是小夥伴們盼望已久的新年。每逢過年時,父母親總愛在臘月給自己家的小孩,請裁縫給每人做一套新衣服。
  • 鮮美生活丨過年菜,和家人一起殺年雞、做豆腐
    而豆腐絕對是素菜裡的重頭戲,鑑於其口味平衡在肉與菜之間,所以其重要性也可想而知。過去豆腐的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拿錢到豆腐店裡買,二是拿著黃豆到豆腐店裡換,三就是自家裡做。而我家基本都是自己做,自產黃豆,在自家石磨上磨出來,然後制出滷水點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