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年俗 | 二十五 磨豆腐
,農曆新年離我們只有不到一周的時間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準備各色年食,以待闔家歡聚時與親戚朋友們一同享用。豆腐就是傳統年食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這一天,除了做豆腐,還有哪些有趣的傳統習俗呢~來看今日「中央黨校教授話年俗」系列第四期:《二十五 做豆腐》王傑: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領導幹部學國學組委會主任。
-
民俗丨二十五 磨豆腐
俗語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為什麼是做「豆腐」呢?在古代「豆腐」與「頭富」諧音,寄予了人們新年要富貴的心願。有人說,「豆腐能治中國人的鄉愁。」春節盛宴即將開始,菜單上怎能少了傳統年味豆腐。另外,說起「磨豆腐」,實際上是人們準備春節期間必備「年貨」的開始。農曆臘月二十五,農村有句俗語叫「趕得上殺豬,趕不上磨豆腐」,意思就是磨豆腐要趁早。
-
年味 | 「二十五,做豆腐」 為什麼是「豆腐」?
關於「二十五,做豆腐」還有這幾個傳說,不妨也了解一下。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可見,豆腐已有兩千多年的製作歷史了,而劉安則成了名副其實的豆腐始祖。其實臘月廿五這天不僅要做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吃豆腐渣的風俗。
-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提前來柳溝DIY豆腐工坊親自體驗吧!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說起「磨豆腐」實際上是人們準備春節期間必備「年貨」的開始豆腐」與「頭富
-
邢臺北國超市◇年貨盛宴 ┃ 「二十五,磨豆腐」,豆腐還可以這樣做……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南宋朱熹有首《豆腐》詩:「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關於臘月二十五磨豆腐的習俗,傳說是因為灶王爺上天后,各家各戶為了防備玉帝再派人下界查訪,吃豆腐以示清苦,從而躲過玉帝的懲罰。「豆腐」是「都福」的諧音,也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祈福啦。
-
「二十五,磨豆腐」,寓意福氣到來,新年必有好彩頭!
今天是臘月二十五了,過年習俗的童謠這樣唱:「二十五,磨豆腐」。
-
【超市】臘月二十五,吃豆腐,搶「頭富」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做豆腐是準備"年貨"的開始豆腐的
-
民俗|二十五,凍豆腐
今天是臘月二十五,俗話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按照老祖宗習俗,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豆腐。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會在臘月二十五這天親自下凡,查察人間善惡,並決定來年各家禍福,故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各家各戶紛紛吃豆腐渣,以表示生活清苦,從而瞞過玉皇的懲罰。演變至今,就有了「二十五 做豆腐」這一習俗了,今天河小志為大家講一講凍豆腐。
-
特輯 || 在北京,我給家鄉拜早年
今年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由於疫情原因,沒有回老家過年,所以想著通過「雲」平臺向家鄉的父老鄉親,送上新年的祝福,拜個早年!提起我的老家,我也有數不勝數的美食可以介紹,羊肉燴麵、胡辣湯、火燒夾涼粉、清炒燜子……早起胡辣湯、中午吃燴麵、晚上燜子炒菜配稀飯,足以讓我們度過美好的一日三餐。當然要說起我最愛的,還是家鄉小吃「火燒夾涼粉」。
-
【民俗】地道的家鄉菜——油炸豆腐
豆腐是一道傳統菜,在過年習俗裡,就有說到,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說當日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示清苦。這裡就不想去考究其緣起了。而豆腐對於客家人來說更是情有獨鍾,凡有客家人的地方,必有這道菜。每逢過年時節,在我們的家鄉,磨豆腐人家必是門庭若市,十二月二十五後,買豆腐的人不論早晚,都得排隊等候,每個人不是挑著一擔水桶,就是提著一個桶,多則買兩鍋(約二百塊豆腐),有兩大水桶,少則半鍋,通常家庭一般都要一鍋。
-
新年特輯 鐵人三項賽(四)
『 新年特輯
-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啥意思?
很多人由於工作等原因,沒有時間去市場買菜,所以就會到早市去買豬肉。早市的豬肉相對便宜,而且早晨剛一開市,不同部位的豬肉,都會整整齊齊的擺在案板上,所以早晨購買豬肉選擇性也多一些。這種想法雖然好,但是卻容易買到不新鮮的豬肉。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就告誡人們什麼時候買肉最新鮮,什麼時候買菜不容易變質。這些俗語都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值得後人仔細研究和推敲。
-
【年味兒】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食材:黃豆300克、鹽滷或內脂3克、清水3000亳升做法:1.黃豆稱重放入一盆淸水泡上12小時;2.準備泡好黃豆洗淨,鹽滷稱重,豆腐模具和清水備齊;3.這時把鹽滷用1:3的比例用水提前化開備用(鹽滷克數增加,水也要增加,是按黃豆數量來計算鹽滷克數
-
生活|吃豆腐:每天至少一塊;選豆腐:顏色不是越白越好!
因此,營養專家建議每天吃一塊豆腐,重量在150g左右即可。在豆腐家族中,含鈣量最少的是內酯豆腐,南豆腐的含鈣量稍高,北豆腐更優。而高鈣之王,則非「豆腐乾」莫屬。用豆腐乾代替肉炒菜,鈣含量會大幅提高。不過,豆腐乾含鹽量高,吃前或烹飪前可用白開水浸泡半小時,降低含鹽量。如果吃北豆腐,可以紅燒或者白煮蘸料,南豆腐可以用來做涼菜或者豆腐羹。如果不愛吃這些,也可以換成豆漿、豆腐腦等。
-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原來其中有「貓膩」
農村有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一句很普通的話,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道理?從習俗看真理,我們來探索下文字背後的意思。
-
春節家宴——鴻運豆腐釀 蝦仁獅子頭
「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春節越來越近,過了小年,每一天都有說法哦。過去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炸豆腐。過年吃豆腐有「接玉皇」的民俗傳說,諧音有「福」的美好寓意。豆腐做菜百搭,葷素得宜,作為年夜菜,倍受歡迎。趁著周末,為大家帶來一道「鴻運豆腐」,再來一道「蝦仁獅子頭」,兩道都是蒸菜,討個口彩,祝各位親新的一年「蒸蒸日上」!
-
買的魚,捯飭捯飭!
3、臘月二十五: 推磨做豆腐,到二十五這天就要準備豆腐啦!4、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
「牛」師話牛年 | 過年磨豆腐
一放寒假,母親就打來電話,問我何日回家,並說:豆腐做好了,我給你養在水裡,你回來拿。老家的豆腐還是用石磨磨成的,味道醇厚,帶有豆香味,有硬度,有嚼勁,有彈性。磨豆腐是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腐」與「福」諧音,寓意著祈「福」。豆腐白白淨淨,寓意著「清清白白」。磨豆腐和貼年畫、貼春聯、接玉皇、請灶神、掛燈籠、蒸饅頭等年俗一樣,在我的老家泰興是必不可少的。
-
《新年的味道》
兒時的年味過年了,是小夥伴們盼望已久的新年。每逢過年時,父母親總愛在臘月給自己家的小孩,請裁縫給每人做一套新衣服。
-
鮮美生活丨過年菜,和家人一起殺年雞、做豆腐
而豆腐絕對是素菜裡的重頭戲,鑑於其口味平衡在肉與菜之間,所以其重要性也可想而知。過去豆腐的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拿錢到豆腐店裡買,二是拿著黃豆到豆腐店裡換,三就是自家裡做。而我家基本都是自己做,自產黃豆,在自家石磨上磨出來,然後制出滷水點豆腐。